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王

金髮王,挪威古代的偉大國王哈拉爾德(Harald ),被稱為“最後的維京人。”他統一了挪威,對於北歐海盜既維京人的興盛有極大的影響。

金髮王是指挪威古代的偉大國王哈拉爾德(Harald )。由於他有一頭金髮,被稱為“金髮王”。
哈拉爾德·哈爾拉迪,挪威國王(1030-1066在位),被稱為“最後的維京人。”他統一了挪威,對於北歐海盜既維京人的興盛有極大的影響。

家族

根據挪威古代傳說,挪威國王金髮王哈拉爾德出身於皇室,其祖先在挪威歷史上赫赫有名。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挪威歷史上眾多小王國中的國王。其父為“黑王”哈夫丹,其祖父為“獵王”古德羅德。而他的祖母阿薩比他的祖父更為有名。
1903年,考古人員在挪威東南海岸奧斯陸峽灣發現的奧斯伯格船冢,裡面葬的正是他的祖母阿薩王后。據說阿薩也是一位挪威國王的女兒,其父是阿格迪爾的國王。在阿薩嫁給“獵王”古德羅德之前,古德羅德殘殺了阿薩的兄弟和父親,然後將阿薩當做普通的妾帶回挪威。當阿薩成為王后之後,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和父親報仇,她秘密派了一個僕人用長矛刺死了自己的丈夫,自稱女王。
金髮王哈拉爾德出生時,他的父親“黑王”哈夫丹,儘管只是挪威眾多小王國的一個國王,但是他所占有的西福爾地區是挪威最好的區域,它地處奧斯陸峽灣的西海岸(阿薩女王的船葬墓就是在此地發現的),擁有茂盛的綠色坡地、優良的海港及繁榮的市鎮,正是由於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他的小王國很快變得繁榮昌盛。這使黑王哈夫丹統治的王國極其富裕,擁有足夠的物力和財力保障。所以在哈夫丹統治期間,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對周邊小王國的征戰、征服和擴大自己國家的疆域上。黑王哈夫丹40歲去世時,留給他兒子金髮王哈拉爾德的,已是個很富裕的小王國了。

生平

成長——繼承王位

哈夫丹死後,10歲的哈拉爾德繼承王位,12歲時親政。因為作為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認為,男孩子到了12歲便已長大成人,他已經到了能當國王的年齡了。
當上了國王的哈拉爾德,身邊總是有眾多勇士相陪。在他的宮廷中,既有為他出謀劃策的老者,也有口若懸河的宮廷文人,以及形形色色的藝人和小丑,年輕的國王盡情享受著權力所帶來的幸福生活。
哈拉爾德對他身邊的勇士們倍加欣賞,對他們非常慷慨。在後來的歷史記載中,曾這樣寫道:“他們衣著華麗,臂纏金飾,身披紅斗篷,手持彩色盾,盔甲如環,刀劍鍍銀,盔雕精美,刀鞘鑲金,還有臂上的環鐲,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哈拉爾德的厚贈。”

求婚——征服的起因

從小在宮廷中長大的哈拉爾德,在剛開始登上王位時,並沒有樹立要統治整個挪威的野心。這種巨大的野心和後來的橫徵暴斂,是來自於他當時的未婚妻,一個名叫居達的女人。
游唱詩人將霍達蘭國公主的美名傳到了國王哈拉爾德的耳中,霍達蘭國也是當時分裂的挪威王國的其中一個小國家,位於挪威的西海岸。
得知霍蘭達王國的居達公主美若天仙,哈拉爾德立刻派了使者前去霍達蘭國向國王埃里克求婚。沒想到,傲慢的居達竟然拒絕了哈拉爾德的求婚,她對哈拉爾德派來的手下人說,她不願意委身於一個“僅僅統治尚不及一個郡大的小王國的國王”,接著又說,假如哈拉爾德想要娶她,必須等到“他為她統一了整個挪威之時”。
哈拉爾德的使臣聽了居達的這些“無禮要求”,深感羞辱,他們認為,作為一個女孩子,對一位國王提出這樣的求婚條件,簡直狂妄自大。於是,使臣憤怒地回到了挪威,把居達的話原原本本轉告了哈拉爾德。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哈拉爾德聽了居達的求婚條件後,沉思良久,竟然對手下宣布,他接受居達的條件,並對她充滿感激之情。因為正是居達的訂婚條件使他警醒,讓他想到了一個國王的職責和定要統治整個挪威的重任。
更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哈拉爾德本是一位身材健美又愛修飾打扮的美男子,此時他竟發誓:“在整個挪威被我統治之前,我將不再修飾打扮,也不再修剪我的頭髮。”

