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史

海盜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可以說有了海船也就有了海盜。羅馬帝國和拜占廷帝國先後都曾想在地中海確立自己的統治,可是他們最終徒勞無功,沒能剷除地中海地區的海盜活動。海盜在整箇中世紀裡肆虐,活動範圍從地中海擴大到了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


海盜:羅馬帝國的難去之癢

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羅馬人就不得不煞費苦心地對付科西嘉島和撒了島上的海盜。羅馬殖民統治的確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海盜活動日漸猖獗的勢頭,可是最大的威脅仍然來自這兩個難以靠近的島嶼。由於羅馬人抓不到神出鬼沒的海盜船,就想通過剷除它們的後方基地來把海盜斬盡殺絕。
在亞平寧半島的北岸,利古里亞人頻頻襲擊一些小船。羅馬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裡站住了腳跟,並且把一部分利古里亞人放逐到義大利中部地區。可散布在亞得里亞海的伊利里亞海岸的眾多小島,仍然是那些搶劫過往船隻的“野蠻民族”的老巢。他們擅長造船,經常騷擾義大利海岸。女王特塔統治的王國成了一個真正的“掠奪者的國家”
。直至公元前219年羅馬出兵,才結束了她的統治。
羅馬人自己也受到克里特島海盜的侵擾,公元前189年,有4000多羅馬人被擄掠到了島上。可是當時的羅馬已經同安條克國王統治的塞琉西王國開戰多年,不想再介入此事。而義大利商人也從海盜活動中看到了商機,因為海盜給他們帶來了馴服的勞動力。提洛島成了他們跟來自西里西亞、克里特島和埃托利亞的海盜進行人口交易的據點。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海盜們登上了西西里島,他們劫掠羅馬的船隊,搞得東地中海地區雞犬不寧。
在小亞細亞南面的西里西亞,有幾伙猖獗的海盜隱藏在迷宮般的小島上。他們還建起兩座堅固的城堡,向羅馬的領地挑戰。他們同小亞細亞勢力最強大的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結盟,惱怒的羅馬多次派兵攻打海盜,但都不夠徹底。
到了公元前1世紀,海盜活動更加猖獗,他們襲擊運輸糧食的貨船,甚至連羅馬行省總督的船也敢搶劫。這一次,羅馬動真格的了:公元前67年,羅馬決定派龐培將軍肅清海盜。龐培率戰船5000艘、士兵12萬出征地中海,摧毀了海盜的老窩。殘餘海盜要么被收編進羅馬軍隊,要么轉到一些農業地區開始務農為生。地中海又恢復了往昔的平靜。
後來,羅馬海上疆域的平靜又被海盜打破,這一次是以反抗羅馬統治的起義形式出現的。最不安全的是羅馬邊境的水域:大西洋、黑海和紅海。儘管這裡的港口都駐有軍隊,卻鞭長莫及,沒辦法監控遼闊的水域,所以海盜又得以孳生。公元3世紀以後,頻繁的戰爭伴隨著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為海盜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羅馬帝國的和平年代一去不復返了,海盜的陰影重新籠罩著地中海地區。

海盜:拜占廷帝國的破國之痛

在幅員廣大的拜占廷帝國,地中海是交通運輸的要塞,所以需要嚴厲打擊海盜。帝國在對付傳統海盜方面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著7世紀征服這一地區的阿拉伯人和13世紀十字軍的到來,拜占廷帝國的制海權被徹底地動搖了。
信仰堅定的阿拉伯人發動了一場聖戰,他們為削弱敵人而不擇手段,他們搶劫財富,並把俘虜賣為奴隸。阿拉伯海盜荼毒生靈,人們紛紛逃離海盜出沒的地區。拜占廷不得不用黃金贖回被掠走的俘虜,致使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那些阿拉伯國家。在這一艱難時期,義大利海岸的海盜也讓拜占廷帝國深感頭疼。
1204年,東征的十字軍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廷人把首都失陷看成是一幫殺人放火的醉漢對他們發動的一次真正的海盜襲擊。十字軍騎士在小亞細亞海岸燒殺擄掠,並在靠販賣奴隸謀取暴利。13世紀、特別是14世紀的時候,奴隸貿易格外紅火,“土耳其人”
和“摩爾人”被掠到克里特島的奴隸市場,然後賣給加泰羅尼亞人、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做奴隸。
但是,這些海濱城市並不只靠奴隸交易,熱那亞和威尼斯還同東方開展海上貿易。通過這些港口,東方的香料、絲綢、象牙和黃金流向了西方國家。對這些財富垂涎三尺的加泰羅尼亞和西西里島的海盜們,一直伺機搶劫運載這些貨物的船隻。

