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姓氏

涉縣姓氏,1996年,縣內共有姓氏330個,其中複姓2個。萬人以上的姓氏為李、王、張、楊、趙、劉、申、江,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21個,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8個,僅1人的姓氏有87個。

第一節 姓氏錄
1996年,縣內共有姓氏330個,其中複姓2個。萬人以上的姓氏為李、王、張、楊、趙、劉、申、江,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21個,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8個,僅1人的姓氏有87個。
據縣內所存家譜、墓碑考證:今全縣姓氏,其中80%的先祖系明洪武、永樂年間和清康熙、嘉慶年間由山西洪洞縣、武鄉縣、遼州(左權縣)、黎城縣、襄垣縣、河南林縣、河北磁縣、元氏及江西、湖北等地遷來,部分姓氏為解放外籍工作人員和從四川、江西等地遷入婚嫁之女。
涉縣現有姓氏(按人數多少排列):
姓氏人數 姓氏人數 姓氏人數 姓氏人數 姓氏人數 姓氏人數
李(40403) 王(39515)張(23993)楊(23993) 趙(23677) 劉(20675)
申(11934) 江(11865)陳(9211) 牛(6840) 付(6429) 馮(6012)
郭(5575) 郝(4925) 宋(4626) 曹(4594) 任(4592) 馬(4269)
程(4261) 賈(4291) 樊(4195) 康(4114) 孫(4039) 何(3648)
崔(3477) 段(3410) 韓(3115) 高(3089) 呂(3074) 史(2575)
董(2282) 賀(2266) 姚(2246) 武(2011) 薛(1995) 石(1992)
邢(1890) 周(1778) 秦(1742) 魏(1687) 常(1664) 肖(1389)
沈(1328) 吳(1209) 徐(1130) 錢(1051) 竇(1018) 盧(998)
范(936) 苑(926) 許(925) 閆(900) 孟(877) 湯(827)
杜(825) 潘(818) 聶(777) 章(725) 苗(691) 靳(667)
田(660) 房(658) 候(619) 蘇(606) 寧(579) 郜(556)
連(545) 霍(541) 路(533) 溫(507) 黃(494) 安(491)
席(487) 師(478) 熊(469) 梁(458) 裴(428) 柳(404)
仁(391) 岳(377) 謝(373) 蘆(363) 唐(361) 未(352)
孔(334) 翟(320) 晉(309) 胡(301) 傅(282) 利(278)
鄭(276) 尚(270) 戎(244) 索(235) 屈(224) 齊(214)
塗(191) 關(160) 丁(156) 侯(152) 鄧(149) 麻(147)
於(142) 朱(127) 祁(123) 邰(122) 姜(120) 南(114)
汪(113) 羅(106) 殷(102) 袁(96) 黎(85) 蘭(83)
智(75) 彭(73) 闕(72) 龍(71) 毛(60) 曲(54)
桂(47) 鹿(43) 孑(40) 金(38) 雷(32) 宇(30)
越(27) 宇文(27) 焦(25) 耿(24) 藺(24) 閻(23)
葉(22) 柴(22) 胡(21) 林(20) 桑(20) 仲(12)
艾(15) 谷(15) 顏(15) 鍾(15) 葛(14) 元(14)
蔡(13) 楚(13) 海(13) 魯(13) 濃(13) 龐(13)
鮑(12) 紀(12) 農(12) 方(11) 佘(11) 嚴(11)
因(11) 莫(10) 祝(10) 柏(9) 蔣(9) 陸(9)
