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茶

清肝茶

清肝茶是鄧老涼茶為四季養生—春季養肝及日常養肝護肝而開發的,採用科學配方,由金銀花、白花蛇舌、甘草等多味藥材熬制而成的一款養生產品,有清肝火、解肝毒、舒肝解郁之功效。

基本信息

效用價值

清肝火,緩解酒後不適。適用於肝膽濕熱、急躁易怒(火氣大),胸脅脹痛,目黃,口苦口乾,小便黃赤,飲酒過量,轉氨酶升高。

配方材料

清肝茶清肝茶

金銀花、白花蛇舌、甘草

原料簡介—金銀花,名出自《本草綱目

又名忍冬,由於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名醫別錄》記述了金銀花具有治療“暑熱身腫”之功效;《本草綱目》載“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稱金銀花既是“治風除悵、解痢逐屍”之良藥,又為“散熱解毒,消腫治瘡”之良劑;李時珍還對金銀花的花、莖、葉、及根菌的功能皆同、久服可輕身長壽作了明確定論。金銀花可單列為方,亦可與其他藥材配伍,或為丸、或泡酒,或口服、或外用,皆有良效。

味甘;寒。歸肺;胃經。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原料簡介—白花蛇舌

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其葉形似蛇舌,開白花,故名。《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甘、淡,微寒。歸胃、肺、大腸、膀胱經。用於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尿除濕。

原料簡介—甘草

《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藥之上乘。南朝醫學家陶弘景:“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適用人群

1、肝膽濕熱表現飲酒過量者;

2、注重健康養生的人群。

飲用事項

1、孕婦禁用;

2、脾胃虛寒,便溏(稀軟)者慎用。

鄧老涼茶

四季養生——春季養生三部曲:養肝、祛濕、防感冒

春季養生為何要養肝?【養肝時機】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春養生在於肝。春季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而春與肝亦屬木,故春季通肝最合適。春季養肝得法,可保健康安壽。

春季養生為何要祛濕?【祛濕之道】

春季潮濕,濕氣多了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繼而產生內濕,致濕困,身體睏倦、精神不振。

春季養生為何要防感冒?【感冒起因】

春季多風,乍暖還寒,氣溫多變,病菌滋生,容易感冒。

火氣自測

1、咽喉經常覺得乾乾痒痒

2、吃了點上火的東西就咽喉痛

3、季節變化時容易有痰、身熱口乾

4、覺得鼻孔乾,呼氣也是熱的

5、吃了辣椒就口舌生瘡、心煩急躁

6、有口氣牙齦

7、小便黃,便秘

8、熬了夜第二天口苦咽乾

9、情緒易激動、易生氣、晚上睡不好

10、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紅、眼乾、耳鳴

11、頭暈眼花、耳鳴耳聾、

12、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

13、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選1、2、3或4的為肺火;

選5為心火;

選6、7為胃火;

選8、9、10為肝火;

選11、12、13為腎火。

其它

原料:黃連0.3g、梔子3g、膽草3g、菊花3g、決明子2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

用途:肝經鬱熱所致目赤腫痛。

來源:傳統藥茶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