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田園即事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該詩是作者隱居淇上時所作。 屏居:隱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淇上田園即事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維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題 解

該詩是作者隱居淇上時所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描繪了淇上小村傍晚時的優美恬靜的田園風光。

注 釋

屏居:隱居。
曠:空而寬闊。
日隱:每日隱居(在……)。叢刊本註:“一作白日。”獵,叢刊本作“田”。
桑柘:桑木與柘木。柘,zhè,柘樹,樹皮灰褐色,有長刺,葉子可餵蠶,木材中心為黃色,質堅而緻密,是貴重木料。常與桑並稱為“桑柘”。
河明:淇河(從……流過)。
閭井:村落。
靜者: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此作者自指。
荊扉:柴門。
乘晝:趁著天尚未黑。

詩人簡介

王維(700-761),字摩詰,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人,唐朝詩人,外號“詩佛”。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開元九年進士。四年後棄官離開濟州隱居淇上二年。張九齡為宰相時,提拔他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為叛軍所俘,授以偽職。長安、洛陽收復後,被降職太子中允,後升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張九齡罷相後,他逐漸轉向消沉,篤信佛教,長期亦官亦隱,寫了大量山水田園詩,表現出逃避現實的消極傾向。但也有一部分出色地描繪了祖國河山美的山水詩,被蘇軾贊為“詩中有畫”,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的代表作家。王維除作詩外,又精通繪畫、音樂、書法。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