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民謠

消逝的民謠

《消逝的民謠》 作者:崔蘊華 出版時間:2011-3

內容簡介

《消逝的民謠:中國三大流域說唱文學研究》內容簡介:“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在對歷史風雲的表演中,說唱作為古老的藝術也走入了歷史的雲煙深處。一百年前,我們通過書場聆聽說唱的時尚魅力;

五十年前,我們在老舍先生的《龍鬚溝》中聽到了地方說唱;

二十年前,億萬觀眾則藉助大眾傳媒——電視而學會了那首京韻大鼓風味的《重整河山待後生》;

幾年前,我們把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寫進“文化記憶”的網路中。

我們常常習慣從嚴肅森嚴的思想史及官方文獻的角度,來為歷史的顯性文化把脈後,往往忽略庶民生存中的日常細節所呈現的潛在意義。其結果是“我們看到的常常是一個嚴肅森然或冰冷乏味的上層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