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氣候

12.4 12.4 12

第一節 日照 輻射

一、 日照
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7.5小時,日照率59%,年日照數最多為2956.2小時,最少為1998.5小時,四季中,春季日照時數最多,為722.2小時,占全年的28%;冬季最少為577.7小時,占全年的22%。
涉縣日照時數和日照百分率
表2-2-1
項目 季 月 時數(小時) 百 分 率
平 均 最 多 最 少
冬 12 197.0 238.1 128.6 60 63
1 198.5 244.3 166.0 64
2 182.2 226.8 114.3 60
春 3 215.0 272.2 160.4 58 60
4 226.8 311.6 138.1 58
5 280.4 334.0 204.0 64
夏 6 266.8 306.4 204.7 61 54
7 226.6 264.2 151.7 51
8 210.5 283.5 140.8 51
秋 9 201.3 282.4 119.4 54 59
10 213.8 264.3 112.2 62
11 188.5 227.2 120.8 62
一年 2607.5 2956.2 1998.5 59
生長季≥0℃間 2140.4 2510.5 1532.0 -
喜溫作物生長季≥10℃間 1558.9 1806.2 1101.1 -
二、輻射
境內太陽輻射年平均總量為119.251千卡每平方厘米,屬高輻射區,光能資源豐富。年輻射量最多為128.218千卡每平方厘米,最少為101.817千卡每平方厘米。一年內太陽輻射量5月份最多,6月份次之,12月份最少。

