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氣象局

196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地面氣象觀測。 歷史沿革196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工作,名稱為淇縣氣象服務站。 1998年,新建2層業務樓一幢,新增面積613.5平方米。

始建情況

淇縣氣象服務站始建於1964年5月,位於淇縣城北關三海村,北緯35°37′、東經114°11′,海拔高度72.3米。196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地面氣象觀測。

歷史沿革

196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工作,名稱為淇縣氣象服務站。根據國家總參氣象局檔案更名為淇縣氣象站,屬一般氣象觀測站。按國家氣象局部署更名為淇縣氣象局,正科級事業單位。2008年更改台站屬性後屬國家二級氣象觀測站。

管理體制

1965年1月1日建站後隸屬安陽專署氣象服務台。1971年1月1日更名後隸屬安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氣象台、氣象局。1980年體制改革中實行氣象部門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以氣象部門管理為主,地方隸屬淇縣農業局管理。1985年隸屬豫北氣象管理處。1987年後地方隸屬關係由淇縣縣政府直接領導,淇縣農業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1989年隸屬關係更改為鶴壁市氣象局。

人員狀況

建站時在職職工3人。1980年在職職工5人。2008年底在職職工10人(其中正式職工8人,聘用人員2人)。在職職工中:男6人,女4人;全為漢族;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3人,中專以下3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4人;年齡大於50歲的2人,40—49歲2人,30—39歲3人,25—29歲3人。黨員3人。

台站建設

建站初期,只有8間磚木結構瓦房,面積164平方米。1981年,新建磚混結構平房7間,新增面積162平方米。1991年,在辦公區院內建成一座10米高水塔。1995年6月,安裝110KV變壓器一台。1998年,新建2層業務樓一幢,新增面積613.5平方米。2005年,8套職工住宅樓全部竣工。
2001年,對辦公院區進行了水泥硬化,在辦公樓前規劃四塊綠化區並種植草坪240平方米,同時拆除圍牆換為透綠欄桿,在東西兩側沿牆種植花草樹木。2003年,對辦公樓室內進行整體裝修,新裝業務平面82平方米。2007年,對觀測場周圍進行整體綠化,並通過縣長辦公會協調觀測場南370多平方米空地納入統一規劃,先後種植草坪3000平方米,在觀測場南、西兩面設定歐藝欄桿18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