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淒

淒淒(拼音:qī qī,注音:ㄑㄧ ㄑㄧ),詞語,形容寒涼或形容悲傷淒涼。《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昔 仲尼 資大聖之才……淒淒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詩·鄭風·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楚辭·九章·悲迴風》:“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楚辭·淮南小山》:“白鹿麏麚兮,或騰或倚,狀皃崯崯兮峨峨,淒淒兮漇漇。”《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風亭弊陋,惟存荒草綠淒淒;月樹崩摧,四面野花紅拂拂。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2) [sad]∶形容悲傷淒涼

淒淒不似向前聲。——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詳細解釋·一

悲傷貌;淒涼貌。

《關尹子·三極》:“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淒悽然。” 南朝 宋 謝靈運 《道路憶山中》詩:“淒淒《明月》吹,惻惻《廣陵散》。” 唐 歐陽詹 《懷忠賦》:“思淒淒而填臆,淚淫淫以盈目。”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 休文 腰瘦,問飛鴻何方逗留?料空林秋葉淒淒,恨池塘青草悠悠。” 清 顧炎武 《歲暮》詩:“良友日零落,淒淒獨無伴。”

飢病貌。

《後漢書·申屠嘉傳贊》:“淒淒碩人,陵阿窮退。” 李賢 註:“淒淒,飢病貌也。”

不遑寧處貌。《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昔 仲尼 資大聖之才……淒淒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

詳細解釋·二

雲興起貌。

《漢書·食貨志上》:“其《詩》曰:‘有渰淒淒,興雲祁祁。’” 顏師古 註:“淒淒,雲起貌也。” 宋 蘇軾 《試筆》詩:“入我病風手,玄雲渰淒淒。”

寒涼貌。

《詩·鄭風·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全句解釋為:形容天氣很不好,在一個風雨漂搖的日子 。晉 潘岳 《寡婦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淒淒以凜凜。” 唐 韓偓 《寄遠》詩:“孤燈亭亭公署寒,微霜淒淒客衣單。” 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宿灤河》詞:“玉繩斜轉疑清曉,淒淒白月 漁陽 道。”亦指涼風。《詩·小雅·四月》:“秋日淒淒,百卉具腓。” 毛 傳:“淒淒,涼風也。”

悲傷貌。

南朝 梁 范縝 《擬<招隱士>》:“歲晏兮憂未開,草蟲鳴兮淒淒。” 唐 長孫佐輔 《關山月》詩:“淒淒還切切,戍客多離別。” 清 吳甡 《湘妃竹》詩:“遺恨滿江湄,淒淒憶別離。”

水下滴貌;水流貌。

《楚辭·九章·悲迴風》:“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 王逸 註:“淒淒,流貌。” 唐 拾得 《詩》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淒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廷讞》:“說起痛傷悲,這一派忠寃誰洗,恨天閽釜隔淚淒淒。”

沾濕貌。

《楚辭·淮南小山》:“白鹿麏麚兮,或騰或倚,狀皃崯崯兮峨峨,淒淒兮漇漇。” 王逸 註:“淒淒,衣毛若濡也。” 唐 劉復 《春雨》詩:“如煙飛漠漠,似露溼淒淒。”

草木盛貌。

唐 羅隱 《謁文宣王廟》詩:“晚來乘興謁先師,松柏淒淒人不知。” 宋 王安石 《送吳叔開南征》詩:“春草淒淒綠,江楓湛湛清。”

象聲詞。

《呂氏春秋·古樂》:“其音若熙熙淒淒鏘鏘, 帝顓頊 好其音,乃令 飛龍 作效八風之音。”

詳細解釋·三

寒涼。

晉 陶潛 《己酉歲九月九日》詩:“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 唐 杜甫 《暮歸》詩:“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淒淒。” 宋 曾鞏 《九月九日》詩:“淒淒風露滋,靡靡塵靄屏。” 清 姚燮 《賣菜婦》詩:“娘胸貼兒當兒衣,娘背風淒淒。但願兒暖兒弗哭,兒哭剜娘肉。”

悲傷,悽慘。

古樂府《皚如山上雪》:“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宋 王安石 《勿去草》詩:“觸目淒淒無故人,惟有芳草隨車輪。”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夜已深,樓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異鄉的蟲聲在淒淒的叫著。”

萋萋。茂盛貌。

唐 無名氏 《甘棠靈會錄》:“春草淒淒春水綠,野棠開盡飄香玉。”《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風亭弊陋,惟存荒草綠淒淒;月樹崩摧,四面野花紅拂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