第二節 溫度

一、 氣溫
全縣年平均氣溫為10.7℃至14.2℃。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0.5℃至4.6℃;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3.8℃至26.9℃。平均年較差27.4℃至29.6℃。極端最高氣溫40.4℃,出現在1978年6月30日,極端最低氣溫-18.3℃,出現在1966年2月22日
涉縣月總副射和生理輻射
表2-2-2 單位:千卡/平方厘米
項目 季月 總 輻 射 生 理 輻 射
平 均 最 多 最 少 平 均 最 多 最 少
一 6.290 7.128 5.460 3.082 3.493 2.675
二 7.174 8.464 6.128 3.512 4.417 3.003
三 9.931 11.566 8.476 4.866 5.667 4.153
四 11.744 14.388 7.493 5.755 7.026 3.672
五 14.526 16.330 11.373 7.118 8.022 5.573
六 13.723 14.866 12.955 6.724 7.284 5.976
七 12.793 13.974 10.944 6.269 6.847 5.363
八 11.671 13.405 10.032 5.719 6.568 4.916
九 10.090 12.576 7.515 4.944 6.162 3.682
十 8.910 10.083 6.138 4.366 4.941 3.008
十一 6.507 7.343 5.017 3.188 3.598 2.458
十二 5.583 6.552 6.649 2.868 3.210 2.278
年 119.251 128.218 101.817 58.415 62.827 49.890
≥10℃ 79.281 - - 50.509 - -
≤10℃ 103.079 - - 38.848 - -
冬夏氣溫變化小,春秋氣溫變化大。春季變化最大的是3月和4月,秋季降溫最迅速的為10月和11月,平均每日降0.2℃。日溫差在地理分布上表現為北部大於南部,低洼地大於坡梁地,沙質地大於粘質地。西達為全縣氣溫年平均較差最大的地區,年平均日較差達13.6℃。
全縣氣溫分布趨勢,由西北向東南遞增。年平均溫度,南部的合漳較北部偏城高3.5 ℃。全境可分為3個暖區;木井、馬布、龍虎地區,邯長公路兩側地區,漳河河谷地帶;3個冷區:花尖山,符山及以北地區,韓王山到張家莊、王金莊以東地區,清漳河西側的西南深山區。
涉縣各地平均氣溫及年較差
地名℃ 氣象站 青塔 偏城 木井 西戌 石門 索堡 坪上(雲頭) 西達(台華) 合漳(黃龍口) 王金莊
月份
一 -2.5 -3.3 -4.6 -4.2 -3.5 -2.7 -2.8 -1.7 -2.9 -0.5 -4.3
二 0.0 -1.2 -1.8 -1.4 -0.6 0.6 0.6 0.8 0.2 1.2 -1.7
三 6.8 5.3 4.9 6.0 6.0 6.8 7.2 7.2 7.0 6.9 6.1
四 14.0 12.1 12.2 13.4 12.8 13.6 13.9 14.3 13.8 15.4 12.8
五 20.2 19.5 19.1 20.7 20.6 20.0 19.8 21.2 21.3 22.4 19.0
六 24.5 23.9 23.3 24.9 24.9 24.1 24.6 24.9 25.7 25.9 24.3
七 25.4 24.3 23.8 25.4 25.1 25.3 25.5 25.7 26.4 26.9 24.7
八 23.9 22.3 22.2 23.4 23.1 23.5 23.8 24.1 24.2 25.7 22.7
九 18.7 17.4 17.1 18.6 18.5 18.5 18.2 19.3 19.2 21.2 17.5
十 13.1 12.8 11.4 12.9 13.0 13.1 12.8 14.1 13.5 16.0 12.4
十一 5.8 5.4 3.9 4.9 5.5 5.8 5.9 6.7 6.0 8.1 5.1
十二 -0.5 -0.9 -2.6 -1.8 -1.1 -0.6 -0.5 0.4 -0.5 0.8 -1.7
一年 12.5 11.5 10.7 11.9 12.0 12.3 12.4 13.2 12.8 14.2 11.3
年較差 27.9 27.6 28.4 29.6 28.6 28.0 28.3 27.4 29.3 27.4 29.0
二、 積溫
大部分地區≥0℃積溫均在4500℃以上,偏城最少為4200℃,合漳最多達5200℃以上。積溫年際變化較大,年≥0℃積溫最多為4964.4℃,相差615℃。
日平均溫度≥0℃、3℃、5℃、15℃、20℃的初日、終日及持續日數和積溫,與年平均溫度分布基本一致。大致是初日從南向北推遲,終日從北向南提前,持續日數和積溫從南向北逐漸減少,在同一地區則隨海拔增高而減少。初日北部和東部在2月下旬,中部在2月中旬,南部在2月上旬末。終日北部在11月底至12月初,中部在12月上旬,南部則在12月中旬。持續日數,北部在280天左右,中部在290天左右,南部在300天左右,平均積溫南北相差最多為988.1℃。
涉縣部分地區各界限溫席度初日、終日、特續日數及期間積溫
表2-2-4 單位:天、℃
地 名項 目 氣象站 青塔 偏城 木井 西戌 石門 索堡 固新 西達 合漳 王金莊
溫 度
≥0℃ 初日(日/月) 21/2 26/2 26/2 27/2 24/2 16/2 18/2 16/2 19/2 8/2 23/2
終日(日/月) 6/12 5/12 24/11 29/11 4/12 5/12 6/12 12/12 7/12 19/12 29/11
持續日數 289 283 272 276 284 293 292 300 292 315 280
積溫 平均 4707.8 4407.7 4244.7 4621.2 4609.4 4662.7 4694.0 4891.3 4861.4 5232.8 4454.9
保證率80% 4612.7 4293.0 4134.2 4500.9 4489.4 4541.3 4571.8 4763.9 4734.8 5096.5 4338.9
