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灘

淤灘

【主要性狀】 A11層:0一25cm,灰黃色(濕,2.5Y7/2),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臘,根系少,量,有中度石灰反應,PH8.7。 C1層:25一65cm,亮黃棕色(濕,10YR7/6),壤質粘土,塊狀結構,較緊,根系少,有中度石灰反應,PH8.1。

【解釋】

yū tān
淤灘
【解釋】:淤泥形成的灘地
【出處】:元·王禎 《農書》卷十一:“凡潢污洄互,壅積泥滓,水退皆成淤灘。”
【示例】:清·黃六鴻 《福惠全書·清丈·總論》:“臨山瀕水,漲盪淤灘,不無開墾耕種,隱漏稅糧。”

【淤灘土】

【歸屬與分布】 淤灘土,屬沖積土亞類新灘土土屬。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 巴彥淖爾盟五原縣、包頭市郊區的河漫灘及距河床較遠的低階地。面積5.3萬畝,其中耕地2.1萬畝。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近代河流沖積物,剖面無發育特徵,沉積層理明顯,為A-C型。質地通體為壤質粘土,中度石灰反應,PH7.8-8.5,微鹼性。A層厚20-30cm, 灰黃色,小塊狀結構。據23個農化樣分析結果統計:有機質含量0.73%,全氮0.056%,速效磷5pPm,速效鉀165PPm。
【典型剖面】 采自包頭市郊區哈林格爾鄉西圖淖西南800m,沖積平原中靠近河流的平坦處。海拔1090m。母質為河流沖積物。地下水位2.8m。年均溫6.5℃,年降水量320mm,>=10℃積溫3000℃,無霜期135天。種植玉米小麥。 A11層:0一25cm,灰黃色(濕,2.5Y7/2),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臘,根系少,量,有中度石灰反應,PH8.7。 C1層:25一65cm,亮黃棕色(濕,10YR7/6),壤質粘土,塊狀結構,較緊,根系少,有中度石灰反應,PH8.1。 C2層:65一115cm,灰黃色(濕,2.5Y7/2),用質粘土,塊狀結構,較緊,底層出,現少量銹紋銹斑,石灰反應較弱,pH8.1。 4.生產性能綜述 該土種有較好的灌溉條件,質地偏粘,耕性及通透性差,前期土溫低,不發小苗,保水保肥力強,有後勁,近一半闢為農用地,一年一熟,主要種植玉米、,麥類等作物,畝產250kg左右,改良利用方向是以農為主,農、牧、林結合。措施有1巋施農家肥,推廣配方施肥:積極種植綠肥及豆和牧草,加深耕翻深度,早曬垡,加速土壤熟化,鋪砂改良土壤質地。

【淤灘與刷槽】

在洪水過程中淤灘與刷槽雖然同時發生,但它們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在多沙河流上洪水漫灘必然會造成灘地淤積,並在灘唇形成自然堤,阻斷灘槽水流交換;主槽的沖刷發生在漲水期,在落水期不管含沙量大小,河床均處於淤積狀態。漫灘後的清水在灘地上流動緩慢,遠遠小於主槽水流的運動速度,因此漫灘水往往在落水期才能匯入主槽,且只能起到減少主槽淤積的作用,無法改變由於洪水的非恆定性形成的落水期河床必然淤積的狀態。實測資料表明,含沙量100~200 kg/m3的不漫灘洪水在漲水期仍可造成主槽的強烈沖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