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

湍,形聲。字從水,“山而”(zhuān)聲,“山而”亦聲。“山而”本義為“輪廓線和緩起伏的山丘”,引申為“圓頭圓腦的形狀”。“水”與“山而”聯合起來表示“打轉轉的水”。本義:水流急速,碰到岸邊石塊就出現打轉轉的水渦。引申義:水流急速) 。

基本信息

釋義

tuān

湍

〈形〉

湍,疾瀨也。——《說文》

水湍悍——《史記·河渠書》。集解:“疾也。”

長瀨湍流。——《楚辭·抽思》

稻生於水,而不能生於湍瀨之流。——《淮南子·說山》。注“急水也。”

又如:湍水(急流的水);湍悍(水勢急猛);湍急(水勢急速);湍瀧(形容水流急疾);湍濤(激盪的水流);湍瀑(水流急濺貌)

tuān

〈名〉

急流的水 [rushing waters]

急湍甚箭。——吳均《與朱元思書》

又如:急湍(急流);湍洑(急流形成的鏇渦);湍渚(急流中的小洲);湍鳴(急流的響聲);湍駛(急速的流水);湍激(水流猛急);湍波(急流的水)

tuān

〈動〉

沖刷;衝擊 [scour]

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史記》

湍急

tuānjí

[(of a current) rapid;torrential] 水流急速

湍急的溪流

湍流

tuānliú

[swift current;turbulent flow;turbulence;torrent;rushing waters] 急而迴旋的水流

tuān

ㄊㄨㄢˉ

急流,急流的水:~急。~流。~瀨(石灘上的急流)。

編碼信息

鄭碼:VLGL,U:6E4D,GBK:CDC4,五筆:IMDJ,

筆畫數:12,部首:氵,筆順編號:44125213252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他耑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煓。《說文》疾瀨也。《前漢·溝洫志》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注》急流曰湍。
又《集韻》朱遄切,音專。水名,在酈縣。《山海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又《集韻》《類篇》吐玩切,音彖。亦疾瀨也。

拼音是tuan的漢字

拼音是tuan的漢字共有24個,如下:

||||||||||||||||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