征服——統一挪威

為了向傲慢的居達證明自己的實力,哈拉爾德不久之後就掀起了向北襲擊的狂潮,向鄰國發動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戰爭。大小國家匆忙結成同盟。各個族群冷靜地,甚至是迫不及待接受宣戰,他們好戰的天性早已把戰爭視為尋常,紛紛捲入這場逐鹿之爭。戰火急速地蔓延,並且更具白熱化。在戰爭中,哈拉爾德採取了海盜式的做法:凡是他的士兵經過的地方,都變成了血與火的戰場,許多村莊成了荒野。領國都稱其為“海盜國王”。征服北方之後,緊接著哈拉爾德率領著他的海盜艦隊,又向西海岸大舉進軍。但峽灣的屏障為其敵手提供了一定的躲避處,到最後竟然只有霍達蘭國王埃里克(居達的父親)和他的盟國仍在西南方頑強抵抗。但很快,在哈拉爾德鏇風般的猛烈攻勢下,那些最後負隅頑抗的人,也在斯塔萬格附近進行的一場大海戰中被全部殲滅。埃里克國王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在那場海戰中陣亡。
此時的哈拉爾德,滿腦子都是擴張的欲望和極度的野心,並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瘋狂征服。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鬥爭,在他所襲擊的地方,湧現出一批不甘逆來順受的地方首領,那些地方首領為了擺脫他的控制,便帶領自己的臣民向海外遠航,向外拓殖,在荒無人煙的僻遠之壤開拓移民區,建立殖民地。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挪威人向蘇格蘭群島、法羅群島和冰島遷移。正如挪威的編年史所言:“在那個年代,所有荒蕪之地都成為移民區,北歐本土捲起-場巨大的風暴,並席捲向海洋,在風暴席捲的沿途或留下一片廢墟,或帶來新生。”
在他如願以償的當上了挪威的國王后,迎娶了居達做了他的王妃。任性的居達,以她的傲慢、狂妄和野心,為千千萬萬冤死在哈拉爾德刀劍之下的平民百姓,也為她自己製造了天大的災難和不幸。國破家亡,全部的毀滅只是因為她的一句傲慢之言。不僅她父親的國家被哈拉爾德滅掉,而且她自己也未得善終,在娶她之前,哈拉爾德已經娶了好幾個妻子。她被娶之後,必須與哈拉爾德的8個妻子平分國王的寵愛。後來,哈拉爾德為了迎娶一位高貴的丹麥公主,“悍婦拉格希爾”,把居達和另外的8個挪威妻子全部拋棄。
而哈拉爾德在10年征戰中,果然不修飾、不剪髮,任憑一頭金髮像獅子般狂亂飛舞。當他如願以償終於成為挪威國王后,一個手下人為他梳頭剪髮時,送給他一個著名的綽號“金髮王”。
9世紀末,哈拉爾德統一挪威,成為挪威國王,手中的權力達到頂峰時期。

陣亡——遠征英格蘭

在征服了挪威之後,哈拉爾德滿腦子都是擴張的欲望和極度的野心,不久,他又將目光轉向了隔海相望的英格蘭。
當時的英格蘭也是一片混亂,在1016年丹麥海盜首領卡努特武力搶奪到英格蘭王位,並成功統治英格蘭近20年(1016-1035)後,英格蘭於1042重新恢復獨立,“賢人會議”擁立先王埃塞爾列德之子“懺悔者”愛德華為王(1042—1066年)。愛德華死後無嗣,賢人會議把愛德華的內兄弟哈羅德.戈德溫森推上王位。正當哈羅德欣喜之際,卻又出現了一個相當不好對付的敵手---諾曼第公爵威廉,威廉是愛德華的表兄弟,在愛德華與其岳父戈德溫森伯爵發生爭執時曾站在愛德華一邊,愛德華則許諾以繼承英國王位相回報。但是,戈德溫森之子哈羅德伯爵在愛德華臨終前被指定為繼承人,威廉感到受騙,便揮戈而來。
哈拉爾德趁這個混亂的機會迅速出兵,入侵約克郡,此時,與哈拉爾德聯合反叛的哈羅德的弟弟托斯蒂格,在斯卡伯勒劫燒殺之後,率領他的狹長快速戰船沿著烏斯河到達李卡爾,在那裡率領約1萬人登入,也向約克進軍。1066年9月20日,哈拉爾德在富爾福德與莫卡伯爵和埃德溫伯爵率領的軍隊相遇,經過一整天的激戰,英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其實在幾次的交手中,英格蘭的民軍都不是哈拉爾德的海盜軍團的對手,但幸運女神卻偏偏開始傾向英格蘭。
哈拉爾德的入侵使哈羅德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哈羅德清楚地知道威廉公爵正等待著有利的風向,隨時會發動進攻,然而,他又不能坐視外敵入侵北方不管。他開始了可載入史冊的一次偉大的進軍,率領他的侍衛隊沿埃爾邁恩大道疾進,同時,邊進軍邊徵集各郡部隊。當挪威人輕鬆自在地駐紮在德文特河東岸,以為他還在南方時,哈羅德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在9月25日的斯坦福橋之戰中,睏乏的撒克遜人表現出不可征服的意志,經過6小時的苦戰,他們擊潰了北歐人。
哈拉爾德在戰役中喉部中箭,因失血過多而死。他一生中,有著無數次死裡逃生的經歷,他曾經驕傲的和奧丁神掰手腕,和命運賭輸贏,可是這一次,偉大的金髮王哈拉爾德-------終於倒下了。
金髮王哈拉爾德一死,“北方英雄譜系永遠絕嗣”,叱吒風雲的北歐海盜終於停止了暴風雨中的雷鳴,威嚴的北歐龍頭船不再讓歐洲人恐懼了。作為最後一個帶有永不知足,也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一生四處征戰的真正的北歐海盜領袖,他的死標誌著北歐海盜在歐洲瘋狂侵略擴張年代的終結。北歐海盜英雄的榮耀從此一去不返,卻永不磨滅!

