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圖

消寒圖

從冬至那天起就算進“九”了,在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曆”,人們寄望於它,來預卜來年豐欠,是一種很有傳統特色的、好看的日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單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圖”。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簡介

消寒圖消寒圖

亦稱“九九消寒圖”。明清時流行一的一種圖畫。畫梅花八十一瓣,或為八十一圈。自冬至次日起,日染一瓣或塗一圈,作記號以志陰晴雨雪,每九日為一九,至第九個九日為八十一日,冬盡春來。是一種有趣的冬天日曆。梅可自己畫。圈有刻印售賣者。


典故

劉侗天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有直作圈九叢,叢九圈者,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述其寒燠之候。歌曰: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鹽虎。六九五十四,夜口中泗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要伸腳睡。蚊蟲吃蚤出。”按,歌謠所敘,為明代北京情況。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九消寒圖》:“消寒圖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塗一圈,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按《帝京景物略》:冬至日人家畫素梅一枝......此事予兒時曾為 之,不謂與古暗合也。”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消寒圖》:“九九消寒之圖,旁一聯曰:‘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