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法反坦克飛彈

海爾法反坦克飛彈

“海爾法”(Hellfire,有的刊物譯為“地獄火”)飛彈是美國70年代研製、80年代裝備的一種重型遠程反坦克飛彈。它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模組化設計,主要有AGM-114A/B/K/D等多種型號。

基本信息

簡介

海爾法反坦克飛彈海爾法反坦克飛彈

AGM-114地獄火反坦克飛彈是美國軍方開發的新一代空對地飛彈。又譯作“海爾法”機載反坦克飛彈,俗稱“聰明”飛彈。是專門為阿柏奇戰鬥直升機而開發的空對地飛彈,主要用來對付坦克。“地獄火”飛彈最初是為美國陸軍研製的一種直升機幫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飛彈。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採用了此飛彈,與陸軍一起訂購了6萬枚以上“地獄火”。“地域火”是屬第三代反坦克飛彈,它能摧毀重型坦克、厚裝甲目標,用來代替“陶”(TOW)反坦克飛彈。“地獄火”飛彈還向國外出口,已買和將買的國家有英國、挪威、德國、以色列、義大利等國。

研製歷史

“地獄火”飛彈,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大黃蜂”電視制導空對地飛彈基礎上研製的一種直升機發射的近程空對地飛彈,該彈屬美軍第三、四代反坦克空地飛彈,其基本型AGM-114A於1970年提出研製,1971年開始試驗,至1975年共試射56枚,41枚成功。其中29枚與雷射指示器配用,21枚成功。1976年該飛彈正式定為“阿帕奇”(AH-64A)攻擊直升機載武器,1982年投產。1982年和1983年,分別裝備美國空軍UH-60“黑鷹”直升機和英國“山貓”直升機;1983年,開始車載發射試驗。1984年美國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分別進行了大量試驗,共發射飛彈200多枚,命中率超過90%;1985年裝備AH-64A武裝直升機。

為使飛彈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並能適應各種戰場環境和氣象條件,美軍還在不斷地研究和改進飛彈的制導系統,使之成為能配用多種導引頭的模組化的飛彈系統,目前已發展成包括AGM-114A/B/D/K等多種型號在內的具有多種作戰功能的飛彈家族。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為美國和其它14個國際客戶生產了18000枚地域火飛彈。地域火飛彈已經成功地與美軍和盟軍的各種主要攻擊直升機實現了系統集成。

攻擊機理

“地獄火”的引導方式是半主動雷射誘導。它可以準確地攻擊多個目標而且射程到600米。雷達向著目標發射訊號,飛彈的接受器收到來自目標的發射訊號。飛彈沿著目標發射訊號的方向前進。它與“陶式”(TOW)反坦克飛彈不同之處,是不用銅線作有線電引導。直升機發射"地獄火"飛彈之後,行動不會受到限制。發射“地獄火”之後,直升機可以立刻迴避敵人攻擊。

發射方式

飛彈的發射方式有以下幾種,發射前鎖定直接發射:這種發射方式適用於能見度較差的情況,但需對目標情況有較詳細的了解。確定目標後,首先用雷射指示器照射目標,飛彈在發射前導引頭就捕捉到目標反射的雷射信號,然後鎖定,飛彈發射後立即向目標飛行並將其摧毀。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不論雷射指示器和飛彈發射單元是否在同一位置,都可對目標進行精確鎖定。其缺點是飛彈導引頭與目標之間需有通視線,也就是能看見,能使導引頭接收到目標反射的雷射信號,這樣就使發射單元的隱蔽性較差,容易受到對方攻擊。這種方式多用於對方威脅較小的情況。
發射後鎖定直接發射:飛彈先以大慨的射向向目標發射,在飛行中導引頭接收目標反射的雷射信號後鎖定,最後精確導向目標。這種方式可使雷射指示器減少照射目標的時間,降低威脅,多採用協同指示目標的方式,但二者必須緊密配合。
發射後鎖定間接發射:這種方式在部署和操作上與發射後鎖定直接發射的方式基本一樣,區別是飛彈從隱蔽地形後發射飛彈,通過自動駕駛儀控制飛彈越過障礙物,然後導引頭接收到信號後鎖定目標並導同目標,這樣就使飛彈發射單元不必暴露出來,減少了對方的威脅。同樣,這種方式也需要很好的協同。

