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菜系

清真菜,又稱伊斯蘭教菜或清真教門菜。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伊斯蘭教的傳人。

概述

清真古教清真古教
清真菜,又稱伊斯蘭教菜或清真教門菜。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伊斯蘭教的傳人。
中國清真飲食是指中國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蘭教法律例食物的統稱。“清真”是中國回族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專用名稱,一般多用於一些固定的稱謂。
清真菜即回族菜,因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區內都建有清真寺,“清真菜”一名即由此而來,約有10000多年的歷史。
因伊斯蘭教徒禁食豬、狗、驢、騾、馬、無鱗魚及其它水生物、兇猛的飛禽走獸、動物血、自死牲畜和畜未經穆斯林祈禱而宰殺的禽畜等肉類,所以清真菜選料很嚴,戒律很多。
清真菜所用肉類原料以牛、羊、雞、鴨為主,其烹調方法類似京菜,以熘、炒、爆、涮見長,喜歡用植物油、鹽、醋、糖調味。
全羊席全羊席
口味多清鮮脆嫩、酥爛香濃。清真菜烹製羊肉最為擅長,其“全羊席”膾炙人口。

常見菜餚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
特 點:肉極軟爛,味酸、辣、鮮、香。
原 料:帶骨的羊腰窩肉2斤,香菜五錢
調 料:蔥五錢,薑絲3錢,蒜末二錢,大料二分,花椒、桂皮各二分,小茴香一分,胡椒粉一分,醋一兩二錢,紹酒一錢,味素二分,精鹽一錢,芝麻油一錢,辣椒油一兩。
做 法:
1、將羊腰窩肉剁成二寸長、五分寬的塊,用水洗淨。香菜去跟洗淨消毒,切成二分長的段。蔥,三錢切成一寸長的段、二錢切末;
2、把蔥末,蒜末,香菜。醬油,味素,胡椒粉,芝麻油,辣椒油等對成調料汁;
3、鍋內倒入清水二斤,放入羊肉在旺火上燒開後,撇去浮沫,把肉撈出洗淨。接著,再換清水三斤燒開,放入羊肉、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蔥段、薑片、紹酒和精鹽。待湯再燒開後,蓋上鍋蓋,移在微火上煮到肉爛為止。將肉撈出,盛在盤內,蘸著調料汁吃。甘肅雞塊

特 點:肉極軟爛,味酸、辣、鮮、香。
原 料:雞肉、青椒、冬筍
調 料:鹽、大料、蔥段、薑片、蒜片、料酒、香油、味素、乾辣椒
做 法:
1. 將開膛淨雞按骨節分別剁成13塊;
2. 即:翅膀兩個在中節剁開為四塊,大腿兩個在中節剁開為四塊,帶骨雞脯剁為四塊,雞後脊一塊;
3. 在每塊的下面剞成斜刀紋;
4. 青椒切大斜塊;
5. 冬筍片大料片;
6. 乾辣椒切斜段,洗去籽,用米醋泡上;
7. 坐勺上火,放入香油燒熱,投入大料、蔥段、薑片、蒜片炸出香味;
8. 放入雞塊煸炒至無血水,倒入泡好的米醋、辣椒,顛炒,蓋上蓋稍燜;
9. 再放入料酒、鹽、湯,用微火煨透;
10. 移至旺火,放入冬筍、青椒、味素收汁,顛炒,淋入香油即成。

紅煨牛肉

特 點:色澤黑紅、味道濃愈、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釅適口。
原 料:牛肉(窩骨筋或胸口,三斤以下)
調 料:食用油、醬油、白糖、蔥段、薑片、桂皮(一小塊)、大料瓣(三個)。
做 法:牛肉切成寸半長、一寸寬的肉條待用。半斤油在鍋中燒至八成熱,將肉條放入鍋中煸抄至金黃色。此時放一兩叢段、三錢僵片、一小塊桂皮、三個大料瓣、三兩醬油。隨即兌上開水(沒過牛肉為準)燒開後改成文火煨。隨時翻動,約一小時後,加上白糖,嘗嘗味道,繼續煨。湯過多可收收湯。出鍋前可配些馬蹄類清口菜翻抄出鍋。

