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薄

涼薄

涼是內里,薄是面相,涼薄,由內而外,處處無情。

釋義

詞目:涼薄
拼音:liáng bó

基本解釋

1.微薄,淺薄。 前蜀 杜光庭 《蜀王本命醮葛仙化詞》:“綰六鎮之封疆,德慙涼薄;控諸化之靈勝,誠切欣榮。”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內省涼薄,尚無細故之嫌,仰揆高朋,夫何舊惡之念。” 王國維 《人間詞話刪稿》四三:“其人之涼薄無行,躍然紙墨間。” 朱自清 《你我》:“‘敝人’是涼薄之人,自己罵得未免太苦了些。”
2.指淡薄。 清 沉起 《謁泰伯詞》詩:“人情日涼薄,至德竟荒丘。”
3.不富足。《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六人裡頭,只有 劉 蔣 二人家事涼薄些兒,那四位卻也一個個殷足。”
4.涼是內里,薄是面相,涼薄,即由內而外,處處無情
5.刻薄,形容人心涼意切。

出處

解連環

暮檐涼薄。疑清風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閒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抱素影、明月空閒,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 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作者簡介

吳文英
(約1200-約1260)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他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於蘇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無錫,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詞風密麗。在南宋詞壇,屬於作品數量較多的詞人,其《夢窗詞》有三百四十餘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