權(9) 斬(9) 左(8) 信(8) 文(8) 宮(7)
閔(7) 陶(7) 萬(7) 向(7) 燕(7) 同(6)
粟(6) 潭(6) 古(6) 代(6) 戴(6) 催(6)
番(5) 鞏(5) 明(5) 顧(5) 吝(5) 莊(5)
中(4) 甄(4) 臧(4) 禹(4) 刑(4) 邱(4)
蒙(4) 駱(4) 廖(4) 郎(4) 計(4) 戈(4)
岑(4) 包(3) 本(3) 朝(3) 刁(3) 華(3)
姬(3) 菊(3) 栗(3) 梅(3) 門(3) 阮(3)
茹(3) 單(3) 舒(3) 司(3) 夏(3) 形(3)
藏(3) 支(3) 宗(3) 增(2) 尤(2) 勻(2)
嚴(2) 獻(2) 辛(2) 項(2) 伍(2) 偉(2)
韋(2) 童(2) 騰(2) 商(2) 冉(2) 丘(2)
橋(2) 潞(2) 景(2) 將(2) 固(2) 費(2)
芳(2) 殿(2) 車(2) 哀(1) 畢(1) 閉(1)
卞(1) 便(1) 卜(1) 布(1) 丙(1) 北(1)
菜(1) 沉(1) 偉(1) 草(1) 黨(1) 屯(1)
藩(1) 甘(1) 艮(1) 龔(1) 貢(1) 廣(1)
貴(1) 更(1) 弓(1) 涵(1) 扈(1) 花(1)
皇甫(1) 合(1) 呼(1) 戶(1) 嵇(1) 稽(1)
季(1) 巳(1) 記(1) 臣(1) 簡(1) 礦(1)
立(1) 良(1) 令(1) 律(1) 穆(1) 倪(1)
偶(1) 平(1) 朋(1) 朴(1) 苹(1) 蒲(1)
駢(1) 皮(1) 覃(1) 如(1) 時(1) 侍(1)
戍(1) 隨(1) 仝(1) 台(1) 駝(1) 太(1)
委(1) 位(1) 巫(1) 霞(1) 薪(1) 學(1)
藥(1) 伊(1) 依(1) 易(1) 印(1) 英(1)
雍(1) 圓(1) 雲(1) 弋(1) 遠(1) 宴(1)
游(1) 載(1) 曾(1) 鄒(1) 祖(1) 正(1)
第二節 部分姓氏源考
據家譜、墓碑、祠堂碑記載和口碑資料考證:
李姓 一祖李聚,明初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據西戌村李姓現存家譜載:"余先世祖居陽侯國,即今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地,不知何代、祖因何由而遷涉,離城二十里許井店居住。瓜瓞綿綿,千支萬派,儼然一大戶也,至今故塋在焉。最後又不知何代祖復遷涉之西戌東寨村(今東戌村),離城四十五里,又復一大戶族矣,東寨村亦有祖塋在焉。"因其家族漸大,時有兄弟分居,遷往他村落戶,明隆慶末年(1571)西戌東村(即東寨,今東戌)李棟得中進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其家遷居縣城,並以其父李紹亦為進士,任井陘縣知縣,在城街蓋父子進士牌坊,李灼、煥、熠、烴兄弟四人系其後代,隨其家族龐大,後代子孫又不時從縣城向外四遷。今境內李姓十有八九是其後裔。另有李姓,祖籍山西省遼縣,明正德時(1506-1521年)遷住西安居村。清代,又有李姓自磁縣和山西省武鄉縣遷來。後遷來的李姓至今人數仍然很少。今全縣李姓40406人,為涉縣人數最多的姓氏。
王姓 一祖王寬,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洪洞遷來。據王金莊王姓現存家譜記載:"……斯時巷無人居,地屬空閒曠野,自那明時遷民占地,我祖王寬自洪洞縣遷來,住井店槐池巷,祖塋堡。後生之子,我祖王子通钁荒於此……?quot;後隨子孫繁衍,住井店王姓即向周圍村莊和別處遷居,王子通後代亦向古台、關防、古腦、王家莊等地移居。今縣境王姓,以王寬後裔支派最繁,人數最多。一祖籍山西省原平郡樹陽村,明初遷東宇莊,有墓碑載:"洪武之世,遷民到此,計開宗派。"一祖籍山西武鄉縣韓登里,洪武年間遷居南崗。一祖王英明洪武時自洪洞縣遷來,定居更樂。一祖明初自洪洞縣遷居白芟村。此外,清代還有王姓零星小戶遷來。今全縣王姓39515人。
