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PBC School of Finance,Tsinghua University)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12年3月14日,教育部批覆清華大學《關於接收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成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請示》,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併入清華大學。2012年3月29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成立大會隆重舉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坐落於北京市海淀區,截至2011年9月,學校已有1814名金融學碩士,247名金融學博士從這裡邁入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當局、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

基本信息

教育理念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坐落在清華大學東門南側,學院成立於2012年3月,由清華大學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建,其前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是我國金融系統第一所專門培養金融高層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以“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為使命,按照國際最先進的金融學科和商學院高等教育模式辦學,藉助清華百年來豐厚的教育教學資源和金融業界的緊密聯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學術、政策研究平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開設金融學博士、金融專業碩士、金融EMBA以及高級培訓項目,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的金融人才,為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

機構概況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成立於1981年,當時改革開放伊始,金融業百廢待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副行長的劉鴻儒先生以其敏銳的觸角、超前的意識深刻的體會到培養高級金融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再他的領導下,在各商業銀行(專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創辦了該校,校名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大家親切的稱她為道口(因其坐落於五道口)。二十年來,從這裡先後走出了八百多名碩士,近五十名博士,遍布中國金融業,"道口人"已成為金融業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外人眼裡,研究生部因其低調的作風,突出的成就不免先得有幾分神秘和高不可攀,有人將她稱為金融界的"黃埔軍校",也有人將她比作美國的哈佛商學院。"在美國,獲得哈佛工商管理碩士被認為是走向商界成功的通行證,那么在中國,這張通行證便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學位證書。"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即是她在中國金融界地位的一個真實寫照。

二十年來,研究生部不斷成長、壯大。從開始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十幾名,到現在每年招收碩研究生穩定在55名左右,每年還招收10名左右博士生。進入研究生部學習的研究生,必須通過教育部統一命題的入學考試。研究生部面向全國招生,考生競爭非常激烈。每年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是10:1以上,1995年達到20:1.在校友的資助下,研究生部設有"五道口校友基金",資助優秀學生完成學業,並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優秀科研成果進行獎勵。加拿大宏利保險公司(Manulife Insurance Company)專門在研究生部設立"宏利保險獎學金",資助保險專業學生。

研究生部畢業論文選題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形勢、導師構成、學生學術專長以及學生從業意向等方面密切相關。自1984年首屆畢業生畢業以來,研究生部已有18屆800餘名碩士研究生畢業,40餘名博士研究生畢業。現在,他們主要分布在金融系統,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為所在單位的科研及業務骨幹。他們中許多人被評聘為教授、研究員、高級經濟師,不少人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和獎勵,如全國先進生產者、金融系統十大傑出青年、孫冶方經濟學獎和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等。在機關工作的畢業生中,一些畢業生已擔任副部級、司局級領導職務,一半以上在處級領導崗位工作。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均為金融學專業,下設四個研究方向: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證券投資學和保險學。四個方向的基本課程相同,只是在個別專業課的設定上有所差別,以體現各個研究方向的特點。

研究生部的課程設定合理,既緊跟當前國際的最新實務、理論形勢,又充分的體現了中國經濟金融改革的方向;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充分的考慮了中國特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曾經對對全國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人行研究生部的貨幣銀行學專業在同專業中名列第一,國際金融專業位居第二。1995年9月,研究生部執行了新的教學改革計畫,充分的估計到未來數年內中國金融的走向,將金融工程、收購與兼併、投資學、公司財務等課程納入教學內容,以滿足未來中國政策分析家與管理者的需要。2000年10月,為適應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緊跟世界金融創新的大趨勢,研究生部學位委員會成立了專門小組來研究和指導研究生部的課程改革。

在課程設定上,研究生部非常的注重務實性,這充分的體現在研究生部特有的金融專題講座中。每個學期,研究生部都為同學們開設專題講座,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來校對最新的金融問題、經濟問題闡述、討論,以使同學們永遠站在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最前沿,對中國的現實金融問題真正深刻的洞悉。

研究生部現有教授、研究員59名,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8名,高級經濟師55名,副研究員(副教授)20名,助理研究員30名,共同負責教學及畢業論文指導工作。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胡代光教授、厲以寧教授和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黃達教授擔任研究生部顧問,並開設專題講座。

特色優勢

科學管理: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架起學界與業界的溝通橋樑;

立足高端:創新的課程體系設計,豐富的案例庫資源,領先的線上教育平台;