≥3℃ 初日(日/月) 6/3 10/3 11/3 9/3 7/3 4/3 3/3 2/3 3/3 5/3 9/3
終日(日/月) 22/11 18/11 13/11 16/11 18/11 18/11 21/11 25/11 22/11 26/11 16/11
持續日數 262 254 248 253 257 260 264 269 265 267 253
積溫 平均 4630.7 4325.9 4165.9 4549.0 4535.1 4577.4 4614.2 4807.5 4784.9 5135.9 4376.5
保證率80% 4557.5 4220.5 4064.4 4438.2 4424.6 4465.9 4501.8 4690.4 4668.3 5010.8 4269.9
≥5℃ 初日(日/月) 14/3 20/3 21/3 17/3 16/3 14/3 12/3 12/3 12/3 14/3 17/3
終日(日/月) 17/11 14/11 11/11 13/11 16/11 15/11 17/11 20/11 18/11 24/11 13/11
持續日數 249 240 236 242 246 247 251 254 252 256 242
積溫 平均 4566.8 4296.3 4162.3 4528.6 4522.5 4556.8 4589.0 4779.7 4771.4 5125.4 4349.2
保證率80% 4469.7 4173.6 4043.4 4399.3 4399.3 4426.7 4457.9 4643.2 4635.1 4979.0 4225.0
≥10℃ 初日(日/月) 8/4 19/4 17/4 14/4 15/4 10/4 10/4 104 13/4 9/4 15/4
終日(日/月) 26/10 25/10 19/10 24/10 26/10 28/10 26/10 30/10 28/11 5/11 25/10
持續日數 203 191 186 194 195 202 200 204 199 211 194
積溫 平均 4153.5 3816.0 3683.3 4057.8 4027.5 4100.0 4095.1 4289.1 4252.8 4674.2 3876.6
保證率80% 4038.1 3675.0 3547.2 3907.8 3878.6 3948.5 3943.7 4130.6 4095.6 4501.4 3733.3
≥15℃ 初日(日/月) 30/4 8/5 8/5 2/5 5/5 3/5 2/5 29/4 2/5 25/4 9/5
終日(日/月) 1/10 27/9 23/9 2/10 2/10 1/10 29/9 8/10 5/10 18/10 27/9
持續日數 155 143 139 154 151 152 151 163 157 177 142
積溫 平均 3497.0 3142.8 3011.8 3491.1 3416.1 3408.2 2408.6 3709.3 3657.7 4184.1 3151.3
保證率80% 3327.3 3005.5 2880.2 3338.6 3266.9 3259.3 3259.7 3547.3 3497.9 4001.3 3013.7
≥20℃ 初日(日/月) 23/5 26/5 27/5 20/5 20/5 24/5 24/5 17/5 18/5 9/5 27/5
終日(日/月) 4/9 27/8 26/8 2/9 2/9 2/9 3/9 6/9 6/9 17/9 31/8
持續日數 105 94 92 106 106 102 103 113 112 132 97
積溫 平均 2554.3 2217.6 2135.0 2577.7 2558.4 2458.1 2512.8 2531.7 2796.3 3320.1 2313.9
保證率80% 2289.1 2003.4 1928.8 2328.7 2311.3 2220.6 2270.1 2287.1 2506.2 2999.4 2090.4
三、 地溫
地面溫度年平均15.3℃,1月份為-2.3℃,6月最高為30.9℃。年較差33.2℃。極端最高地溫71.0℃,出現在1961年6月12日,極端最低地溫-24.6℃,出現在1961年1月11日。各深度地溫的變化大致與地面溫度變化一致,5、10、20厘米深度的地溫是:5月至8月隨深度增加溫度下降,9月至1月隨深度增加溫度升高,2月至4月各深度地溫相差不大。
涉縣(氣象站)0--20厘米地溫
表2-2-5 單位:℃
月 項目 地面平均 極端最高 極端最低 5厘米 10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1 -2.3 26.7 -24.6 -1.4 -1.1 -0.6 -0.3
2 1.7 41.1 -21.5 1.4 1.0 1.6 1.7
3 9.6 55.0 -19.1 8.2 8.1 8.2 7.8
4 17.9 61.4 -10.6 15.5 14.3 14.7 14.4
5 26.4 67.2 -2.2 25.5 21.7 21.3 21.0
6 30.9 71.0 4.5 27.0 26.1 25.6 25.1
7 29.5 69.2 13.1 27.4 26.9 26.5 26.3
8 28.0 68.2 9.0 26.2 26.0 25.8 25.8
9 22.1 59.9 -0.3 20.7 20.8 20.9 21.1
10 15.0 50.1 -8.1 14.2 14.6 15.1 15.4
11 6.0 41.6 -15.1 6.3 7.0 7.7 8.3
12 -0.7 28.7 -22.3 0.1 0.7 1.4 2.6
年 15.3 71.0 -24.6 14.0 14.0 14.0 14.1
地溫在0℃以下凍土層一般厚22厘米,最厚為45厘米(1980年2月)。土壤凍結平均日期為12月19日,最早為11月29日(1969年),最晚為1月10日(1978年)。解凍平均日期為2月11日,最早為1月15日(1978年),最晚為3月3日(1968年)。5厘米深度地溫≥14℃平均日期為4月16日,最早為3月29日(1961年),最晚為5月10日(1960年)。

