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記

[11]瓠:葫蘆。 [12]昆陽:地名,在今河南許昌。 [15]跬:步。

基本信息

名稱:《游五泄記》

年代:明朝

作者:王思任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水經注》是也,中二泄不可至。宋景濂獨難四級[2],蓋從下溯上,又於二泄之中身試之矣。謝玄卿、刁景純輩所游遇不可知[3],若近日徐文長、袁中郎、陶周望俱未至三泄與四泄[4]。今次第言之:從寺右走里許,先見者乃第五泄也,約三十丈,團鹽萬斛下,夾溪造雲壁立,酈道元已貌得七八也[5]。過潭壁斗凸三丈許,履不可革,粘齧如蜒[6],進生退死,雷霆不聞。初苦上,旋苦下,屏息如盜響鈴。突見砰雪再來,此四泄也。同行孝廉范敬升先眠采玉河上[7],予與文學陳奕倩、僧魯逸、曹源續至[8],各踞一壑,此時人在勃律天西[9],望見蔡漢逸兩試兩落[10],以為瓠肉[11],絕想矣。良久勉上,半前半卻,正盜響鈴處也。幸而至,亦坐,坐奠,搖首半刻乃笑。而三泄坳隱在對山隈上,蠻強取之,石芒棘杪,著處寄命,阿奴欲忠一臂,忽口噤不悉說何事,昆陽圍中你我不相顧也[12]。三泄態備出,傾者,滾者,飛者,跳者,煮者,突者,沖而過者,喧豗繡蹴,其沫猶可滌肝。棲賢三峽非不妙[13],那得騎而狎之?朱約之浮以大白[14],此酒不宜勸人矣。仄壑右上,得用腳掌數丈,望見二泄,老蓑衣掛下短白須也。石腹膩泄,不知陟,力人先之,汲我以裹足布,再墜而引,若淫濕,斷不能也。第一泄飛下,聲怒,色怒,勢怒,然無暇料理之,絕壁垂尺余在外,失一跬[15],千古不問矣。飛瀑雄吼,貫頂劈來,上有龍井,洶回萬仞,以青竹及材杖投之,有入無出此酥魂魄府也。駭而上之,為劉龍子拜母處,頭顆印存,又上之,其家也。又上之,則地名紫閬,屬富陽治[16],殷殷雞犬聲出也。忽而平田廣陌,眉鎖頓開。如從十地拔出三天門,無復歸里,特予人一條生路,奇絕。乃從響鐵嶺大步而下。是游也,喜樂不償畏懼,生人只堪一寄耳。吾意鑿通縣度[17],亦不必五牛屎金[18],千梁無柱,然而不樂為之者。僧欲險之,而山川亦欲閟之也。雖然,險閟正兆爾佳,必欲幾平褥善,即無過邯鄲道也[19]。

作品注釋

[1]五泄:山名,在浙江諸暨縣。《水經注》卷四十《漸江水》:“(泄)溪廣數丈,中道有兩高山夾溪,造雲壁立,凡有五泄。……上泄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泄也。”《浙江通志.山川》:“(諸暨)縣西五十里,《輿地誌》:山峻而五級,故以為名,刁約謂之小雁盪。”

[2]宋景濂: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金華人。朱元璋起兵時被征,官至翰林學士。明代開國之典章制度,宋濂多參與制訂。洪武十三年被貶置茂州,中途病卒。正德中追諡文憲。

[3]謝玄卿:不說。刁景純:刁約,字景純,宋仁宗時進士,曾知揚州府。

[4]徐文長:即徐渭。袁中郎:即袁宏道。陶周望:即陶望齡。

[5]酈道元:《水經注》的作者,北魏時人。

[6]齧(niè聶):咬、啃,同“齧”。

[7]孝廉:舉人。

[8]文學:指儒學教官。

[9]勃律:西域地方政權名,唐有大、小勃律。此指極遠。

[10]蔡漢逸:王思任友人。見《蔡漢逸梅花詩序》。

[11]瓠:葫蘆。

[12]昆陽:地名,在今河南許昌。新莽時,王莽軍十萬圍劉秀等於昆陽城中,諸將不能相顧。劉秀後以三千人破敵,成為歷史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

[13]棲賢三峽:指廬山棲賢谷三峽澗。

[14]大白:大酒杯。

[15]跬:步。

[16]富陽:浙江富陽縣。

[17]縣度:即“懸度”,西域地名。《西域傳》:“縣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強索相引而度,去陽關五千八百五十里。”

[18]五牛屎金:傳說秦惠王要伐蜀而不識道路,於是造了五隻石牛,把金放在石牛尾下,揚言石牛能屙金。蜀王信以為真,派五個力士開山,把石牛拉回,開通了蜀道。

[19]閟(bì閉):關閉。

[20]邯鄲道:唐沈既濟《枕中記》言盧生與呂翁相遇於邯鄲道中,呂翁授盧生一枕,盧生夢中因盡富貴,醒後旅店中黃粱飯尚未熟。此指高枕而臥

作者簡介

王思任,字季重,號謔庵,又號遂東,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於明萬曆三年(1572),卒於魯監國元年(清順治三年,1646)。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歷任興平、當塗、清浦知縣,袁州推官,江西僉事。清兵破南京後,魯王監國,駐紹興。以思任為禮部右侍郎兼詹事,進尚書。順治三年,清軍南下,兩江失守,紹興城破,魯王逃海上,思任遂棄家入秦望山。病中絕食而死。其筆意放縱詼諧,時有諷刺時政之作。以《游喚》,《歷遊記》兩種遊記成就最高,《小洋》,《天姥》諸篇尤為著名。詩重自然,才情爛漫,惜放縱太甚。有《王季重十種》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