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業

測繪業;我國的測繪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組成測繪隊進行西藏公路建設測量。1955年西藏工程勘察隊成立,1959年國家測繪總局駐西藏辦事處成立,1976年西藏自治區測繪局成立。到1997年,西藏自治區各縣、市和水文水資源、地礦、交通、水利、測繪、林業、電力、城鄉建設等20多個專業部門成立了測繪技術隊伍,有專業技術人員650餘人。西藏測繪部門的大面積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編制了大量的專題地圖,還完成了公路施工、城鎮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工業建設測繪任務。

經歷介紹

西藏的測繪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組成測繪隊進行西藏公路建設測量。1955年西藏工程勘察隊成立,1959年國家測繪總局駐西藏辦事處成立,1976年西藏自治區測繪局成立。到1997年,西藏自治區各縣、市和水文水資源、地礦、交通、水利、測繪、林業、電力、城鄉建設等20多個專業部門成立了測繪技術隊伍,有專業技術人員650餘人。西藏測繪部門的大面積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編制了大量的專題地圖,還完成了公路施工、城鎮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工業建設測繪任務。1976~1996年,自治區測繪部門向社會提供各種比例地形圖42萬幅(張),各種大地測量成果2萬點。到2000年底,自治區測繪部門共提供各類測繪成果519 543張(本、點)。西藏測繪事業的發展,為全區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各方面的檢測

地形圖測繪1958年國家測繪總局考察隊對西藏進行實地考察。1975年國家測繪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共同完成自治區1∶10萬地形圖的航空拍攝,測繪1∶10萬比例尺地形圖788幅,面積120多萬平方千米。至此,結束了西藏無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歷史。1958~197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與國家測繪局在自治區與鄰國交界地區、拉薩市及其以南經濟建設重點區域,測繪1∶5萬地形圖670幅,面積約28.8萬平方千米。1976年自治區測繪部門組織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自治區建築勘察設計院等單位,測繪拉薩市1∶5 000比例尺地形圖63幅,面積約200平方千米。20世紀80年代後,陸續完成西藏山南地區澤當鎮、林芝地區八一鎮、日喀則地區江孜鎮、那曲地區那曲鎮、拉薩市等1∶1 000、1∶2 000、1∶5 000比例尺地形圖70幅,面積600平方千米。1987~1988年,陝西、四川省測繪局航測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1∶2.5萬比例尺地形圖398幅,面積4.48萬平方千米。1986年陝西測繪局航測拉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1∶1萬地形圖72幅,面積2 019平方千米。
地圖編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1960年完成西藏同緬甸交界的測繪。國家測繪總局於1962年完成中國同尼泊爾王國的邊界線測繪。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編制西藏地圖工作,除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編制外,還編制了大量的專題地圖。1978年自治區測繪局在四川省測繪局的協助下,編制出版了1∶100萬《西藏自治區政區圖》、《西藏自治區地形圖》,同時編譯出版了藏文版1∶100萬《西藏自治區政區圖》。1980年自治區測繪局編制出版了西藏自治區第一幅縣掛圖《達孜縣地圖》。1984年自治區交通部門編制出版1∶150萬《西藏自治區公路圖》。1987年以後,自治區測繪局陸續編制出版全區約80%的縣(市)掛圖。1990年編制出版1∶220萬《西藏自治區地圖》、《西藏自治區交通圖》。1995年自治區測繪局編制出版《西藏自治區地圖冊》和漢、英文版《中國西藏旅遊圖》。1996年編制出版不同比例尺《林芝地區地圖》、《昌都地區地圖》、《日喀則地區地》、《山南地區地圖》。1999年自治區國土研究所、自治區測繪局共同編制出版《拉薩市城區圖》。此外,國家測繪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編製成西藏1∶25萬地形圖,共100幅,面積覆蓋全區。中國人民解放局總參測繪局、國家測繪局編製成西藏1∶50萬地形圖64幅,覆蓋全區。1959~1998年,國家測繪總局先後9次編制西藏1∶100萬地形圖。
資料勘察測繪在地質礦產勘探中,西藏地質測繪部門完成地質填圖2 600多平方千米,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850平方千米。自治區林業部門編制了西藏森林分布圖、林相圖、造林規劃圖、森林經營規劃圖、營林更新施工設計圖、總體規劃等專業圖種。自治區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內地省市有關單位完成了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分區圖、土壤類型圖、土地資源評價圖等16個種類。自治區水文勘察部門累計測繪地形圖360多平方千米。自治區土地管理部門還與內地省市區有關單位共同完成編制縣、地區、自治區三級各種草地資源圖,各縣草地類型圖、草地利用現狀圖、草地等級和草地分區圖。
工程建設測繪 國家測繪部門為西藏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工業建設完成了大量的測繪任務,特別是國家鐵道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測量隊等承擔了青藏、川藏等公路建設的測量任務。1980年以後,自治區測繪部門完成1∶1 000、1∶2 000、1∶5 000、1∶1萬地形圖的測繪,面積860多平方千米,為全區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1984~1987年,完成了拉薩城市全面測繪,結束了拉薩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長期無完整精確測繪資料的歷史。
大地控制網測量西藏的大地控制網的布設和測量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竣工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由國家測繪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所屬大地測量隊承擔。此後,不斷加強精化測繪工作,建立起滿足西藏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各方面需要的精密大地控制網。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1998年底,在西藏自治區境內布設各等級天文點167個,其中一等96點、二等68點、三等3點,布設重力點2 278個。西藏和平解放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國家在西藏共測量等級水準路線長3.68萬千米,共埋設國家級水準標石2 486個。
GPS測量為維護國家動態坐標框架,1995年建立了拉薩GPS跟蹤站,為地殼網路中心研究地殼運動觀測提供數據。拉薩GPS跟蹤站屬國際GPS網路基準站之一。1999年自治區測繪局測繪大隊完成了拉薩市400平方千米GPS(C級網控制)測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