權威洞見:匯聚一流的師資力量,打造國家級的金融智庫;

根植實踐:聚焦金融領域,深入前沿實務。

理事會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理事會搭建起學界與業界的溝通橋樑,為學院在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方面引領與滿足行業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理事會是學院決策機構,負責通過學院院長、副院長的提名,並對學院重大發展戰略、學科建設目標、發展規劃以及與業界關係密切的教學與科研進行方向性指導。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

名譽理事長:

劉鴻儒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首任主席

理事長:

吳曉靈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理事(以姓氏拼音為序):

程建平程建平

程建平 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

杜金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紀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潘功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萬建華 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代表、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

王兆星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謝維和 清華大學副校長

張志平 校友代表、香港東英金融集團董事會主席

周延禮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莊心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學術顧問委員會

學術顧問委員會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的諮詢機構,為學院學科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新學科方向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重大學位和非學位項目合作、政策研究方向等提供諮詢建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首屆學術顧問委員會名單

主席:

顧秉林清華大學原校長

委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蔡鄂生銀監會原副主席

陳皓明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原常務副院長

李小雪證監會原紀委書記

龍永圖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

馬蔚華招商銀行原行長

魏尚進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教授

魏迎寧保監會原副主席

張衢工商銀行原副行長

趙純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原院長

戰略諮詢委員會

對學院的發展規劃提出諮詢建議;

對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新課的開設提出諮詢建議;

對研究機構的設立和重要研究課題提出諮詢建議;

對學生就業的方向和就業基地建設提出諮詢建議;

對籌集辦學資金提出諮詢建議;

對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提出諮詢建議。

戰略諮詢委員會的人員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席:朱從玖,浙江省副省長

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程博明,中信證券總經理

範文仲,銀監會國際部主任

黃海清,西安市副市長

黃紅元,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霍學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

紀志宏,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姜波,保監會國際部主任

金犖,泰達金控總經理

金中夏,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

李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

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羅熹,工商銀行副行長

繆建民,中國人壽集團副總經理

宋麗萍,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王林,證監會基金部主任

肖遠企,銀監會監管一部主任

熊志國,保監會政策研究室主任

曾於瑾,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

張承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張健華,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

張曉慧,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張霄嶺,銀監會監管三部副主任

張育軍,證監會主席助理

周道許,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貴州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朱從玖,浙江省副省長

朱玉辰,浦東發展銀行行長

學院領導

周小川周小川

名譽院長 周小川

院長 吳曉靈

常務副院長 廖理

副院長 聶風華(兼)

副院長 康以同

副院長 曹泉偉

黨委書記 聶風華

黨委副書記 趙岑

教學項目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學院成立後新創辦的第一個教學項目就是金融EMBA項目。金融EMBA與清華、五道口一脈相承,依託百年清華豐厚的教學資源,保持與“一行三會”的緊密合作,度身定製出一套緊密結合中國金融改革實踐的培養體系,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學術、政策研究平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教學項目主要包括金融學博士、金融專業碩士、金融EMBA以及高級培訓項目。學院將改革創新精神貫穿於金融人才教育的各個環節,充分吸收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百年積澱並傳承“五道口”人才培養特色,致力於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深入了解國情、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端套用型金融人才。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博士

清華五道口金融專業碩士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清華五道口高級培訓項目(CFC企業理財顧問師項目)

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43號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43號

相關新聞

吳曉靈吳曉靈

2013年12月11日上午,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共同主辦的題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機遇與挑戰”的財經論壇在北京國貿三期舉行。作為2013央視財經論壇的一場重要的分論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北京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金山,與主持人陳偉鴻一起,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前提條件、面臨的風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幫助民營企業家更加理性地看待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這一政策的放開。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43號,因其坐落於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大家親切的稱她為五道口。

課程設定

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均為金融學專業,下設四個研究方向: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證券投資學和保險學。四個方向的基本課程相同,只是在個別專業課的設定上有所差別,以體現各個研究方向的特點。研究生部北邊與清華大學毗鄰,西邊與北京大學接壤。"北沐清華情,西承燕園風",借著便利的地理條件,研究生部在教學、科研方面與北大、清華等高校保持著緊密的聯繫。