張姓 一祖自洪洞縣遷居更樂,子孫分支北崗、張家莊、台村、老爺廟等村。一祖自山西省洪洞縣遷居符山路。一祖自洪洞縣遷居宋家莊,分支窯則等村。一祖自洪洞縣遷河南店定居,子孫分支招崗、赤岸、曲峧村等。一祖自洪洞遷居彈音村,分支唐王峧等地。還有數戶張姓均系明洪武年間,自山西遷來定居北郭口、嶺底、卸甲等村。明後期至清代,還有零散張姓遷來。今全縣張姓32048人。
楊姓 縣境楊姓大多為山西省武鄉縣韓登里村楊氏一族遷來。據傳明初遷民,同族楊騰和楊進忠、楊進信兄弟,結伴離武鄉縣韓登里入涉,楊騰進楊家山村;楊進忠、楊進信居下莊。據楊家山村中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碑載:"……余族楊氏相傳武鄉韓登村祖居……至明時十三世祖諱騰始徙於涉邑楊家山村世居焉,此居鄉始?quot;後隨楊姓家族漸大,又支派與南崗、上下偏涼、嶺後等村。現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武鄉縣韓登楊氏家族又遷來楊信、楊俊、楊德兄弟三人,在胡峪後山定居稱楊家莊。以後有個別楊姓遷來,不屬同族。今全縣楊姓23993人。
趙姓 一祖,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更樂,始祖趙斌,下延寬祖,又傳至鎮祖。明景泰元年(1450年),更樂趙姓後代趙永臣遷至梁家岩(今前岩村),支分嶺底、郝趙、王金莊等村莊。一祖趙德,遷居偏店村,據村中現存家譜載:"始祖趙德,原籍襄垣縣水堰鎮邯鄲里。明洪武元年,簡命窬山渡河,卜室涉邑,艱辛備歷,忠厚開基……?quot;後孫傳更盛,支分水溢河、趙峪、索堡、縣城等地。除以上兩戶趙姓繁衍成龐大家族外,清康熙時,趙金、趙銀、趙財、趙寶兄弟四人從襄垣縣城北遷居污犢村,此後又有趙姓從磁縣等地遷來。今全縣趙姓23677人。
劉姓 一祖原籍遼州(左權縣)上武里桐峪村,約在宋末元初遷黎城縣平賢鄉偏城裡。到清代,偏城劉姓成為黎、涉兩縣有名的大戶,曾有"偏城劉"之享譽。一祖劉文舉,原籍洪洞縣,明初遷居莊上,後亦成大族,支派外遷。到清代,又有劉姓自武安劉家莊等地遷來,散居多村。今全縣劉姓20675人。
申姓 一祖籍山西省潞城縣天貢村,明初遷山西洪洞縣,次遷段曲、神頭、馬布,後移東達和申家等村。據段曲村民國3年(1914年)立申任道墓碑載:"吾祖考其原籍,自明朝高祖申公任道兄弟十八人,姐妹六氏,吾祖任道為同胞。當分離之時,以鐵鍋粉碎為表記,嗚呼老哉,自吾祖申公任道以來,由潞城縣天貢村人氏,明初變亂遷移山西洪洞縣,次遷河南涉縣段曲村。"一祖名申全,原籍河南省林縣木家莊,清代遷後峧村。今全縣申姓11934人。
江姓 一祖原在涉縣做官,定居更樂村,其後裔支分鹿頭、西戌等村,一祖明初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井店,後代支居北崗、江家莊等村。今全縣江姓11865人。
附:
洪洞縣老槐樹下遷民考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為查清"老槐樹下遷民"的來龍去脈,我們到山西洪洞縣進行了初考證。
一、古槐原地概貌
出洪洞縣城,沿公路北行二里許至賈村,再往西跨過南同蒲鐵路,一座樹木叢生、幽靜爾雅的公園便映入眼帘。這就是明代移民的見證--洪洞縣老槐樹原生地。後經修茸擴建,取名為"大槐樹公園"。
在大門上端"大槐樹公園"五個大字上面,書詩一首:"生生死死說前因,同是楊侯國(洪洞古屬楊侯國地,一說陽侯國)里人,莫道淵源無考證,私家記述最為真,幽燕豫魯並滁和,異派同源認未訛,故老相傳談軼事,問群足指果如何?"兩旁書?quot;舉目鸛窩今何在,坐敘桑梓駢甲情"。
