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船博物館

海盜船博物館

海盜船博物館(Viking Museum),位於哥本哈根以西36公里處,瀕臨風景優美的羅斯基爾海灣,是丹麥古都羅斯基爾市的著名旅遊景點。1957年,兩位潛水愛好者在羅斯基爾海灣發現一些木船殘骸,後經考證為1000多年前,丹海盜時期的遺物。在挖掘出的5條海盜船中,2條為戰船、2條為商船,另外1條為渡船或漁船。1968年丹建成海盜博物館,除展示這5條海盜船外,還經常舉辦一些同北歐海盜時期有關的展覽。

基本信息

簡介

海盜船博物館海盜船博物館
海盜船博物館是比格迪半島最受歡迎的觀光勝地之一,展示當年留存下來的三艘海盜船。這三艘船是過去100年間在奧斯陸峽灣附近的墳場出土的,皆為基督教尚未到此傳播的九至十一世紀間,猖獗於北海和地中海的海盜所坐的船隻,除海盜船外,還展示有關海盜的資料。
科克斯塔德Gokstad號是一艘相當大的海盜船,據推測為九世紀時海盜頭目所有,細長優雅的線條充滿速度感, 且能耐常久的航行,排水量大,故當年能雄霸於北海及大西洋,1883年成功地航行於挪威與美洲大陸之間的船隻,即依此船而建造的。優雅華麗的海盜船則是女王葬船—奧塞貝麗號Oseberg 船主是九世紀的奧沙女王,因此充滿女性般優雅細膩的裝飾及雕刻。
奧沙女王去世時,此船與女王平時所用的雜物及一名女婢一同陪葬在左手邊為杜內號Tune 海盜船,1867 年出土時僅存其船底部份。現仍完整保持出土時之模樣。杜內號與科克斯塔德號一樣,皆能長久航行,並可作為戰鬥之用。

歷史

海盜船博物館海盜船博物館
海盜船博物館:北歐海盜的生命印記
造型像書卷一樣的奧斯陸市政廳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地方,在市政廳臨海的一面,有一個碼頭,從這裡坐輪渡,二十分鐘後就可以到比格德島,那裡有五個博物館可以讓人一覽挪威充滿詭譎色彩的歷史。
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海盜船博物館了,三艘木製海盜船是公元9世紀的原物,其中兩艘是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船身首尾尖細、向上翹起的優雅和輕盈,讓我很難將它們與腥風血雨中燒殺搶掠的海盜聯繫在一起。
在公元9世紀到11世紀的海洋上,可以在洶湧的波濤中自由馳騁的恐怕只有維京人了。維京人被叫做北歐海盜,是因為他們為了尋找黃金而遠行,而殺戮。由於他們曾乾過屠殺歐洲大陸基督教徒這樣令人髮指的壞事,所以他們所做的好事,比如開拓荒島、探險、公平貿易等,就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據專家推測,海盜船博物館中的科克斯塔德號是海盜頭目所有,這艘船的編制大概在35人左右,他們大多是作為船隻動力的槳手。一瞧那流線形的長船、淺淺的船身,就會想到“身輕如燕”之類的辭彙,快捷靈巧無疑是海盜所追求的。這樣的船再堅固看起來也少了點穩定性,或許只有熟悉大海脾氣的維京人能夠駕馭它而不傾覆。他們熱愛自己的船隻,打造它,並雕飾它。船舷邊精雕細鏤的花紋,船頭上可拆卸的威風而精緻的獸頭,無不展示著維京人非同尋常的審美情趣。據說,只有在出海征戰之時,他們才會將圓睜著兇狠雙目、張著血盆大口的獸頭裝上,那是他們威鎮敵人的精神武器。待到返航之時,獸頭就會卸下,讓親人一下子就能看到他們的歡欣和喜悅。
當然,在博物館中,更具傳奇色彩的是奧塞貝格號,這艘船首為天鵝頸形的大船,是專門打造來厚葬阿薩王后的。看了文字介紹才知道,這個阿薩王后何其了得,竟是挪威的“始皇帝”金髮王哈拉爾德的祖母。當然,她的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她派人殺了自己的丈夫,為父親和兄弟報了仇。看來娶仇敵的女兒為妾,無論對哪個帝王來說都是不智之舉呀。
公元834年仲夏,阿薩王后去世後得到了厚葬,在船冢中發掘出十分奢侈的陪葬品:色彩斑斕的掛毯、裝飾華美的雪橇、雕刻精美的四輪小貨車等等,如今,這些千年之前的珍寶都風姿依舊地在博物館展廳里炫耀著奪目的光彩。
說來北歐海盜的對外擴張與阿薩王后的孫子哈拉爾德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個世稱維京最後一個英雄的哈拉爾德,在統一挪威的南北征戰中促使不少擁有堅固船隻和熟練航海技能的人向海外拓展,北歐海盜數量急驟上升,他們發現格陵蘭,移民冰島,掠奪愛爾蘭……
北歐史詩般的年代很快過去了,維京人充滿生機與創造力的欲求,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傳奇故事,都變得遙遠而陌生。當維京人接受並皈依了基督教,整個歐洲暫時又獲得了些許的安寧和平靜。那些披風而立的梟雄或惡魔,與這些美輪美奐的海盜船一樣,只能在我點著煙翻閱歷史時才會像菸頭的亮光一樣閃爍分秒。