研究生部的課程設定合理,既緊跟當前國際的最新實務、理論形勢,又充分的體現了中國經濟金融改革的方向;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充分的考慮了中國特色。1995年9月,研究生部執行了新的教學改革計畫,充分的估計到未來數年內中國金融的走向,依託世界銀行的技術援助項目,將金融工程、收購與兼併、投資學、公司財務等課程納入教學內容,以滿足未來中國政策分析家與管理者的需要。2000年10月,為適應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緊跟世界金融創新的大趨勢,研究生部學位委員會成立了專門小組來研究和指導研究生部的課程改革。

師資力量

研究生部現有教授、研究員59名,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8名,高級經濟師55名,副研究員(副教授)20名,助理研究員30名,共同負責教學及畢業論文指導工作。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胡代光教授、厲以寧教授和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黃達教授擔任研究生部顧問,並開設專題講座。

機構設定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研究生部重大事項的決策;擬定研究生部發展規劃;指導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等。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黨組

負責研究生部黨的思想建設和宣傳工作;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及黨群工作。根據研究生部的職責,下設8個部(室),各部(室)主要職責是

辦公室

負責起草年度工作計畫和工作總結,各項目規章制度。承擔有關檔案的起草、重要會議的組織、文電處理、檔案等工作,負責考勤、考核、工資、福利和獎勵等工作

人事保衛部

負責人員調動、工作考核、職務任免、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等人事工作

教務部

擬定教學規劃、計畫、課程設定、課程安排、教學方案,並組織實施等工作

教研部

根據教學計畫擬定教學大綱,選編和審定教材;承擔科研究項目,組織學術研討等工作。學位管理,工作,留學生管理和外事管理工作。

學生工作部:組織考試命題、考錄工作、招生、就業等工作

培訓部

策劃、開發、承辦專業培訓及非專業培訓項目.等工作。

行政部

負責研究生部的物業管理、保養、維修以及基建工程,建立物業明細清單,負責電、煤、氣、水等能源供應系統及能源系統的安裝、保養、和維修等工作。

圖書館

負責中外文圖書、期刊、報紙、資料的預訂、分類、編目和上架、借閱等工作,以及電子閱覽室的管理和圖書館計算機系統的保養和維修等工作

教學特色

導師外聘制。研究生部辦學一直堅持務實的風格,擁有一套獨特的導師制度,大量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導師,他們有學識、有經驗,對中國乃至國際經濟金融問題有符合中國實際的深刻感受,真正教書又育人。建校以來,人行研究生部聘請的歷屆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基本上都是金融界的傑出人士。在研究生部的導師中,約有40%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系統,60%來自證監會、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這種制度在80年代還不被高等院校理解,但到了90年代下半期即成為很多大學普遍採用的方法。

教師外聘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校任教,博採眾家之長,是五道口辦學又一重大特色。傳統的高校教師是在該高校任教、拿工資、享受福利、編制在冊的老師,而人行研究生部則採用評聘教師制。評聘教師制,即每年對所聘任課教師進行綜合評價,根據教師的授課情況和學生的反饋情況決定是否繼續聘用,並根據時代的發展、課程設定的變動而對教師進行適當的調整。二十年來,研究生部除了聘請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著名教授擔任學術顧問外,基礎理論與工具課的國內教授主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黨校、國際關係學院等院校。外聘而非固定,保證了教師授課的靈活性和高質量。

外籍教授的聘請是外聘制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自1981年建校以來,一直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不斷從國外聘請專家、學者及教授來校講學。二十年來,站在研究生部講台上的外籍專家、學者及教授不乏國際著名教授、大金融機構高級主管。另外,利用北京外資銀行多的優勢,經常請外資銀行駐京代表來校介紹各國銀行制度與業務。現在,每學期至少有兩門由國外大學教授用英語主講的專業課,採用國外最新版的教材,運用最新國際案例,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直接與國際接軌,既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又提高了外語能力。

"兩條腿走路"體制。研究生部的辦學宗旨、發展方向是將學位教育與金融業高層幹部培訓結合起來,實行"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一方面培養套用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為金融系統培養專業型幹部。這兩方面的工作具有"優勢互補"的作用,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培訓幹部一起學習,有利於在校研究生增加對實際工作的理解,與研究生部培養套用型人才的目標一致;培訓人員與經過嚴格考試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一起學習和交流,也能獲得提高。研究生部的培訓包括國內、國際、短期、長期等各種培訓項目。

