湖北採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採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位於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固定資產1.06億元,無公害茶葉基地12.1萬畝。產品採花毛尖連續兩屆榮登湖北十大名茶榜首。

基本信息

《茶經》記載:峽州山南出好茶。即指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縣境內群山疊翠,雲霧繚繞,空氣清新,雨水豐沛,享有三峽後花園之美譽。五峰盛產茶葉,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採花簡介

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位於該縣境內,總部位於有200多年歷史的“英商寶順合茶莊”舊址。公司集科研、生產、銷售、茶樹種苗繁育為一體,是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06億元,無公害茶葉基地12.1萬畝,設有18個清潔化生產車間,年生產能力達3000噸,銷售收入6100萬元。
公司產品採花毛尖連續兩屆榮登湖北十大名茶榜首,連續兩屆獲得湖北名牌產品,採花商標連續兩屆獲湖北省著名商標,2006年7月,被認定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天麻劍毫是全國綠茶行業中唯一一支獲衛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

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團結誠信嚴謹創新

企業精神:踏實做事認真做人

企業使命:精心做好茶誠心為茶農

企業行銷理念: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市場導向,不斷調整產品,調整行銷模式

領導致辭

悠悠五千載,茶香潤汗青。
幾十年風雨洗禮,數十載市場蕩滌。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為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革故鼎新,勵精圖治,全面實現整體重組。
長期以來,我們堅持“優質、誠信、超越”的質量方針,走自強不息之路,創造了兩個湖北名牌產品,兩個湖北著名商標的驕人業績,在茶葉品種、規格、市場銷售、產品結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質的飛躍!
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將會繼續秉乘“團結誠信、嚴謹創新”的經營理念,圍繞打造“湖北第一名茶品牌,塑造湖北第一茶葉企業”的目標,開拓創新,奮勇前進。
我相信,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指導,有與採花茶業共同發展的廣大客戶的真誠合作,有全體員工的艱辛努力,有新一代採花茶業人的和諧團結,採花茶業有限公司一定會再譜華章,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企業大事記

採花茶業向聯營廠家授牌2008-3-4
採花茶業入選中國茶葉茶業百強2006-12-17
採花毛尖喜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2006-10-19
宜昌市信用聯社主任來採花茶業調研2006-9-23
湖南長沙縣領導一行到採花茶業考察工作2006-9-27
採花茶業將建全省第一條全自動、連續化名優茶生產線2006-9-23
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通過QS認證2006-8-31
省農業廳長陳柏槐視察湖北採花茶業有限公司2006-8-10
採花毛尖——被授予湖北名茶第一品牌2006-7-4