攻擊方式

“海爾法”飛彈從發射到飛行8千米距離的時間約為37秒,通常採用以1部雷射指示器控制2個發射單元攻擊同一個目標,等飛彈命中後再轉換到下一個目標,但根據戰場需要還可採用以下幾種攻擊方式。

快速發射當有2個以上互相鄰近的目標靠近時,一部雷射指示器以一種雷射編碼依次照射目標,發射單元可以6-8秒的間隔按同一編碼向目標連續發射飛彈,指示器在指示第一枚飛彈命中目標後,立即轉向第二個目標,指示正在空中飛行的飛彈命中第二個目標。

連續發射兩部或兩部以上的雷射指示器各自接不同的雷射編碼照射各自的目標,發射單元以約1秒的間隔向這些目標發射飛彈,飛彈即可按相應的雷射編碼攻擊各自的目標。

組合發射就是將上述兩種方式結合進行,可在1分鐘內發射完16枚飛彈,去攻擊相應的目標。這是對付大面積集群坦克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雷射指示器與飛彈發射單元之間必須協同好。

各種型號

AGM-114A(基本型)使用半主動雷射導引頭,裝備美國陸軍。
AGM—114B具有半主動雷射、射頻/紅外和紅外成像三種導引頭選擇,採用低煙火箭發動機並裝有引信保險備炸裝置,在尺寸、質量上比基本型略長略大。其中紅外成像導引型裝爆破殺傷戰鬥部,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
AGM—114C與B型基本相同,只是沒有引信保險備炸裝置;其最大射程8千米,使用高度610米(超過610米的使用高度就喪失截獲目標的能力),最大速度1馬赫,重量47.9千克,長度1.778米,直徑178毫米,戰鬥部為聚能破甲,制導系統為半主動雷射,單價25000美元。
AGM—114D裝串列裝藥戰鬥部,較基本型更長、質量更大。

目前,美國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使用“海爾法”飛彈。現役的“海爾法”飛彈的型號為AGM-114“海爾法II”,它已經加大了自己的能力,不僅僅用來反裝甲目標,而且還能夠用於緊密空中支援、城市攻擊戰和反艦任務。

M-114“海爾法II”

目前有以下型號:

AGM—114K1990年研製,1993年投產,1994年服役;裝高爆炸藥,用於打擊裝甲目標,被認為達到第四代反坦克飛彈水平。其最大射程、制導精度、重新編程靈活性、抗干擾能力和殺傷威力等性能都有提高,但價格高達65000美元一枚。由於AGM—114C飛彈只要超過610米的使用高度就喪失截獲目標的能力,而AGM—114K據稱能夠從4500米高度截獲目標,因而更適應美軍捕食者無人機在更高的610~4570米高度發射。

AGM—114M破裂型,可有效對打擊艦隻、岩洞、輕型裝甲加、建築物、掩體和其它城市目標。

AGM—114N採用熱壓戰鬥部(帶有一種新的“金屬加力衝擊”MAC彈頭),是專門為攻擊地上堅固建築物和地下目標而改進的。彈頭重27.5磅,在彈頭的外殼和PBXN-112爆炸裝藥間加狀了一層氟化鋁粉末。使用時先鑽入建築物內有敵兵的房間或地下目標內部,然後內裝的燃料-空氣炸藥爆炸,鋁混合粉散發開來,並迅速燃燒,利用產生的衝擊波超壓、燃燒高溫和吸氧窒息毀傷設備和人員。

AGM—114L使用高爆彈頭,裝備毫米波尋的器,適合AH-64D“長弓”直升機在惡劣天氣下打擊目標,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和發射後不管能力。

