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羅聘劍閣圖

清羅聘劍閣圖

《清羅聘劍閣圖》,屬清代時期中國繪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是羅聘因友人張道渥(字水屋、號竹畦,自號張風子)之請,根據李白《蜀道難》詩意所作。筆簡意深,表現了山勢的雄渾。

基本信息

簡介

清羅聘劍閣圖

此圖是羅聘因友人張道渥(字水屋、號竹畦,自號張風子。)之請,根據李白《蜀道難》詩意所作。羅聘以雄健的筆調、豐富的想像,表現了他從未到過的蜀道的艱難,喻示了人生的艱難。為了供托效果,羅聘用峭硬的短筆條作雨點,豆瓣皴,積染深厚表現出山石風化的質感。筆簡意深,表現了山勢的雄渾。

作者簡介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遯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24歲時,拜金農為師,學詩習畫,30歲時在揚州畫界嶄露頭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羅聘攜畫至京師拜謁名流,所作8幅《鬼趣圖》最受注意。次年南歸,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農詩作,並作後記。三十八年(1773)路經泰安,與幾位好友相遇,滯留數月,於次年返里。42~46歲間,曾遊歷魯、晉、豫、鄂等地。47歲時,第二次赴京。其間,他曾畫蜈蚣、觀音、杜甫與韓愈像,又作過指畫。在外漫遊近10年,後因囊中羞澀而返里。返里後,仍以賣書畫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應地方之請為重寧寺作大幅壁畫,畫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傳為名勝,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羅聘攜幼子允纘三上京師。其書畫不僅達官貴人求購,在京朝鮮人亦以重金收買。其時收入頗豐,但因豪爽揮霍,8年後還需別人資助路費,才得以返回故里。返鄉之後,作《梅花記歲圖》。嘉慶四年(1799)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