對維京的影響

與此同時,從挪威、丹麥和瑞典的各民族中湧現出一批冒險家,為了擺脫哈拉爾德的統治,追求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們便開始瘋狂地向外拓殖,成為令人恐懼的海盜。這一過程延續了一個世紀之久。這些令人畏懼的入侵者或拓殖者,也可以說,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像哈拉爾德這樣的統治者從斯堪的納維亞本土驅逐出來的。
後來的歷史學家認為,這一時期,之所以有成千上萬的維京人到冰島定居或者當了海盜,主要是由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是維京人向外擴張的強烈欲望部分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本土的動盪不安。當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許多小國的統治者在國內實行殘暴的統治,任意撤換部族首領。那些被撤職的首領中,有的人性情剛烈堅毅,不甘逆來順受,便帶領其部下遠征海外,開始其海上探險生涯,比如前面所說的被哈拉爾德這樣的統治者驅逐出的人。
二是8世紀末,斯堪的納維亞只有兩百萬居民。從9世紀初,人口開始快速增長。而人口增長的原因與維京人的傳統習俗有關,維京人是一夫多妻制,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幾乎成群結隊。相比之下,斯堪的納維亞的土地就顯得太狹小了,以至於維京人的本土再沒有足夠的良田來維持日益增多的人口。酷寒的氣候、貧瘠的土地、過剩的人口,致使太多太多的年輕人在國內無法謀生。在當時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許多人茫然地站在蒙昧和野蠻的荒原上,於是,幾乎別無選擇地就手持刀劍上船,到海上去鋌而走險。
維京人本來就是一個勇猛的民族,喜歡冒險,愛好遊歷。但是它也是個貪財的民族,在維京人中,有些人不但擁有堅固的船隻和熟練的航海技能,而且還具有經商的天賦。因此,他們便主動地向海外拓展,去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
另外,整個北歐社會等級分明,還有各種條文明晰的法規。孩子們一懂事便知道自己在社會中處於什麼地位以及他們對社會負有什麼義務。法律、傳統和神話都明確地規定了他們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比如,在有關的編年史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每一個人都要按自己的地位獻出貢品,地位最高的人必須獻出15張貂皮、5張馴鹿皮以及1張熊皮、11件用熊皮或水獺皮製成的短大衣、兩根船纜、1張鯨皮,外加其他海豹皮及一些從北方的鴨窩裡收集來的羽絨。”這些貢品中的相當一部分是以向金髮王哈拉爾德交稅的名義徵收的。這種稅收的數量對承受者來說是很大的。逃避這種賦稅,也是有些維京人向外遷移的一個原因。

相關作品

詩歌

海盜國王哈拉爾德
勇敢的英雄哈拉爾德,
率領著他的部下,
穿過一片荒涼的森林,
馳騁在月光之下。
他們擎著許多戰旗,
在風中高高飄拂,
他們唱著許多戰歌,
歌聲響徹了山谷。
—— 魯德維格.烏蘭德
德國人Ludwig Uhland 的這首詩描述的正是那位維京人最後的英雄——金髮王哈拉爾德。

金髮王哈拉爾級戰列艦

標準排水量:3858噸
長度: 92.66 米
寬度:14.78 米
吃水:5.38 米
動力:2部往復式氣輪機,3部鍋爐,雙軸推進,輸出功率4500馬力,航速16.9節
裝甲:哈維綱裝甲,舷側裝甲7英寸,炮塔8英寸
武備:2座8.2英寸(210毫米)45倍徑炮,6座4.7英寸(150毫米)45倍口徑副炮,6座3英寸速射炮,6座單裝1磅炮,2座18英寸MK V型魚雷發射管。
金髮王哈拉爾級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設計建造,一共建造了2艘:金髮王哈拉爾號[ KNM Harald Haarfagre ]和雷霆號[ KNM Tordenskjold ]。由於主炮口徑較小,有些資料上將其劃為巡洋艦。這2艘戰艦晚年的命運十分坎坷,二戰爆發時該級艦已經是艦齡40多的老爺艦了,因為行動遲緩無法逃往英國,只好向德軍投降,隨後就開始了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的生活,歷經蹉跎最後終於落葉歸根魂歸故里。後來被改進為挪威級戰列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