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興鎮

涌興鎮

涌興鎮位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北端,南與渠縣平安鄉相連,西為渠縣貴福鎮,水口鄉交界,東與渠縣三匯鎮,豐樂鎮接壤,北與渠縣安北鄉,報恩鄉相鄰,距達州市61千米,距渠縣縣城50千米。幅員面積50.6平方千米,所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102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境內平壩、淺丘、深丘比例約為2:90:8,涌興河、任家河及其支流日均流量5000立方以上,年流量逾180萬立方。人口1.12戶4.7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1萬人,非農業人口53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146元。縣委、縣政府授予年度績效考核三等獎。

基本信息

歷史

明置太平里,乾隆五年(1740年)改稱太平場,同治四年更名永興,光緒末改作涌興,民國24年(1935年)定為特級鎮,民國29年(1940年)定國甲級鎮,1951年改鎮為鄉,1958年改鄉為公社,1983年恢復鄉名,1987年撤鄉建立涌興鎮。

產業結構

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43:20;37,年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5100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00公頃,糧食總產1.95萬噸。建有涌郊村、群益村、三元村67公頃糧食豐產示範帶。形成有涌郊—玉灘—三元100公頃蔬菜生產基地,主要流入涌興鎮、貴福鎮農貿市場。建成楓木、洪坪20公頃山藥生產基地。天瑞有限公司在涌郊、群益集中流轉租賃土地30公頃,發展特色蔬菜。規模養豬場有興旺養殖場、涌南村譙勝養殖場等,規模養雞場有及楓木村楊小雲養雞場、涌郊村寇彪養雞場等。

土地整理

總投資2015萬元的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覆蓋涌南村、勤儉村、玉灘村、白坡村,於2010年5月完成竣工驗收。項目建設規模934公頃,完成坡改梯194公頃,荒草地開發2.3公頃,水田整治194公頃,新建灌溉渠9099米,整治灌排渠4199米,整治山坪塘30口,新建蓄水池15口,糞池12口,新建石河堰1座,屯水田防滲729米;新建田間道路15686米,新建生產路10090米,新建入戶路2700米,新建田間道橋1座,整治泥結碎石路596米。

交通建設

境內有望(溪)石(梯)路過境縣道8公里,平(安)涌(興)路7公里、三(匯)涌(興)公路15公里、涌(興)安(北)公路4公里。通鄉公路三條。修建鄉鎮村社公路44條,總里程128公里。涌興汽車站始發有涌興至達州、涌興至渠縣、涌興至三匯、涌興至石梯、涌興至貴福、涌興至土溪等客運車輛,除始發車外,還有平昌至成都、渠縣至巴中(通江、平昌)、老林至達州、岩峰至達州、水口至達州、黎樂(豐樂)至達州等客運車輛過境。實施完成涌北村1.5KM、玉灘村3.8KM、涌南村0.4KM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涌興村“7·18”洪災水毀公路修復路段1.2公里。

涌興鎮已規劃完成營山至達州的過境高速公路(達營高速),成為此條高速,渠縣境內唯一的進出口通道,匝道口規劃設計在盧家溝附近。開工時間預定在2014年春節後,預計2017年建成通車。

場鎮建設

場鎮面積1.9平方公里,街道12條,全長2.6千米。住戶3900戶12600人。新建及舊房改造總面積逾10000平方米,遷入新居住戶96戶410人。農貿市場完成改建。原建農貿市場的73個固定攤位及房屋全部拆除,重新規劃,在市場底層修建全框架的門市和固定攤位73間,新建公共廁所一間,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整個場地4100平方米,市場地面場地全部混凝土硬化,電力線路、排水管網、排污管網均配套整治。

飲水安全

涌興自來水廠始建於1993年。由於設計供水能力有限,兼之設備年久老化,導致供水能力嚴重不足和正常運行困難。加之取水水源水質較差,嚴重危害場鎮居民的生命健康。場鎮飲水安全工程被列入鎮政府的重大民生項目之一。縣委、縣政府及縣級相關部門將其納入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涌興籍在外領導胡永柱、賈松清等積極奔赴呼籲,愛心人士余發志捐款500萬元。場鎮飲水安全工程於2010年5月通過省立項批覆,同年8月通過招標,11月底正式啟動。

惠民行動

退耕還林、糧食直補、家電下鄉、生豬保險、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項涉農惠民資金全面完成發放工作。農村低保778戶1663人,城鎮低保164戶221人。發放各種優撫補助,救災救濟、低保金總計180餘萬元。新農合參合率96%。“掛、包、幫”活動高效縣安監局、環保局在興武村、石龍村開展“掛、包、幫”活動,對24戶農戶開展了結對幫扶。

社會事業

鎮設綜合幼稚園4所(含一所私立幼稚園),村小12所,中心校3所,高完中1所,有在校學生9980人,教師303人,師資力量較強。升入重高29人。中心衛生院一所,床位32張。科室設施齊全,村級衛生站18所。新農合參合人數3.9人,參合率96%。有中心敬老院一所,現入住院員45人,管理人員3人。全鎮有優撫對象402人,其中:復員軍人55人,參戰人員23人,失散紅軍1人,“三屬”人員11人,傷殘人員31人,襄渝傷殘人員3人,退伍人員278人。農村低保778戶1663人,城鎮低保164戶221人。年內完成義務教育對象調查,“兩免一補”政策深入落實。無償獻血57人次。

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於7月底啟動。劃分普查區19個,普查小區114個。普查指導員25人,普查員114人。於2010年9月至10月開展人口普查摸底工作,2010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開展普查入戶登記、複查和質量驗收工作,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開展數據處理工作。

抗洪救災

2010年7月17—7月19日,特大暴雨。鎮委、鎮政府果斷決策、科學指揮,避災、救災及災後恢復生產工作有條不紊。全鎮無人員傷亡。與此同時,全力協助相鄰的三匯、報恩鄉、土溪鎮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組建自願者隊伍幫助開展道路清瘀、農舍消毒、人員及財產轉移、救災物資轉運等工作。共捐助鄰近鄉鎮抗洪搶險物資折幣2.6萬餘元,投入人力1200餘人次。

道路安全

2010年9月2日開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動。鎮政府統一組織,鎮安辦、綜治辦、城管隊、派出所、運管所、地稅所、工商所等部門人員及運政、交警會同參。加強農村車輛源頭安全監管,整治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共開展集中宣傳6次,臨檢客車238輛/次,糾正各類交通違章60餘起,處罰教育28人。

敬老院現入住院員45人,管理人員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