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讀本

《深圳讀本》,是由姜威主編,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深圳讀本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本劃時代的大書,深圳是其中開天闢地的序言和光彩奪目的華章。《深圳讀本》,是閱讀當代中國的一把鑰匙。

目錄

散文卷

深圳

深圳掠影

請把我埋在梧桐山

歷史將收割一切——《中國現代詩群體大觀l986—1988))前言

尋找我們的傳奇

有野心的深圳人

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關於深圳的文化突圍。

傾聽與訴說

大空間中的深圳文化

沒有方言的城市

人民要有知情權

深圳初夜

深圳城市空間的文化解讀

人生難得此回搏

人生難得此回搏

華為的冬天

在一座城市之中搬遷自己

四月,我們看海去

身份確認與文化認同

深圳的日子成就了我

遙憶深圳古籍書店

生命在高處

“你永遠不可能和這座城市分離

走過深圳的歲月

閱讀紅樹林

鵬城賦

2004,務虛者的水貝

深圳:一條大路上的海闊天空

夜空不寂寞

我要去海邊,我要闖深圳

在深圳聽南腔北調

深圳的雨

南方,我的深圳

詩歌卷

這一次我能游過去

序曲如何開始

限選必修

本世紀不治之症

新居

北京鴨

雨想說的

我在城裡耕作

無望的故事

夜泊

——題一幅照片

帶走一把紅土

鐵皮屋

台灣海峽

——遙致余光中

一百年的十字路口

等巴士的人們

蓮花二村從不下雪

詩人的深圳生活

蜻蜒飛過城市上空(外一首)

南方,北方

早晨

在很遠的地方想念深圳

零點的搬運工(外一首)

深圳,深圳

——為改革開放三十年而作

小狗的痛流進高速公路

白菜頂著雪

CBD豪宅社區遭遇蛙聲一陣

這是凌晨五點整的深圳

出租

捷運

十年不止

感恩

尋找

青銅器

上弦月

你是哪裡人

過年(外一首)

深圳,從沙埔頭到梅林一村

十七樓

外省書

述懷

那個打滿補丁的人

夏天就快過去了,我心懷歉疚

房子

父與子

愛你,跟愛情無關

——寫給深圳

消失

在深秋,共南山

泥頭車呼嘯而過的早晨

深圳,一隻奔跑的羊

南漂的兄弟

深圳的語法

歌詞卷

春天的故事

走進新時代

永遠的小平

夜空不寂寞

城市客棧

我不想說

丁香花

有沒有人告訴你

深圳情

愛在遠山

我生在一九七八

雲在青天書在手

走向復興

小說·報告文學卷

你不可改變我

老街

計程車司機

出租屋裡磨刀聲

幸福咒

親愛的深圳

蛇口風波”始末

東方風來滿眼春

——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

編後記

再版後記

前言

深圳的崛起是這個國家的一個奇蹟。30年前,一群內地移民來到偏僻、落後的南海漁村,承載著為民族未來開路的崇高責任,追尋改天換地的夢想:30年後,他們的城市成為這個國家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他們的文明成為這個國家最有影響力的文明之一。

是什麼力量造就了這個奇蹟?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這本書是深圳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一個小小縮影,從中可以看到特區誕生的艱難:神聖職責的召喚、開邊拓荒的悲壯、精神殿堂的璀璨……站在今天,眺望歷史的彼岸,往事如煙。在新鮮生活盎然生長的節拍中,我們仍然能真切感受到那些經過歲月沉澱下來的文字,正以其特有的張力,無時無刻不在激盪著我們的身心——這些見證並召喚了社會每一次巨變的文字,這些濃縮了數百萬打工青年命運的激情故事,這些在我們情感困惑、心靈無依時突然觸動了我們心扉的詩篇……它們述說了本真的時代性情,描繪了本真的社會況味,也溫暖了無數深圳人乃至全國人民的心。

精彩書摘

東坡惠州詩中曾好幾次說到荔枝,盡情地用最美的語言加以描摹、讚頌。“海山仙人降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怕是迄今最能寫出荔枝神理的詩句。他又寫下了長詩《荔枝嘆》,從荔枝想到了封建統治者為了滿足私慾加給人民民眾的無窮災難。從荔枝想到了列為貢品的名茶、奇花。終於喊出了“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病”。他讚美為人民帶來歡樂的”尤物”,又詛咒為人民帶來苦難的”尤物”,這裡表現的不是詩人的矛盾,而是現實生活中的矛盾。

鐵路兩側連綿不斷的荔枝樹,就這樣一直把我們送到了深圳。

走下深圳車站,停車場上是一片大太陽。

車站也許本來並不小,可是現在顯得很小。到處是工、車輛。一陣陣土灰是給開過的汽車捲起的,形成了一陣陣混濁的旋風。太陽光好像把空氣里的水分全吸盡了,只剩下瀰漫著的汽油味,周圍零亂地散布著木板、鐵皮臨時搭成的小房子,供應著飲料和雜貨。等車時我們在太陽底下站了並不太久,可是感覺上卻很長,四面察看也找不到一小塊可以躲進去的陰涼。

好像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這種場面。我喜歡這一切,喧鬧、繁忙、雜沓、灰土、汽油味,這一切充滿了生機的人間味。

我想,這也許就是小時候從電影裡看到的那種美國西部小城鎮的場景。

這是一種奇異的聯想,那些描寫美國中西部早期開發故事的電影,照例有牛仔、警長、強盜、美人種種角色出現,演出著幾乎是千篇一律鬥毆、槍殺的愛情故事,很有點近似我們的武俠小說。過去了許多年,故事早都忘了,只剩下一些零碎片段背景的印象。還有,就是那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