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蛤蟆嗡

蛤蟆嗡是流行於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江兩岸的稀有曲種。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琴頭有蛙狀雕飾物,拉起來嗡嗡作響,人們便把這種樂器稱做“蛤蟆嗡”,同時也是這一曲種的稱謂。蛤蟆嗡又有別稱“二棚子”、“故事戲”、“花鼓子”、“調子戲”等。音樂唱腔屬板式變化體,它是在民歌、小調、曲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還保存有濃重的原始特色。 蛤蟆嗡既在舞台演出,又在地攤演唱,它既演又表,載歌載舞,有時還踩著高蹺演唱,因而又叫故事戲。它往往同鑼鼓曲同場演唱。蛤蟆嗡的伴奏樂器為蛤蟆嗡。

唱腔

蛤蟆嗡的唱腔與伴奏系復調進行,伴奏在上棚,唱腔在一棚,伴奏部分的旋律也很完整。 其唱腔曲體結構屬板式變化體。據藝人講其唱腔有九腔十八調,現僅存平腔、漢腔、哭腔、大板、把把兒、陰腔、二流、三流、句半、漢川10種板式和曲牌,加上游場平板、浪板共12個調門。?

平腔屬慢板唱法,漢腔、哭腔適於敘述,大板有幫腔作用,唱起來比較熱烈,陰腔悲傷、淒涼,把把兒平穩、舒暢。句半屬快板,歡快、詼諧。漢川曲調口語化,近於訴說。二流、三流節奏快,適於表現緊張的情景。

表演形式?

其演出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無論是第三人稱的敘述曲詞,或是第一人稱的代言體曲詞,都注意表演,並加進身段及舞蹈,又唱又演,十分活潑,所以又叫地蹦子。後來,逐漸發展為小戲曲。地蹦子與後來走上舞台的小戲曲通稱為蛤蟆嗡。不過一屬戲曲,一屬曲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蛤蟆嗡的主要演出形式為曲藝(即地蹦子)。藝人演唱以大本嗓為主,兼用二本腔,有的調門,尾音有“咦”音。?

演奏樂器

琴桿二市尺余,琴頭有形似蛤蟆的木雕裝飾。兩根老弦從口中吐出,其琴筒似二胡、蒙皮,發嗡嗡之聲。蛤蟆嗡常與鑼鼓曲詞同台演唱,因鑼鼓曲用鑼鼓伴奏,而蛤蟆嗡用弓弦樂器伴奏,所以又稱“琴戲”,但間奏亦用鑼鼓伴奏。蛤蟆嗡依靠雙膜共振來發音,發出的聲音是複合音,二胡等樂器是依靠一個膜的振盪來引起共鳴的,這是蛤蟆嗡最大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