所有這4種型號都在伊拉克戰場中經受了實戰考驗。

三種不同的AGM—114“海爾法”飛彈:最上一枚使用串聯聚能破甲戰鬥部,前部的戰鬥部有一定傾角,能適應命中裝甲目標或艦艇時的傾角;中間一枚採用傳統的單個聚能破甲戰鬥部;最下一枚使用高爆戰鬥部。

實戰表現

海爾法反坦克飛彈海爾法反坦克飛彈

AGM-114“海爾法”反坦克飛彈於1989年在美軍入侵巴拿馬戰爭中首次使用。當時,曾用於攻擊巴拿馬國防軍司令部。在海灣戰爭中該型飛彈得到了廣泛使用,主要配備在“阿帕奇”AH-64A型攻擊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H-1W型“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悍馬”突擊車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阿帕奇”直升機與A-10攻擊機配合,曾在科威特北部地區一次就擊毀了80輛開進中的伊軍坦克,挫敗了伊軍的阻擊行動。整個戰爭期間,擊毀了伊軍大量裝甲目標和各類工事。戰爭期間,AH-64A直升機共發射該型彈2800餘枚,擊毀伊軍各類目標2100多個。美軍宣稱:海爾法2型飛彈的實戰表現和在沙漠環境下的耐久性非常出色。在“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美軍和盟軍也發射了1000多枚“海爾法2型”飛彈和長弓直升機“海爾法”飛彈。

後期發展

美國陸、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正聯合研製一種全新的反坦克飛彈,即所謂的第四代聯合通用飛彈(JCM)。JCM具有高助推/續航推力調節比的單級火箭發動機。其助推/續航推力調節比達到20:1,比傳統火箭發動機的6:1提高了3倍以上,能確保飛彈在發射後迅速達到巡航速度並持續飛向目標。這種火箭發動機還具有信號特徵低的優點,因此飛行過程中不易被對方探測。JCM同時吸收了鈍感彈藥的設計特點,據稱即使飛彈意外地被爆炸碎片擊穿或者被一發子彈擊中,一般也不會發生爆炸,這對於載機的安全而言至關重要。

在制導方面,鑒於半主動雷射、紅外和毫米波雷達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洛·馬公司大膽地為JCM設計了集三種制導方式於一體的所謂“三模導引頭”,使JCM在具備“發射後不管”和晝夜全天候能力的同時,還大幅度提高抗干擾和精確打擊能力,同時顯著減少附帶破壞。

JCM可以配用多種戰鬥部,而其可程式電子引信能據不同的目標以不同的時間來引爆戰鬥部。

性能參數

基本參數

最大射程8公里
最大彈道高600米(機載發射)
最大飛行速度391.7米/秒
命中率90%以上
可靠性95%
使用條件全天候使用,能在戰場上的煙塵、雨霧中鎖定目標
發射速度1發/6~8秒(1台指示器)
最短髮射間隔1秒(2台指示器)
破甲厚度1400毫米
彈長1.779米(A型);1.7272米(B型);1.778米(C型)
彈徑177.8毫米
翼展330毫米
發射重量45.7公斤(A型);47.9公斤(B、C型)
戰鬥部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重9公斤;裝有6.8公斤高能混合炸藥,配觸發引信
制導方式雷射半主動尋的制導、紅外/射頻、紅外熱成像
動力裝置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為18.6千牛
發射裝置AH-1W、OH-58D、UH—60、AH—64等直升機機載
貯存期限10年

識別特徵

(1)AGM-114採取裸掛裝方法配備直升機和地面發射車,識別較容易。
(2)彈體呈棍狀,採用兩組控制面。第一組位於彈體後部,4片對稱安裝,徑向長度較大,前端有切角,翼展不大。第二組位於彈體前部,尺寸較小,呈方形。
(3)頭部有雷射束接收視窗,透明,可見內部裝置。

性能特點

(1)發射距離遠,精度高,威力大。
(2)採用雷射制導,抗干擾能力強。
(3)飛彈採用模組式設計,可根據戰術需要和氣象條件選用不同制導方式,配備不同導引頭。其中有一種射頻/紅外導引頭,專門用於對付配有雷達的防空飛彈、高射炮武器系統。
(4)需目標照射保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