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瀾港景區

清瀾港景區

清瀾港景區以清瀾港為中心,以及港灣附近名勝古蹟,有風韻獨特的東郊椰林、歷史悠久的文筆塔。沙柔浪靜的高龍灣浴場神奇迷人的後港灣紅樹林。往東北硼多公里又遐邇聞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里有蔚為壯觀偽銅鼓嶺,往西北公里有文城古鎮、文廟、張雲逸大將紀念館等,是海南五大濱海旅遊區之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清瀾港景區清瀾港景區
清瀾港位於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距海口市90公里,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港區處於八門灣(也稱後港灣)的西岸,水域寬闊,面積達12萬平方米,港內風浪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港口。長年,港內大小船舶密如繁星,生產繁忙。港岸椰林成帶,鬱鬱蔥蔥。自古以來,清瀾港就是海南島東海岸重要商港,有“瓊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稱,自建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洪武元年(1368年),這裡就形成了漁商小港,而現在這裡已是海南東部水運物資集散地,是溝通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重要樞紐。

清瀾港

清瀾港景區清瀾港景區
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先建有一座城池,叫青籃所城,後改為清瀾市,又叫陳家市,並設定了清瀾千戶所。據文昌市志記載:“清瀾所城......明洪武間千戶陳良督造”。以後都沿置並加強之,成為海南島東部重要的出海口崖。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建設清瀾港的問題,並把它寫進《建國方略》中。
解放後,政府十分重視對清瀾港的開發建設,從1953年開始,建成80米長500噸位的商業碼頭和一個103為長100噸位的漁業碼頭,最高年吞吐量20多萬噸,1983年政府把文昌、瓊海、萬寧三縣劃為清瀾的經濟區,新建一個5000噸位和2500噸位的商業碼頭,先後增設不少庫房和其他輔助設施,如冷凍廠等,並開闢為工業區。
海南建省後把清瀾港列為省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又建成一個長135米的5000噸位碼頭和125米長的5000噸位碼頭。並設立了海關、金融、商檢、工商、防疫檢查等機構,使清瀾港成為一個多功能綜合性的一類進出口口岸。

物產

清瀾港物商豐富,主要盛產鮑魚海參等各貴海味。

風景

清瀾港景區清瀾港景區
港口附近又是文昌市椰子的主要產區之一的東郊鎮,自然風光十分宜人。這裡的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海上漁帆點點,岸上椰樹疊翠,有瑰麗多姿的“海底森林”——清瀾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有綿延百里的海灘風光,甚是壯觀。從清瀾港向東南面眺望,可看到蔥蘢茂密的東郊椰林。椰樹是熱帶風光的象徵,文昌市東郊鎮是觀賞椰林風光的好去處。進入東郊就像進入神話般的椰子之國,不管你把視線投向何方,都會看到婆娑的椰樹身影,靜聽那椰林在微風搖曳中颯颯細語,遠處浪潮嘩嘩作響的音韻,無疑是極為愜意的享受。目前,華橋、外商、港商在這優美的環境裡,又紛紛投資興建椰林度假村和海上遊樂園。可以預料,東郊椰林和清瀾港開發區將成為省旅遊業的新秀,伴隨著開發建設的熱潮,清瀾港必然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日舉繁榮旺盛,成為南海之濱一顆燦爛的明珠。

景區

清瀾港景區清瀾港景區
以清瀾港為中心,以及港灣附近名勝古跡,有風韻獨特的東郊椰林、歷史悠久的文筆塔。沙柔浪靜的高龍灣浴場神奇迷人的後港灣紅樹林。往東北硼多公里又遐邇聞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里有蔚為壯觀偽銅鼓嶺,往西北公里有文城古鎮、文廟張雲逸紀念館等,是海南五大濱海旅遊區之一。

交通提示

清瀾港位於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距海口市90多公里,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

交通指南

1、海口東站有直接到文昌清瀾港的普通中巴,每日10:10、16:10發車,票價13元,需用時1個半小時;
2、也可坐文城鎮坐中巴車到清瀾鎮。

    相臨景點

  • 東郊椰林
  • 銅鼓嶺景區
  • 木蘭灣
  • 宋氏祖居
  • 後港灣
  • 高隆灣
  • 七星嶺
  • 七州列島
  • 陳策將軍祖居
  • 抱虎嶺
  • 斗柄塔
  • 三更峙
  • 八門灣紅樹林
  • 文昌孔廟
  • 清瀾港景區
  •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
  • 邢宥墓
  • 約亭
  • 雲龍灣
  • 張雲逸將軍紀念館
  • 西沙將軍林
  • 西沙海洋博物館
  • 溪北書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