講座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研究生部的教學非常地注重務實性,這一點也充分的體現在研究生部特有的金融專題講座中。每個學期,研究生部都為同學們開設專題講座,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來校對最新的金融問題、經濟問題闡述、討論,以使同學們永遠站在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最前沿,對中國的現實金融問題真正深刻的洞悉。 自1981年建校以來,研究生部一直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不斷從國外聘請專家、學者及教授來校講學或舉行講座。二十年來,站在研究生部講台上的外籍專家、學者及教授不乏國際著名教授、大金融機構高級主管。另外,利用北京外資銀行多的優勢,經常請外資銀行駐京代表來校介紹各國銀行制度與業務。現在,每學期都要開設一門金融專題講座課程,讓同學們能夠接觸到金融理論與實務前沿。

二十年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直給予五道口大量的技術援助,曾先後幾次派遣高級專家來校開設專題講座。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向研究生部提供技術援助。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指定人行研究生部圖書館為其在北京的專藏資料館。

人行研究生部師生積極投身改革實踐,從來沒有停歇過,走出了一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這不僅是道口學子初露頭角、獲得成功的根本,也是研究生部辦學模式成功的根本。他們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而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他們不只關心中國的金融問題,也關心國際的金融問題,他們不但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而且學習如何把理論用於實踐中去,而他們最大的實踐就是積極投身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投身改革,經受鍛鍊",劉鴻儒先生在研究生部十年校慶時的題詞,不僅是恩師對學生的厚望,而且是對"道口學子"理論聯繫實際的行動的鼓勵和肯定,更是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辦學宗旨的恰如其分的詮釋。

招生情況

二十年來,研究生部不斷成長、壯大。從開始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十幾名,到現在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穩定在55名左右,每年還招收10名左右博士生。進入研究生部學習的研究生,必須通過教育部統一命題的入學考試。研究生部面向全國招生,考生競爭非常激烈。每年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是10:1以上,1995年達到20:1。

校友基金

在校友的資助下,研究生部設有"五道口校友基金",資助優秀學生完成學業,並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優秀科研成果進行獎勵。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公司(Manulife Insurance Company)專門在研究生部設立"宏利保險獎學金",資助保險專業學生。

就業形勢

研究生部畢業論文選題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形勢、導師構成、學生學術專長以及學生從業意向等方面密切相關。自1984年首屆畢業生畢業以來,研究生部已有18屆800餘名碩士研究生畢業,40餘名博士研究生畢業。現在,他們主要分布在金融系統,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為所在單位的科研及業務骨幹。他們中許多人被評聘為教授、研究員、高級經濟師,不少人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和獎勵,如全國先進生產者、金融系統十大傑出青年、孫冶方經濟學獎和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等。在機關工作的畢業生中,一些畢業生已擔任副部級、司局級領導職務,一半以上在處級領導崗位工作。

道口生活

道口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每年錄取的人數雖然不多,但能量很大,各種活動豐富多彩,學生會等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團體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如果你在任何方面有任何愛好或者一技之長,那你都可以在五道口發出自己的光芒。

道口人學術上向來十分重視,並且有強烈的現實感。除卻最富有特色的各種名家講座,同學們自己思想的火花也會通過"經濟金融研究會"、"金融論壇"等定期、不定期的途徑獲得交流。這其中獲得的信息量、以及思維碰撞的樂趣,十分有助於自身知識結構的構建以及理論認識的深化。

文藝方面,每年的新生入學,等待你的都將是一場由道口的師兄師姐們為你精心安排的迎新晚會,你初來道口的拘謹都會隨著這場晚會的進行而隨風消散。迎新的舞會之後還有國慶、元旦晚會兩場重頭戲,每個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別的像舞會、卡拉OK、書法攝影展等等等等,學校都會給你提供機會!比如今年舉辦的八所著名駐京高校的書畫攝影展既促進了各高校之間的交流,又讓大家受到了一次藝術薰陶。

但總的來說,五道口的生活大多是在繁忙中度過的,平時大家的課務都很多,對於新生來說,幾乎每天都有課,一周下來,大家的感覺都說累。也許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要輕鬆一點吧,因為他們的課相對要少多了,可是論文的寫作也是一件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時間的事情,同時還要參加社會實踐工作,一樣的不輕鬆。

儘管如此,大家仍然在繁忙的縫隙中找出時間來放鬆自己,生活要有張有弛,每個人都明白這道理。而且,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五道口地方雖小,但活動卻是不少,足球、籃球、排球、桌球全都開展得非常熱烈,各種比賽也是應接不暇。

道口人的生活的確說不盡,道不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