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鉗螋

游鉗螋

中文目名: 中文科名: 中文亞科:

基本信息

編號:
1736

拉丁目名:

DERMAPTERA

中文目名:

革翅目

拉丁亞目:

FORFICULINA

中文亞目:

蠼螋亞目

總科:

肥螋總科

superf:

ANISOLABIDOIDEA

中文科名:

蠼螋科

拉丁科名:

Labiduridae

中文亞科:

蠼螋亞科

拉丁亞科:

Labidurinae

中文屬名:

鉗螋屬

拉丁屬名:

Forcipula

拉丁種名:

walkeri

定名人:

(Kirby)

年代:

1896

中文名:

游鉗螋

ogenus:

Labidura

原始文獻:

Journ. Linn. Soc. Zool. Vol. 25: 524, pl. 20. fig. 6.

模式產地:

China: Hong Kong.

國內分布:

香港。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五卷 革翅目:164

外形特徵

游鉗螋
體表通常栗紅色,頭部和前胸背板黑色,光亮,唇基框線栗色,下顎須和下唇須淺黃色,觸角和足栗色,遍布絨毛。頭部較寬,兩側平行,後外緣稍圓,後緣橫直,額部稍圓隆,額後縫和中縫明顯;複眼大而突出;觸角細長,22節以上,基節粗大,第2節長寬幾等,第3節細長,其餘各節逐節稍增長。前胸背板狹長,兩側平行,後緣弧形,背面前區稍圓隆,中央有1縱向溝,前部兩側各有l小坑,後部較平。鞘翅發達,兩側平行,後緣接近橫直,表面平;後翅翅柄後緣稍圓,內緣褐色。腹部狹長,兩側接近平行,3-5節每節的背板兩側各有l箇中等大小的刺突,第2節兩側各有l小瘤突,2-7節背兩側排列較密皺紋;末腹背板長寬幾等,雄蟲的兩側平行或後部稍寬,雌蟲的基部寬,兩側向後收縮,背面稍拱,具中央縱溝,兩側散布小刻點。臀板短寬。尾鋏細長,相對較直,雄蟲稍波曲,基部較粗,兩支基部分開較寬,後部稍向外彎,頂端尖,向內側彎,內緣前部具小刺突(圖78a)。足細長。雄性外生殖器的陽莖基側突外緣直弧形,頂端尖,陽莖端刺較短,基囊膨大(圖78b)。
體長:21~27mm(♂,包括尾鋏);17~19mm(♀,包括尾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