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江

渣江

渣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相傳明末叛將吳三桂引清入關,因功勳卓著,官封“平西王”,在康熙年間意欲起兵謀反,擬定都渣江,終因歷史原因未能如願。清末名將彭玉麟,字雪琴,諱兆冬,生於公元1816年(嘉慶21年),卒於公元1890年,終年75歲。

人物介紹

幼年隨父於安徽合肥園,1830年回原籍衡陽渣江居住,是年父親病逝,於年底攜母遷居衡陽。1853年,得遇曾國藩,隨其參加湘軍,並為曾操練水師,成為曾國藩的得力幹將,一路揮師北上,因剿來鎮壓太平軍有功,深得清遷賞識,官司封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安徽巡撫、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後因參加抗法戰爭,屢立戰功,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右待郎,加三級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並賜黃馬褂。晚年辭官回渣江定居,慈禧親賜匾一塊,上書“建節綏疆”,並賜白金八千兩為彭氏修建專祠,於同治12年落成。1950年,彭氏宗祠改為渣江中學,原建築現僅存一對大型石獅。

1948年秋,衡陽剛剛解放,國民黨白崇禧部隊向廣西方向逃竄,一部分殘部餘孽竄至鹽田,盤踞於招兵山,企圖阻止我解放軍大軍南下,解放軍某排在連長劉文德的率領下奉命攻占招兵山,因地形不熟,被困於招兵山,劉文德等36名官兵全部遇害,英勇犧牲,36名烈士遺骨葬於秀甸村一山坡(原鹽田公社對面),為紀念英雄,秀甸村改名為文德村,特立文德烈士墓,以供後世瞻仰。

渣江鎮概述

渣江鎮地處衡陽縣腹地,東靠杉橋、集兵,北與石市、溪江、金溪接壤,西與三湖毗鄰,南台源、長安接界。商貿非常發達,交通十分便利,是我縣東北角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51個行政村,2個居發委員會,581個村民小組,非農業人口14117人,農業人口66365人,面積為149科方公里,耕地面積69659.2畝。

境內多紫色頁岩地質,屬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帶,蒸水河、岳沙河兩條水系穿境而過,兩河流域地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渣江凌甸地形開闊,阡陌交錯,素有“衡西小平原”之稱,相傳為蒸水河渣滓沖積而成,故名渣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渣江的各項建設發展迅速。小城鎮建設不斷擴大,由原來的一條老街發展到今天的“兩縱四橫”,城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非農業人口和外來經商務工置業的流動人口急劇增加,擁有三個大型綜合市場,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組組通公路,農電整改普及率達78%以上。

境內大型水庫--石獅堰水庫擔負著全鎮三分之一農田的灌溉,由於年久失修,其功能已逐漸退化,2002年,通過國家水電勘查批准,國家投資780萬元對水庫大壩及附屬工程進行維修,現已基本完工。湛渣線110仟伏變電站於2003年落戶渣江。原渣江區醫院於1994年正式更名為衡陽縣第二人民醫院,並與1995年年被衛生部評為“愛嬰醫院”和“國家一級甲等醫院”,標誌著渣江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到一個新的起點。

渣江人們勤勞善良,民風淳樸,尊老愛幼之風盛行,民眾大都以耕作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工牧商等行業比較發達,各地以中心地段開闢集市,進行農副產品交易。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八鄉十里的人們紛紛集中到渣江集趕集,谷稱“趕八”,趕八起源於清朝,古有“立春五戊為春社”之說,主要是為一年的農業生產特別是春耕生產做準備,交易的產品以農貿、農具、耕牛等為主。趕八之日,人聲鼎沸,萬頭攢動,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2002年央視經濟頻道《金土地》欄目和湖南衛視為渣江趕八作了專題報導,被譽為“中國農村的農博會”。

渣江的飲食文化底蘊非常厚,婚慶嫁娶喪等紅白喜慶之時,“土頭碗”、“假羊肉”及各類湯飲烹飪精美,色香味俱佳,香飄八方。祖傳秘制的“霉豆渣”入口清香,並具有益氣健胃之功效,深受各方人士的喜愛。“渣江米粉”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美味享譽三湘四水,渣江粉館現已遍布江南各省市,登上了大雅之堂。

渣江的昨天令人盪氣迴腸,渣江的今天生機盎然,渣江人們沐浴著黨的十六大春風,只要堅持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渣江必獎成為三湘大地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明天獎會更為燦爛輝煌。

領導班子

劉運文,湖南衡陽縣人,生於1963年11月,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

任鎮黨委書記。

主管全面工作。

蔣宏乃,生於1957年1月,湖南衡陽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任鎮長。

呂蔭湘,生於1969年2月,湖南衡陽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任人大主席。

鄧存良,湖南衡陽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任政協聯絡工委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