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

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

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是清代時期琺瑯器類的器物。觚為古代的酒器。【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為喇叭形侈口,長頸,頸部為銅鎏金雙螭耳。細腰,腰部凸出,該器造型自康熙年以後出現。高身,平底。口及足處鎏金。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

【所屬年代】:清代

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

【器物類別】:琺瑯器

【器物規格】:高63厘米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一對

器物工藝

【清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螭耳花觚】器身通體以琺瑯釉為底,制纏枝蓮紋,製作精細,掐絲細膩,色彩豐富柔和。為清銅胎琺瑯器的精美之作。

琺瑯器注

琺瑯器,即是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製成的器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是由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譯而來。其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屬矽酸鹽類物質。根據胎地的不同,琺瑯器一般可以分為金胎琺瑯、銅胎琺瑯、瓷胎琺瑯、玻璃胎琺瑯、紫砂胎琺瑯等,而最為常見的是金屬胎琺瑯器。其中銅胎琺瑯因為銅料與表面琺瑯容易結合,且銅料價格相對容易接受,因此銅胎琺瑯最為廣泛。金屬胎琺瑯器依據具體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掐絲琺瑯器、鏨胎琺瑯器、畫琺瑯器和透明琺瑯器等幾個品種。掐絲琺瑯器在國內出現比較早,歷史記載可追溯到宋元時期,在明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即是俗稱的“景泰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