進去大門不遠處,有一座民國三年創建的石牌坊,前面上端橫書"譽延嘉樹"。兩旁豎書:"古道青槐倚夕陽,浮屠突兀插雲傍,窩名老鸛相傳久,高建豐碑姓字香。""西汾北霍舊河山,碧翠青流四面環,薈萃人文稱樂地,雲煙過眼故鄉關。"背面上端橫書"蔭庇群生",兩旁豎書"木本水源流澤長,依依楊柳認村莊,行人還里前蹤記,遺愛深情比召棠。""遷民往事憶當年,拄杖穿雲窗夕煙,嘉木扶疏堪紀念,猶留經塔聳巍然。"
石牌坊後的右側,有一九五九年洪洞縣人民委員會所立的"古大槐樹遺地"紀念碑一座,上載:"這裡是古大槐樹遺址,歷在明洪武、永樂年間屢移山西民於河北、山東、河南等處,曾在廣濟寺設局發給憑照川賢資,因之被遷的人民得大槐樹的蔭翳作暫憩息,並於起身共指大槐樹為家鄉的紀念……"
二、遷民確有其事
翻開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封建政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曾多次組織農民遷徙,進行屯田墾荒。但尤以明初遷民最多,規模最大。
朱元璋(即明太祖)領導的農民起義隊伍打敗元軍,建立明朝政權以後,由於其起自下層,同時也害怕農民造反,所以比較了解農民並注意安撫農民。他認為農民"身不離畎畝,手不釋耒穭,終歲勤勞,不得休息。"因而,主張"使農人不致於饑寒",故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而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把江南、山西等無地的農民遷到黃淮地區去屯田墾荒。明初,全國墾田的總數曾達到八億多畝。"各州縣荒蕪的耕地,大部變成熟地了,"遷民的興盛時期,歷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其原則是把農民從窄鄉遷到寬鄉,從人多田少的地方遷到人少地多的地方。
《續文獻通考》載:"明太祖洪武間,屢徙山西民萬戶實(適)北平、復覈(核)太原、平陽、澤、潞丁多田少及無田家分丁口以實(適)北平,十四年徙山西民於保全州。"
另外,在地名普查中,我們還發現我縣的一些族譜、碑文也有這方面的記載。如西戌村李氏族譜載?quot;余先世祖居陽侯國,即今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也,不知何代祖,因何由百遷涉縣……。"南莊郝氏墓碑載:"始祖洪洞縣人,前明洪武三年遷山西民於河北,始祖奉詔來涉……。"王金莊曹姓族譜載:"始祖曹岱,傳聞自大明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台村樊姓祠堂碑記:"祖居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更旺村人氏,有大明高皇元年遷居河南彰德府涉縣台陽村……。"
以上可知,明初遷民正史上有實錄,野乘上有記載,族譜、碑文上表述,故可互相印證,確信無疑。同時,亦可看出,我縣明初遷入的居民,以洪武年間為多。
三、遷民的主要原因
明初大規模遷民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元末中國北部及中原寺區長期遭受兵亂,黃河多次泛濫,瘟疫盛行,蝗蟲猖獗,民不聊生,造成河北、山東、河南、皖北等地"赤地千里人煙稀少",加之明政權建立以後,又發生了"靖難之變",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地方"地廣人稀"的局面。
為了死中求生,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這樣,就爆發了農民起義,引起了元末三次兵災
