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黃羊

清流黃羊,福建省清流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清流縣農業資源豐富,是中國商品糧基地縣。這裡氣候溫和、山青水秀、草地資源豐富,是福建省首次引進南江黃羊養殖和首個引進國外牧草品種與草地牧業專項技術的縣,受到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清流黃羊具有肉質細嫩、膻味輕、味道鮮美獨特、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等特質。

產地環境

清流縣是中央蘇區縣之一,曾留下毛澤東、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光輝足跡,全縣農業資源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這裡氣候溫和、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草地資源豐富。

品質特點

清流黃羊具有肉質細嫩、膻味輕、味道鮮美獨特、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等特質。

生產情況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縣畜牧部門就從四川引進南江黃羊,從美國引進優良牧草,開展種草養羊,實施“中國式草地牧業”示範項目,成為福建省首次引進南江黃羊養殖和首個引進國外牧草品種與草地牧業專項技術的縣,受到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為清流黃羊產業做大做強打下良好基礎。如今,平坦起伏的山坡上,翠綠廣闊的草地里,我們看到羊群在爭相嬉戲、自由採食,養殖黃羊已成為清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全縣已建立南江黃羊種羊繁育基地36個,有黃羊養殖戶437戶,引進南江黃羊種羊20000餘只,種植牧草20000畝,年飼養黃羊10.2萬隻,養羊戶戶均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養羊生產的快速發展逐步向加工、銷售等流通領域延伸,全縣有屠宰銷售人員269人、羊肉館32家,年加工5萬隻黃羊肉脯乾生產企業1家,全省最大的種羊繁育基地和肉羊生產基地已初具雛形。
在清流縣發展黃羊產業的歷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對推進清流農業經濟跨越發展具有借鑑作用呢。
――規劃定位 政策護航
近年來,清流縣高度重視黃羊產業發展,將該產業列入農業“五個五”重中之重項目,並作為打造“三大基地”之一來抓,從“立足資源、項目帶動、培育特色、做強產業”入手,緊緊抓住良種化繁育、規模化養殖、產業化經營三個方面的工作,推進黃羊產業做大做強。該縣根據自然資源、經濟社會基礎、黃羊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特點,科學編制《清流縣黃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突出以增加農民收入和發展農村經濟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龍頭+基地+農戶”為產業模式,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方向,充分利用31.2萬畝竹林地、疏林地及草山草坡,發展黃羊生態養殖。規劃到2015年,全縣飼養黃羊20萬隻,年出欄12萬隻,建設肉羊加工廠2家,建成華東最大的黃羊種羊繁育及肉羊養殖基地。
縣委、縣政府把政策鼓勵、扶持、引導作為加快肉羊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出台了《加快黃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從資金、用地、用材和貸款等方面,重點鼓勵扶持肉羊規模養殖。把肉羊產業化項目列入全縣重點建設項目,按照“重點項目、重點保障”的要求,對黃羊產業重點項目實行“一事一議”辦法,重點扶持、重點保障、重點服務。在對鄉鎮全年工作考評內容中,把黃羊產業單列出來評比(總分100分中占10分)。縣財政從2008年起連續3年每年出台200萬元貼息貸款,貼息期限3年,用於扶持養羊大戶和新發展戶,既有效解決了養殖戶資金不足的問題,又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戶參與黃羊養殖的積極性。各鄉鎮也相應制定扶持辦法,如余朋鄉出台各種獎勵措施,對新建標準化羊舍和調入種羊分別給予資金上扶持。
――科技引路 服務保駕
清流縣是福建省黃羊產業“五新”集成推廣示範縣黃羊產業項目已列入福建省推動農業“五新”入戶工程,成為培育高產、優質、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典型。通過加強與中國工程學院、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和省農林大學動物科學院等有關科研院的技術對接與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積極邀請中國工程院、省市業務部門和科研院校的畜牧獸醫專家、教授及縣內專業技術人員開辦培訓班,縣畜牧獸醫水產局還與陳煥春院士簽訂《關於共同推廣清流科技興羊事業發展合作協定書》,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縣畜牧部門全力抓好科技普及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加強黃羊科技開發實用技術的推廣套用和研究創新,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積極推廣氨化稻草養羊、種草養羊等科學養殖技術,建立健全畜牧科技信息服務網路,及時有效地為養殖戶提供科技信息,走好科技興農的路子。幾年來,組織前往四川南江黃羊原種場引進優質種羊20000隻,調入“南牧1號”、“進口特高黑麥草”等優良牧草草種25000斤,推廣牧草種植20000畝,最佳化黃羊養殖結構。特別是利用農村新型農民培訓、科普惠農科技培訓、“五新”集成示範推廣和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建設契機,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擴大科技入戶示範的覆蓋面,為做優、做強清流畜牧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駐場掛包,做好技術指導,積極開展畜牧科技下鄉活動,向農民贈送黃羊養殖和疫病防控技術“口袋書”、“明白紙”等科技資料,積極為養殖戶提供系列服務,讓他們養得安心、養得放心。
為方便農戶間的養殖經驗技術交流及產前、產後服務,清流縣還成立了 “清流黃羊發展協會”、“清流黃羊配送中心”,組建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12個,投資150萬元建設縣級“羊病醫院”,開設“清流黃羊網”。清流黃羊配送中心積極為養羊戶提供產銷對接服務,架起了小生產連線大市場的橋樑。今年來,通過市場信息溝通和品牌宣傳,共配送到全省及華東地區肉羊達到23000多隻,每隻羊的利潤提高了20%以上,“清流黃羊”的品牌效應逐漸凸顯。
――“龍頭”引領 品牌拉動
著力發展龍頭企業,培育金洲牧業、清山牧業、五行公司、上上清等龍頭企業,通過龍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全縣黃羊養殖。如:金洲公司與余朋鄉30戶養殖戶簽訂養殖協定,由公司統一提供資金,統一提供種羊、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肉羊,制定市場保護價;上上清黃羊加工廠,新建3000平方米標準化現代廠房、6000平方米綜合樓和1000立方米的冷庫,生產黃羊肉脯乾、排酸保鮮羊肉、羊腸罐頭等產品,項目投產後,可年加工黃羊5萬餘只,產量100噸,產值1800萬元,計畫於2011年8月前完工 。
加大黃羊品牌創建力度,引導養殖業主積極申報市級、省級龍頭企業,建立無公害、有機、綠色養殖基地,目前已有上上清公司、清山公司正在申報市龍頭企業,註冊“青流”黃羊商標,獲得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縣裡鼓勵幹部民眾投資興辦黃羊美食館,選派15名優秀後備幹部到上海、北京等城市推銷清流黃羊產品,著力提高清流黃羊知名度,延伸黃羊產業鏈。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清流黃羊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清流黃羊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2012年9月13日起實施保護。