第三節 降水

年際變化 年均降水量571.7毫米,降水季節明顯,年際變化大。年最多降水量1031.9毫米,出現在1963年;最少降水量333.8毫米,出現在1981年。冬季降水量相差懸殊,最多為1976年,降水量50.4毫米,最少為1963年,只有0.2毫米。雨季以8月份變化最大,最多為1963年,降水量509.4毫米,最少為1978年,只有12.3毫米,相差40倍。
月際變化和季節分配 年平均降水日數83.2天,最多可達114天,出現在1964年。連續最長降水天數為10天,出現在1963年8月。連續最長無降水日數82天,出現在1962年11月27日1963年2月16日。一年中七八月是降水數最多的月份,尤其7月份,平均兩天就有一次降水。
年內月降水強度最大達509.4毫米(1963年8月),一日最大降水時為120.8毫米,出現在1963年7月6日。暴雨年平均1.4次,最多年份有7次,年均暴雨占年降水量的16%,最高的1982年占61%,1963年占40%以上。一年中七八月份降水強度最大,是洪澇發生主要時期。
地域分布 由於縣域地理條件差異較大,降水分布不均。北部和清漳河西南山地降水量最多,達600毫米以上,漳河河谷次之,邯長公路兩側和東部山區最少,不足500毫米。
一、降雨
雨季平均始於7月2日,終於9月7日,時間為67天,降水量為364.9毫米,占全年的64%。受夏季風強弱和持續時間長短的影響,雨季長短及雨量年際變化很大,最長可達94天,最短只有31天,雨量最多為798.8毫米,最少只有115.1毫米。
二、降雪
初雪平均出現在12月3日,最早為1988年10月31日,最晚為1993年12月27日。終雪平均出現在3月16日,最早為1981年2月19日,最晚為1994年4月10日。積雪初日平均出現在12月3日,最早為1988年10月31日,最晚為1989年12月29日;積雪終日平均在3月15日,最早為1981年1月27日,最遲為1994年4月9日。最大積雪厚19厘米,出現於1991年11月16日
降雪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份。因山區地形複雜,常見山頭白雪覆頂,山底綠色依舊。初雪以西北向東南為先後序。降雪量北部山區最多,漳河河谷最少。

第四節 風

一、風向
涉縣受地形影響,季候風變化明顯,春季多為東北風,夏季多為東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秋季多為偏西風,冬季受大陸氣團控制,盛行偏北風。
縣境西部和北部,山高峰險,地勢峻峭,氣溫偏低,而東南部河谷、盆地、地勢低洼,氣溫較高,冷熱空氣對流常形成地形風。清漳河河谷和邯(鄲)長(治)公路一線的黃土谷地,是風的天然通道,四季之中不斷形成偏西風和東北風。
二、風速
多年平均風速為1.7米每秒。1949年以來,平均最大風速16米每秒。據1960年至1981年氣象資料統計,22年中全縣共出現八級以上大風133次,其中春季55次,夏季35次,秋季19次,冬季24次。大風日數各月均有,以春季最多,占大風總日數的41%。
涉縣八級大風(≥17米/秒)日數、風向、頻率表
(1960-1981年)
表2-2-6
季月項目 春 夏 秋 冬 合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1960-1981年(次) 19 17 19 15 14 6 4 6 9 13 4 7 133
平均(次) 0.9 0.8 0.9 0.7 0.6 0.3 0.2 0.3 0.4 0.6 0.2 0.3 6.0
最多(次) 3 4 3 3 2 3 2 1 4 2 2 1 19
風向 偏西 東北 偏西 東北 偏西 東北 偏西 東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北 西南 東 偏西 偏西 偏西 偏西 偏西
頻率 80 20 70 30 70 30 70 30 45 40 50 50 75 25 100 100 100 100 100