元順帝至十一年(1351年),河北韓山童,河南劉福通殺白馬黑牛,以紅巾為號,點燃了農民起義的烈火。河南、河北、兩淮、山東等地參加起義的人民與元軍奮戰十三年,人民死亡"十之七八"。最後以劉福通失敗而結束,這是第一次兵災。劉福通失敗後,元朝內部諸王將領各懷異志,內訌遂起,復在山東、河北、河南、關中、晉東、晉北等地展開了爭城奪地的大惡戰,以朱元璋出兵江淮而結束。這是第二次兵災。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率二十五萬人馬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占領北京,元帝出亡漠北,明皇取而代之。這是第三次兵災。
三次兵災,歷時十六年。在兵荒馬亂中,"軍隊無食,殺老弱為食","黃河屢次決口,漂沒田廬無算","荒、旱、疫病、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造成了"有田無人種,有路無人行,遍地是野蒿"的慘景。直到現在,我縣民眾中還廣泛流傳著明?quot;朱洪武洗縣"、"常遇春、胡大海從這裡路過"、"見紅不殺"等說法。看來此說也並非沒有一點根據。所謂"洗縣"即指與元軍的戰鬥,當然要殃及農民。致於"見紅不殺",可能是說朱元璋後來成為"紅巾軍"首領,而"紅巾軍"原系"頭裹紅巾",故不殺之。反映了當時戰爭的殘酷。
其次,"靖難之變"也是遷民的原因之一。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太孫朱允炆(太子朱標之子,即建文帝)即位。其叔父燕王朱棣(太祖四子)心懷不滿,以"清君側"為名,自北京數次進攻南京,歷時三四年。所過河北、山東、河南、皖北、淮北諸地,"殺無遺類",人民羅禍更慘。民眾俗?quot;燕王掃北"。所以,這一帶地廣人稀的局面更加嚴重。故在永樂年間定都北京以後,又大量進行了遷民。
四、"老槐樹下遷來的"諦由
明代所遷之民的後裔,世代相傳從山西洪洞老槐樹下遷來,但究竟為什麼從那裡來,老家是否都是那裡的,對多數人來說,卻是個不解之謎。
山西,從地理形勢來看,"東則太行為之屏障,西則黃河為襟帶,北則陰山、大漠為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為之內險,南則首陽、砥柱、析城諸山濱河而錯峙"。境內關、口、嶺、渡星羅棋布,可謂"表里山河","形勢完固"。元末,蒙古貴族察罕貼木兒及其子擴廓貼木兒,據此為根據地。中原地區的兵災很少波及山西,加之有幾年風調雨順,故社會顯得比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可?quot;四境安寧,生齒浩繁"。特別是當時的平陽府,轄六州二十八縣,管轄範圍較大(相當於河東道)。在戰亂期間,平陽府一帶的軍隊是留守後方的,故這裡未受到戰爭的蹂躪,人口劇增,土地就顯得狹窄了。這樣,就決定了山西太原、平陽二府及澤、潞、遼、沁、汾五州為遷民重點地區。
據《續文獻通考》載:山西省歷朝遷民並非一次,明代洪、武永樂年間,自太原、平陽、洪洞、蒲澤等處遷民往冀、魯、豫、皖等省,動輒萬戶,前往增殖,並不是專遷洪洞縣人,而北部中國數省人民,世代相傳,眾口一詞,稱自洪洞大槐樹遷來。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處,僅知大槐樹?quot;老鸛窩",不知更有何處。此乃遷徙時各屬之民聚洪洞大槐樹下,由此集合點齊,分道分批遷往各處,臨別紀念永不遺忘之故也。萬戶或數萬戶的移民,一次次集合在洪洞縣古大槐樹附近村莊暫住,在大槐樹處辦理遷移手續,發給憑照川資,爾後,踏上行程。《重修大槐樹古蹟碑記》載:"蓋爾時洪地殷繁,每有遷徙其民不與,而實以大槐樹處為薈萃之所,宜乎生齒繁衍,流澤孔長……"。可見,所遷之民的老家並非全是洪洞縣,只不過是在那裡集合、休息、辦理手續而已。我縣段曲村申姓墓碑載?quot;自我祖申公任道以來,由潞城縣開貢村人氏,明初變亂,遷移山西洪洞縣,次遷河南涉縣段曲村……。"這也可證明上述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