產地範圍

清流黃羊產地範圍為福建省清流縣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清流黃羊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清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清流黃羊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本地土種羊。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飼養地位於產品產地保護範圍內的山丘地形區,周邊分布有成片林地和以芒草、黃菜、鷓鴣草、鴨咀草、馬唐、益母草、夏枯草、青荷草等為優勢種的天然草地,以九龍溪流域的山澗溪流為水源。
2.飼養方式:以放牧和舍飼相結合方式飼養,在牧草生長季節以放牧為主;枯草季節以舍飼為主。年放牧時間不少於275天。在舍飼飼養期間,以產自當地天然植被的青乾草以及當地農作物秸稈為主,同時補飼一定量的牧草乾草和少量精飼料。飼料原料要求多樣化和本土化。
3.圈舍條件:羊舍(圈)建築形式為樓式,舍高3.5米至3.8米,舍內設羊床,羊床離地大於2米。
4.飼養期:商品羊出欄年齡為12至24月齡。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屠宰加工
1.羊源標準:來自保護區內,符合種源、年齡、體重要求的健康羊只。
2.絕食待宰:在待宰室絕食24小時。
3.浸燙褪毛:浸燙水溫63℃至67℃,浸燙時間3分鐘,手工褪毛。
4.冷卻保鮮:胴體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小時至48小時。

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羊:被毛以棕黃色為主,頭部有部份黑色、褐色,富有光澤,自頸部至尻部沿背脊有一條黑色毛帶,耳大長,下垂,胸部深廣、肋骨開張,背腰平直,結構勻稱,四肢發達,蹄質堅硬。出欄體重為25至35千克。
(2)羊肉:肌肉呈紅色有光澤,肉質細嫩、脂肪少而分布均勻,紋理清晰,膻味輕。
2.理化指標:各部肌肉蛋白質含量≥18.0g/100g,脂肪≤2.5%,膽固醇≤58 mg/kg,胺基酸含量≥160 g/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