茶文化

聽過茶,看過茶,也喝過茶.
聽茶,聽茶的傳說,聽神秘和淵遠,聽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禮節和禮貌,是對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來交友待客,用茶來消渴,用茶養心養性,茶從文化符號過渡到了實際生活中,茶就是實實在在的顏色和氣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濃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雖然或濃或淡地喝了不少茶,但還只局限於喝一喝而已,還不會品茶。喜愛獨自靜坐慢慢地喝茶,喜愛在茶館的寂靜中細斟慢酌,喜愛一個人新茶淺嘗,喜愛獨自陳茶濃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靜,在一個人的靜靜中品濃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煩燥時,在身心疲乏之時泡一杯茶,慢慢地看著茶葉在水中舒展身體和枝葉,開出美麗的花,看著黃色的花瓣染透整杯的水。茶香瀰漫開來,而歲月和心情就濃縮在茶葉的紋理和淡香里。在茶花茶葉或晶瑩鮮翠或朦朧陳紅中,忘記了
身在北國的無邊風雪中,仿佛身臨江南有雨的茶園,仿佛是在與茶花隨風起舞,仿佛聽到了茶花安靜的訴說。一茶在手,在茶香中聽風聽雨,看書看畫寫字。或濃或淡一杯茶,或長或短一段靜。
中國的茶文化淵深博大,從詩經里的茶歌茶謠到陸羽的茶經、溫庭筠的採茶錄,甚至還有宋帝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從茶花茶葉,到茶具茶藝,從茶經茶道到茶論茶歌,紛繁駁雜,可見茶文化在中國之深之遠之悠久。
中國的茶種類很多,主要的還是紅茶、綠茶、花茶。綠茶有毫茶、毛峰,有炒青的毛尖、烘青的龍井等。紅茶是由綠茶發酵後製成的,名品有四川沱茶、廣東鐵觀音,有滇紅、祁門紅茶和普洱茶等。花茶則主要是茉莉花茶和菊花茶。
好茶有香、有形、有色,而再有典故就是名茶。
茶之五味濃淡澀苦香中,香為主,清香,淡香,濃香各有風味。
紅綠花茶各有風味,綠茶清香潤喉,提神醒腦,芳冽沁人。據說最好的還是當年新茶,蘇東坡有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綠茶中的碧螺春是清淡美人,清香襲人。而烏龍穩重沉著,有厚勁,醇香回味如老酒。黃山毛峰,沖泡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恩施玉露,香氣清鮮;白毫銀針,清香甜爽。龍井隱逸高遠,虎跑龍井只有耳聞,尚無目睹口享之福。
紅茶通常比綠茶更濃,味也比綠茶要苦要重。其濃茶色如墨褐,其味綿長渾厚,另有一種朴絀糙澀。而磚茶據說要用鐵鍋煮,喝起來溫吞厚道,就與如多年老朋友相對。
花茶是帶有花香的,或是茉莉花淡香,或是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還可消暑解毒清心。
好茶有好形,乾茶葉的形狀和在水中形狀都要好。碧螺春白毫顯露,捲曲成螺,色澤銀綠,翠碧誘人;黃山的毛峰,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恩施玉露,芽葉細嫩勻齊,色澤鮮綠;白毫銀針則如細長銀針,銀針挺立,上下交錯。而雨前茶更有一旗一槍,三上三下,似煙輕嵐。用透明的玻璃杯盛茶,可以觀茶葉上上下下,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以白花瓷碗盛茶,可見茶葉浮泛曼舞。
茶色另是一品:好茶方有好色澤。綠茶的顏色清得散淡,有的黃亮清澈,有的銀綠翠碧,有的色綠如玉。紅茶就穩就重,釅得妖艷醇厚。功夫茶喝的是功夫,喝的是茶具,喝的是心情,是功夫而不是茶了。第一次喝紅茶是在一個旅途上的小客店,長途奔波後小憩,一罐驅寒消乏的濃濃熱紅茶,雖是匆匆忙忙中,但那茶的顏色仿佛是年過三十的女人,艷得沉著深厚。而花茶花色,如花一樣通透,如花一樣輕盈,如花蕊一樣美麗。有茉莉花清香,有菊花濃醇,如春風拂面,如秋風掃葉
飲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古詩詞中茶詠是一大題,陸游有“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有“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老杜有“柴荊具茶茗,逕路通林丘”;杜小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朱敦儒有“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李清照有“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有“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有“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辛棄疾有“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在中國的茶之外,日本的茶藝館,把茶文化提升到了頂點,器具精美,細樂雅具,又有美女獻茶獻藝,是純是純而又純的茶文化表演。英國家庭里下午茶中的紅茶和黃油麵包,是社會地位身份的象徵,喝的是淑女風範和紳士風度。還有另類的野茶,有現代生活快節奏中匆忙的袋茶,有不知是精華還是糟粕的茶末。
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為茶的香,有人是為了打發時間,也有人為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來品的,同樣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周作人說喝茶當在江村,在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紅樓人物妙玉則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蘇東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又是一種喝法。而以雪水煎茶,會臨無聲落雪,擁裊裊飛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極至之雅。還有久久嚮往中的龍井問茶,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處聽典聽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還有否。
杯水如名淡,雅興自然濃。濃濃淡淡的茶常讓人想往老守竹籬茅舍,袖手塵瀾浮泛,任歲月湮逝,嚮往三山五嶽散淡人物,三杯兩盞香茗。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還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壺,那種美感,是一種樸素到骨子裡的驚艷。
酒長飲可以當歌,茶淺嘗亦能小醉。數葉獅峰龍井,三兩盞陳年普洱茶,一壺江南草長鶯飛季節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風雨中的濃濃淡淡,沉浮飄蕩都讓人釅醉。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里一定都有著一個美麗的魂靈。茶中淡淡的苦澀,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後平平靜靜的淡。花瓣在水中輕輕飄動,我讀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熱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開花落,看得懂她的從容而淡然的美麗。她也懂我靜夜裡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濃淡相宜。喝下一杯濃茶,就讓我想起嶺南連綿的雨季,讓無限的春光從心底流過。
時間如流水過去,只有茶濃淡依舊,隨便推開窗,窗外是和風溫煦的靜靜秋日,藍天白雲下樹葉沙沙作響,身邊茶香裊裊。人生的從容舒怡就如這閒適的熱茶,珍重才是幸福。
人生的閒暇,才是喝茶,品茶的時候。浮雲人生,炎涼世態,最宜於在人過中年的匆忙之後品嘗。三餐的五穀,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濃淡,濃有濃香,淡有淡香。
濃茶淡水,細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濃澀人生,清淡日子,流水歲月,就在茶中。

相關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