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文化

海爾文化

海爾文化是具有海爾特色的意識形態,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海爾的無形資產。 海爾在國內外市場上的不斷創新之舉,是以一系列創新的觀念為先導的。 海爾的發展,是學習了國外的先進管理,基礎還是中國傳統的文化。

(圖)海爾文化海爾文化

海爾文化是具有海爾特色的意識形態,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海爾的無形資產。海爾文化底蘊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吸收了日本特色的團隊意識和吃苦精神、美國人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戰略,從而形成了獨特而先進的海爾文化。

斜坡球體理論

斜坡球體理論是海爾集團完善的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的理論基礎。根據斜坡球體發展理念,海爾在用人方面的做法是變“相馬”為“賽馬”,雖一字之差,卻有本質的區別。“相馬”,是將命運交給別人,而“賽馬”則是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具體來說,斜坡球體理論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三工並存,動態轉換”
三工即優秀人才、合格工人、試用員工。海爾用工改革的思路是,“三工並存,動態轉換”,幹得好可以成為優秀工人;幹得不好,隨時可能變為合格工人甚至試用員工。在國家沒有解決社會保障體制的現狀下,這種做法比較有效地解決了“鐵飯碗”問題,使企業不斷激發出新的活力。
2.實行定額淘汰
即每年必須有一定比例的人員被淘汰,以保持企業活力。
3.富有特色的分配製度
薪酬是重要調節槓桿,起著重要導向作用。海爾的薪酬原則是,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性。高素質、高技能獲得高報酬,人才的價值在分配中得到體現。
4.注重精神激勵
海爾不斷探索各種精神激勵措施,如以員工名字命名的小發明(“啟明焊槍”、“雲燕鏡子”、“召銀板手”等)、招標攻關、設立榮譽獎勵(最高獎為“海爾獎”,這是對人才最權威的獎勵,由總裁簽發)、開展全員性合理化建議活動(專門設立了“合理化建議獎”)等等,以此來激發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創造力。
5.強化培訓,創造學習機會
海爾為各類人員設計了不同的升遷途徑,使員工一進入企業就知道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怎樣才能獲得成功。為此海爾為員工創造各種學習機會,進行以市場為目標的各種形式的培訓,以提升員工的能力和素質。

三隻眼睛理論

海爾長了三隻眼睛,第一隻眼睛是盯住企業內部員工,使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最大化;第二隻眼睛是盯住企業的外部市場,盯住用戶,使海爾的用戶對海爾的滿意度最大化;第三隻眼睛是盯住企業的外部機遇,盯住國外市場,使海爾融入全球一體化

海爾文化的靈魂是“創新”

企業是人,文化是魂。創新是新經濟的核心也是海爾文化的靈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管理理念上的創新
海爾的理念簡單地講,可以歸納為四個字:“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目標無止境,就是要敢於否定自己,敢在別人否定你之前否定自己。因此,海爾人將“敬業報國,追求卓越”作為自己的企業精神。因為追求卓越,海爾人提出了“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以“要么不乾,要乾就要爭第一”的精神,奪得冰櫃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牌,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入圍世界品牌百強,榮居第89位。從大處看,追求卓越是企業在發展目標和戰略上志存高遠;從小處看,追求卓越則是追求過程的嚴謹,結果的到位,是對不論大小事一抓到底的韌勁,而海爾人也就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海爾“OEC”管理法中,每人每天的工作不僅要“日清”,還要“日高”,就是今天的工作永遠比昨天做得更好。
2.思想觀念上的創新
“觀念是創新的先導”。海爾在國內外市場上的不斷創新之舉,是以一系列創新的觀念為先導的。“只有淡季思想,沒有淡季市場”的市場觀;“先賣信譽,後賣產品”的品牌觀;“用戶永遠是對的”、“以對用戶的忠誠度換取用戶對海爾品牌忠誠度”的服務觀;“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的用人觀等等,共同構成了海爾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成為海爾人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成為引導和促進企業創新的活力源泉。
3.文化概念上的創新
在海爾,看不到太多的宣傳牌板,他們對員工的宣傳教育主要是通過海爾大學教育基地加以灌輸。每個海爾員工都要根據工作的分工不同進行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海爾思想海爾觀念、海爾文化的灌輸,不斷地布道,讓員工認識到優秀的產品是由優秀的人生產出來的,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同時,在構成海爾文化的“概念”中,既不乏出自老祖宗的“之乎者也”,也不乏類似“SUB”、“BOM”之類的洋字碼,而這恰恰是海爾文化兼收並蓄、融會貫通的體現。海爾文化底蘊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吸收了日本特色的團隊意識和吃苦精神、美國人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戰略,從而形成了獨特而先進的海爾文化。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寫過一篇《海爾是海》的短文,他號召全體乾群要有大海一樣的品質和風格,把海爾變成團結的海、智慧的海、奮進的海。海爾人不但有著發達的經濟頭腦,也有著先進的文化頭腦。他們把時代的召喚、民族的精神、國家的重託都溶匯成豐富多彩的“海爾精神”和“海爾文化”,並滲透于海爾的每一件事物,體現在時時處處。在海爾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聽不見單純的說教,很少有專門的形式,而全體幹部職工卻能夠在濃厚的文化思想、政治氛圍中受到教育。這,正是形成海爾文化概念的關鍵所在。

做超級領導

所謂超級領導,就是你的領導水平達到了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然能夠正常工作。做“超級領導”,是現代企業中規模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險職業經理人素質外現,今後每個領導者按“超級領導”的思路去走,趨勢必然!做"超級領導",首先自己工作上要有思路;其次,管理要科學;第三,要有超越自我的崇高意境,要有不斷創新的飽滿熱情。張瑞敏說:“幹部的目標:做超級領導,即你的領導水平達到了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能夠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員工,有合力的組織。”

“外王內聖”

海爾的發展,是學習了國外的先進管理,基礎還是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國傳統哲學強調“內聖外王”,在封建社會裡,這個說法主要是顯示從政者自身的修養,不一定是為國家效力;我們把它改了一下順序,叫“外王內聖”,首先是有一個目標:創出一個世界級品牌,有了創世界名牌這個目標,才能練好內功,做到“內聖”;而“內聖”一定是為“外王”的目標服務的!

資本是船,品牌是帆

海爾的明天做什麼?張瑞敏說,緊抓資本市場與品牌兩個運營。資本是船,品牌是帆。資本巨大可讓船體更大,品牌越響可使船帆更寬。海爾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打造企業品牌是企業發展戰略的第一步。

商無定市,善謀者勝

“商無定市,善謀者勝”。海爾的發展過程中,張瑞敏一直在充當牧師角色,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心理,並通過企業文化中心,改造、運用傳統文化理念,為科學管理、制度化管理減輕了阻力、鋪平了道路。通過本文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企業經過一定的創業、創新過程,就會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理念。一個企業的產品領先,必定是她有領先的文化;一個企業卓然於世,必定是因為她有同樣卓然的文化做積澱。文化是無形的,但是這種無形卻是最能轉化為有形、並且能讓人看得最真切,因為她能附著在每一件產品上、滲透於每一個人內心裡、貫穿於服務的全過程。海爾成功的根本原因,即在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