館內展品

海盜船博物館海盜船博物館
海盜船博物館是1913年由阿恩斯坦•阿納博格設計的,館記憶體放著3艘巨大的8—10世紀的“奧斯堡”號、“高克斯塔”號和“圖內”號維京古船(俗稱海盜船),船長23.3米的“高克斯塔”號海盜船是1880年在桑德菲尤爾市同名的農場挖掘出來的;船長21.4米的“奧斯堡”號是1904年在西弗爾德郡賽姆地區的奧斯堡農場發現的。展館中的文物還包括1967年在東弗爾德郡羅夫瑟地區出土的“圖內號船的殘片和1850-1852年發現的“博勒”號船上的遺物。所有的這些文物均是海盜時期貴族的陪葬物。它們被埋在墓穴中,墓穴用土墩覆蓋著,以保護埋在裡面的木器、金屬器皿、皮革和紡織製品。
像在古羅馬一樣,海盜船以槳的多少來劃分級別,如有六槳船和四槳船等。大型船如果要求每個水手都人手一槳時,在專業術語中則以橫在船上的醬手坐板的數量來確定船的級別。“高克斯塔”號和“奧斯保”號分別為15坐板和16坐板船。每條坐板上坐兩個槳手,另外還有觀向員、船長等,所以這種船的定員編制大概在35人左右。由此也可一瞥當年每盜船的規模。那個時代的海盜船,船舵不是安在船尾,而是在右舷。船頭有個可拆卸的龍頭裝飾,因此這種船也被稱為“龍船”。當船駛進自己港口時,這種裝飾通常要被卸下,以免破壞了友好的氣氛。專家一般稱這種龍頭裝飾為“獸頭標記”,但不知有什麼功能。當然,當敵人在海面地平線上看到龐大的海盜船隊的幾百個“龍頭”浮動時,他們心裡的盛受是不難想像的。 
這些船是用優質木料製造的,反映了古代挪威人卓越的造船技術。海盜船首尾尖細,向上翹起氣勢雄偉,造型美觀。

觀光旅遊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
每到夏天,遊人還可乘坐複製的海盜船在羅斯基爾海灣航行,並充當水手,領略1000多年前的海盜生活。海盜船博物館門票60克朗。
在海盜博物館附近,遊人還可參觀造船工的現場表演。在海盜博物館西南300米處,有一皇家教堂,內安放著丹國王和女王的遺體。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每年6月30至7月2日,海盜博物館所在的羅斯基爾德市舉行國際音樂節,美歐國家的一些音樂團體來此演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