鍋燒羊肉

特 點:色澤棕黃,味道鮮香。
原 料:主料:羊肉
調 料:蔥、姜、甘草、香葉、花椒、陳皮、桂皮、砂仁、八角 、鹽、料酒、醬油、白糖、香油、水澱粉、糖色
做 法:
1、將羊肉洗淨,切成大塊,放入高壓鍋中,再依次放入蔥段、薑片、大蒜、料酒、白糖、醬油、鹽、將調料中的全部香料用布袋包成包放入鍋中,壓熟;
2、將羊肉取出,放在盤中,撒上乾澱粉;
3、坐鍋點火倒入油,至5成熟時將羊肉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即可出鍋,改刀撒上椒鹽即可食用。

清真紅燒牛肉

特 點:北方回族清真名菜,成菜色澤深紅牛肉酥軟,汁濃味厚,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功效。
原 料:牛肉500克,辣豆瓣醬20克
調 料:姜,酒,醬油各25克。
做 法:牛肉切塊,用熱水氽一下撈出。在油鍋中將蔥姜爆香,再加入辣豆瓣醬,然後放入牛肉塊翻炒並加入醬油,糖胡椒粉,酒,味素及八角,最後加水浸過牛肉,用小火慢慢煮至汁稠,肉酥香即可。

清燉羊肉

原 料:羊肉500克,清蘿蔔少許,香菜25克
調 料:蔥25克,味素、鹽、姜、醋、胡椒粉適量,香油5克。
做 法:
1、將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將用刀拍破,蔥一部分切絲,一部分切斷;清蘿蔔切兩半;
2、羊肉用開水氽去血污,倒入陶製盆內,加入姜、蔥段、蘿蔔、開水(以沒過羊肉為限),再放在鍋內的小鐵架上,鍋內加適量的水(盆的下部分應跑在水中),蓋緊鍋蓋,燒至肉爛時撇去浮油,撈去蔥、姜、蘿蔔,吃時加入蔥絲、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素、鹽等調味。

烤羊腿

原 料:羊後腿1條、黃瓜片50克、燒餌塊12個
調 料:蔥絲、香油
做 法:
1、羊腿兩面肉厚處扎10多個孔放在調料中醃1小時後放入烤盤。
2、用小火烤至金黃色時取出,撒少許香油,隨黃瓜、燒餌塊、蔥一起上桌即成。

歷史起源

清真菜又稱回族菜,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其形成流派當在元朝回回民族逐漸形成以後。如果泛泛而論,凡有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清真菜,從一定意義上講,輻射面超過了四大菜系。當時與海外特別是西域各國通商活動頻繁,不少阿拉伯商人通過絲綢之路(陸路)和香料之路(水路)來到中國,也帶來了穆斯林獨特的飲食習俗和飲食禁忌。以後,又有一部分人遷往華北、江南、雲南等地。隨著中國穆斯林人數增多,專供穆斯林食用的菜餚、食品便迅速發展起來,同時,因其菜餚風味獨特,也受到許多非穆斯林民眾的廣泛歡迎。最早詳細記載回回菜餚的書籍,是約成書於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當時的伊斯蘭菜,還較多地保留著西域阿拉伯國家菜餚的特色。元代忽思慧著的《飲膳正要》,也記載了不少回族菜餚,其中多羊饌。明代記載回回菜餚的書籍有《事物紺珠》等。至明末清初,“清真”一詞為社會廣泛使用,而清真菜之名也才取代了回族菜餚的舊名稱。清真菜不僅流行於回漢雜居的民間,而且進入了清代宮廷。

清真餐飲的多元化--清真漢堡包

漢堡所用食材均為清真原材料,由穆斯林製作的漢堡包可 稱之為清真漢堡包 由於漢堡包之類的西餐 配料繁雜(包括動麵包,沙拉醬 沙拉醬 千島醬 番茄醬 ),不免裡面有一些 古蘭經 里禁食的 原材料 (非遵從教義宰殺的動物肉製品.肉類提取物.動物油.酒精,) 所以一直沒有 完全潔食 的清真漢堡包產品。 西安回坊 的回族穆斯林 有自創的清真漢堡品牌 “邁德堡 清真漢堡”,可以讓穆斯林兒童 青少年 吃到 完全清真的漢堡包炸雞美食,極具穆斯林特色漢堡包的原材料完全符合伊斯蘭教義,保證的清真漢堡的潔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