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學院學報

淮海工學院學報

《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ISSN 1672-6685, CN 32-1723/TB)是由淮海工學院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自然科學(包括技術科學)綜合類學術性刊物,創刊於1985年,為中文季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是《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電子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源刊,是《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是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劍橋結構資料庫》(CSD)、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期刊源刊。

基本信息

自然科學版

學報簡介

刊名: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辦: 淮海工學院

周期: 半月

出版地:江蘇省連雲港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2095-333X

CN: 32-1497/G4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曾用刊名: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淮海工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2003

本刊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淮海工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包括技術科學)綜合性學術性刊物,創刊於1985年,中文季刊,大16開,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淮海工學院廣大教師以及省內外、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較高水平的學術科研成果,內容包括基礎科學、機械工程、計算機與電子工程、化學工程、食品工程、土木工程、空間信息科學及海洋生物技術工程以及其它相關學科,以套用技術研究開發為目標,突出創造性、學術性,求新、求實、求精,著力塑造期刊品牌特色。本刊編輯委員會由省內外的知名專家、教授和淮海工學院10多個系、部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組成,負責確定學報的辦刊宗旨及審定論文成果的學術質量。編委會主任委員由淮海工學院黨委書記劉健同志擔任,並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南京理工大學校長李鴻志教授擔任名譽主任委員。

主要刊登淮海工學院教師及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較高水平的學術科研成果,內容涉及數理科學、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化學工程、海洋科學與技術(食品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以及經濟管理等相關學科,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師生員工及有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科研、科技工作者。本刊編委會由省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和淮海工學院十幾個院、處的教授、副教授組成,負責確定學報的辦刊宗旨及審定論文的學術質量。編委會主任委員由淮海工學院副院長姚東瑞研究員擔任,並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原校長李鴻志教授擔任名譽主任委員。

《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由美國國際 CODEN中心分配了國際刊名代碼(CODEN HGXZA5),通過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在國外發行,國外代號:4764Q,已與國內1000多所高等院校進行交流。自公開發行以來,就始終把追求良好的社會效應放在首位,堅持走以發展內涵為主的路子,注重保持期刊的質量品位,在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強化科學、規範管理的基礎上,緊緊依靠院外特聘編委、知名教授和院內編委會的有關專家、學者、學術帶頭人為支撐,大膽改革,積極探索,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辦刊水平、編輯、印刷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本刊現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蘇省一級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獲“第六屆江蘇省期刊質量評估編校質量獎”及“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本刊是《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電子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源刊,是《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是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劍橋結構資料庫》(CSD)、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期刊源刊。本刊得到了省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科技期刊管理部門的肯定和讚揚,引起了國際權威情報刊物和國內學術期刊界的熱切關注。

主要欄目

基礎科學

機械工程

計算機與電子工程

化學工程

食品工科

土木工程

空間信息科學

獲獎情況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江蘇省一級期刊

投稿須知

1、來稿均要求有中英文的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字(3-8個)。

2、作者簡介包括:性別、學歷、學位、職稱、職務及主要著作(論文)等。另外,請註明通信地址、聯繫電話、電子信箱。

3、各類參考文獻,均要求統一按標準的編寫格式排列於文末,具體情況如下:

(1)中文專著、文集、學位論文、報告的編寫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標識類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標識: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 報告R.標準S.專刊P.其他文獻Z)

(2)中文期刊文章的編寫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刊名,年(期號).

(3)中文報紙文章的編寫格式:[序導]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版次).

(4)外文譯著、譯文的編寫格式:與中文文獻的格式相比,譯著、譯文的編寫格式中多了[原作者國別]和中文譯者,具體如下:[序號][原作者國別]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標識類型].中文譯者. 中文本的出版社所在地名:中文出版社或中文報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號或出版年月日(版次)。

(5)文集中的析出文獻的編寫格式: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名[A]論文集.主要責任者.主要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電子文獻的編寫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年月日/引用的日期(任選其一)(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電腦程式CP電子公告服EB;電子載體類型及代碼為:磁帶MF、磁碟DK、光碟CD、在線上網路O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