海盜:歐洲經濟的攔路之石

1350年以後,西西里島、利帕里和馬爾他島沿岸海盜活動的據點越來越多。守衛馬爾他島的騎兵對來自歐洲各地的冒險者在此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的搶劫行為給該島帶來了繁榮。熱那亞人和威尼斯人的利益受到了威脅,他們於1381年對馬爾他島採取行動,但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一些來自突尼西亞的穆斯林海盜也開始進攻西西里島。西西里島的每個海岸都搭起瞭望哨。貧困的島民也加入了海盜的行列,一起抵抗“兇殘的”撒拉遜人(中世紀歐洲人對阿拉伯人或西班牙等地穆斯林的稱呼)。在維護宗教信仰的幌子下,巧取豪奪、暴力衝突和虐待奴隸的現象比比皆是。在14和15世紀的地中海港口,海上行劫幾乎成了“民族工業”,它是窮人謀生的手段,是維持經濟的支柱,甚至仿佛成了港口和國家存在的理由。
在威金人(劫掠歐洲海岸的北歐海盜)的侵擾下,歐洲大西洋地區的海上貿易受到了重創。到13世紀的時候,經濟的繁榮才開始使海上貿易得以復甦:沿海航行的船隻越來越多,漁業也興旺起來,國際貿易形成兩條主線:一條向東,經布魯日和呂貝克,通向諾夫哥羅德;另一條向西,經荷蘭奔英國。
冬季蟄伏的海盜,春天一到就甦醒過來,貪婪地窺視著海上往來的船隻。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在丹麥海峽附近,他們要搶的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船隻;在英吉利海峽,他們搶劫從布爾訥夫灣運鹽的威尼斯和荷蘭貨船,還有運輸法國阿基坦葡萄酒的英國貨船。春季和秋季多發的大霧天氣使海上航行變得異常艱難,對海盜們來說,這正是大肆劫掠的天賜良機。“戰利品”少的時候,海盜們還會毫不猶豫地襲擊北海水域的漁船。
那些生活在偏僻小港或貧窮小島上的居民從海盜活動中得到了好處,把海盜看成能帶給他們富裕生活的救星。在哥得蘭島、黑爾戈蘭島、懷特島、馬茨島、韋桑島格魯瓦島,每一艘經過的船隻都讓島民們垂涎,他們隨時準備接待那些在惡劣天氣里尋找避風港的船隻,只要有可能,或者說只要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占上風,他們就會毫不客氣地將這些船隻和貨物劫為己有。
在當時,暴力是海上司空見慣的事情,民族團結根本就不存在,家族之間的仇殺就是法律。很多時候,船員和漁民的辱罵和挑釁就是島民們劫掠船隻、大開殺戒的藉口。13和14世紀,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上到處可以看到捕鯨船,船主是那些想在海上冒險的貴族,他們很少結交朋友,也沒有什麼盟友,更不知道哪條航路比較安全。波爾多人、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和英格蘭人對海上的航路了如指掌,他們不用費勁,只須悄悄地等待獵物上鉤就行。
在船隻遭襲之後,俘虜們往往被痛打一頓,扔到艙底,海盜們還要他們保證不再尋求報復。有時候,被劫船隻的船員在身上的財物被洗劫一空之後,又被海盜扔到一艘沒有食物和水的小船上。海盜們有時還會無情地截掉俘虜的手腳,或者乾脆把他們扔到海里。
在大海上混飯吃的人,是沒有騎士風度可言的。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海上暴力像流行病一樣肆虐蔓延,成為制約歐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