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

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

《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作者王順貴,2010年10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作 者: 王順貴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0491743

出版時間:2010-10-01 版 次:1 頁 數:426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學 > 文學評論與研究

內容簡介

順貴的博士論文《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在擱置數年後,重經打磨增補,終於可以問世了,我由衷地替他高興。記得在選定論文題目時,我曾提醒他:別看這題目稀鬆平常,真要寫成合格的論文,率先得在觀念上跨越兩道坎兒,一是如何看待‘‘格調論”詩學,二是如何給清代格調論詩學定位。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文章立意不牢靠,整個架子便會崩塌下來。順貴認真地考慮了我的意見,在廣泛採集資料、精心梳理文脈的過程中,時時注目於其所賴以立論的基本觀念,遂使論文得以順利地寫成,並獲得答辯委員們的一致好評。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王順貴男,1966年生,四川綿陽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碩士,上海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後。現為江西上饒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和中國詩學接受史。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l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獨立主持並完成省市課題5項。現已出版專著《明清及近代詩學演進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合著《唐詩學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在《文學遺產》、《社會科學》、《南京師範大學學報》、《齊魯學刊》、《西北師範大學學報》、《中國文學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摘錄。
·查看全部>>

目錄


導言 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及意義
第一章 清代格調論的發軔
第一節 時勢劇變下的詩學反思
第二節 清前期格調論關注的焦點
一 尊“詩教”
二 主性情
三 重人格
四 揚才情
五 標聲調
六 追求目標一一擬議與變化
第二章 清?格調論的別調:王士禎一一王士禎格調論詩學體系
第一節 性情為本 人格重於詩格
第二節 辨析體制
一 詩文之辨
二 辨析不同詩歌體裁的審美特徵與體式規範
三 辨體派
第三節 宗主盛唐 兼取宋元明
第四節 擬議以成其變化
一 善於學古 學其神理
二 倡言自得 鄙薄稗販古人
三 適己之性 得真精神真面目
四 擬議以成其變化
第五節 “神韻”一一詩歌“格調”之一格
第三章 清代格調論的集大成:沈德潛一一沈德潛的詩學觀
第一節 沈德潛格調論詩學體系
一 “詩教”為本 “樂教”為用
二 詩之正變 人格先於詩格
三 擬議與變化
四 溝通神韻、性靈與折中融通的?論旨趣
五 唐宋詩格論
六 辨體制
第二節 沈德潛格調論詩學體系的缺陷
一 從明人單純追求形式的雅麗,走向注重詩教摒斥艷情的偏至
二 體系化、集成化中也呈現出難以兼善的弊病
三 理論與創作實踐並未同步,未能真正從明代格調論的字句摹擬上走出一
四 在詩歌的取徑範式上,雖較明代格調論為寬,但終究還是以唐格為主
第四章 沈德潛的同調--清盛期其他格調論者
第五章 清代格調論的嗣響
第六章 袁枚論格調
第七章 翁方綱論格調
結語
附錄 沈德潛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參考引用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