第五節 溫度 蒸發

溫度 縣城屬亞溫潤地區,乾濕季節分明。11月至次年6月為乾旱期。7月、8月為濕潤期,9月為濕潤期,10月為半乾旱期。年均絕對濕度為10.4毫巴,相對濕度為60%。
蒸發 1949年至1996年間,1964年蒸發量最小,為1176.8毫米,1972年最大,達1978.7毫米。以四季分為:
1月至3月,最小為26.1毫米(1964年),最大為207.7毫米(1977年)
4月至6月,最小為89.7毫米(1964年),最大為368.4毫米(1972年)。
7月至9月,最小為84.6毫米(1964年),最大為218.9毫米(1978年)。
10月至12月,最小為36.3毫米(1974年),最大為16.4毫米(1972年)。

第六節 霜

全縣無霜期自西北向東南遞增,最長無霜期為合漳,平均204天,最短無霜期為偏城,平均181天。全縣無霜期平均持續時間為186天,持續最長年份為1975年,達206天,持續最短年份是1962年,為146天。平均終霜日遲於穩定通過≥10℃的初日(4月8日),限制著終霜前的熱量利用。
涉縣初、終霜日
表2-2-7
項 目 日 期 平 均 最 早 最 晚 90%保證率
初日 10月20日 9月29日 11月10日 11月1日
終日 4月16日 3月28日 5月19日 4月28日

第七節 物候

一、 動物物候
涉縣動物始見鳴日、絕見鳴日表(日/月)
表2-2-8
動物名稱日期項目 家燕 蟲蟬 蝴蝶 布穀鳥
始見鳴日期 平均 9/4 4/6 20/3 17/5
最早 1/4 29/5 3/3 3/5
最晚 27/4 9/6 1/4 21/5
絕見鳴日期 平均 3/9 7/10 8/11 6/8
最早 30/8 17/9 29/10 2/8
最晚 8/9 18/10 9/11 30/8
二、 植物物候
縣城由於地形、溫度等差異,各類草、木本植物發芽(包括農作物種植),展葉,開花直到枯黃,日期各不相同。展芽由東南低洼地帶向西北高寒地帶延伸,以小麥為例,東南部一般要比西北部早收割10天至15天,秋後枯黃期由西北高寒處向南延伸,正常年份相差約13天左右。
涉縣草本植物自然物候期表(日/月)
發育期日期 萌動期 展葉期 開花期 成種期 種子散布期 黃枯期
始期 盛期 始期 盛期 末期 始期 成熟期 始 期 普遍期 全枯期
植物名稱
蒲公英 8/3 14/3 17/3 31/3 2/4 5/4 24/4 26/4 30/4 13/11 18/11 23/11
車前草 11/3 15/3 18/3 29/3 2/5 6/5 2/6 6/6 10/6 3/11 13/11 24/11
涉縣木本植物自然物候期表(日/月)
表2-2-10
發育期日 期 芽開放期 展葉期 開花期 果實成熟期 秋葉變色期 落葉期
始期 盛期 始期 盛期 末期 始期 全變 始期 末期
植物名稱
楊樹 16/3 7/4 9/4 17/3 29/3 2/4 17/5 9/10 19/11 15/10 25/10
榆樹 14/3 5/4 8/4 8/3 11/3 18/3 26/4 2/11 9/11 7/11 18/11
蘋果樹 25/3 5/4 8/4 14/4 18/4 23/4 17/8 22/10 12/11 27/10 26/11
柳樹 7/3 23/3 28/3 7/4 9/4 11/4 30/4 16/10 11/11 21/10 1/12
花椒樹 5/4 9/4 12/4 22/4 25/4 28/4 11/8 13/10 22/10 18/10 29/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