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國土論

海洋國土論

《海洋國土論》是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質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海洋國土論》是國內第一本對海洋國土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術性專著。由中國海洋大學“985工程”,“海洋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資助,中國海洋大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資助,廣東海洋大學科技著作出版資助。

作者介紹

徐質斌,男,祖籍河北省安國市,解放軍外語學院本科畢業;先後在軍隊任戰士、排長、新聞幹事、軍校教員、教研室副主任、教學科副科長、科長.在地方任科員、編輯部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現為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顧問、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海洋經濟理論、戰略與政策。主持省部級課題川項。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的著作1 0部,主要有《中國沿海農業發展戰略》(經濟日報出版社)、《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經濟出版社)、《海洋經濟學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山東海洋產業結構與布局最佳化研究》(海洋出版社)、《廣東海洋經濟重大問題研究》(海洋出版社)。本書是其第三本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海洋國土觀念

第一節 全球性“藍色圈地運動”

一、沖島事件的啟示

二、“藍色圈地運動”的緣起

三、“藍色圈地運動”的後果

第二節 國土觀念的歷史演變

一、國土的一般概念

二、國土觀念的歷史性

三、海洋國土觀念的產生和演進

第三節 海洋國土的概念

一、“海洋國土”的定義

二、中國海洋國土的獲得

三、海洋國土的劃界方法

四、中國國土的面積

五、中國普及海洋國土觀念的任務

第二章 海洋國土與國家命運

第一節 海洋國土的價值

一、自然財富之源

二、地球村大通道

三、民族魂鑄造場

第二節 歷史課堂里的金訓

一、海上列強的發跡

二、中華民族昔日的盛衰

第三節 海權論者的告誡

一、鄭和的思想和言論

二、馬漢的思想和言論

三、魏源的思想和言論

四、孫中山的思想和言論

第四節 海洋國土與綜合國力競爭

一、綜合國力的概念

二、綜合國力的評估

三、海洋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四、海洋在中國建設現代化強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海洋國土的特徵

第一節 國土的一般性質

一、國土的取得和變更

二、對國土主權的限制

三、國土作為資源的一般性質

四、海洋國土與大陸國土的共性與聯繫

第二節 海洋國土的本質特徵

一、質地的液態性

二、結構的立體性

三、賦存資源的獨特性

四、法律地位的差異性

第三節 海洋國土開發中的矛盾分析

一、矛盾表現描述

二、矛盾根源解釋

三、矛盾處理對策

第四章 海洋國土的法律地位

第一節 海洋國土地位的法律依據

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產生和意義

二、國家管轄海域

第二節 內海水和港口的法律地位

一、內海水的法律地位

二、港口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領海和毗連區的法律地位

一、領海的法律地位

二、毗連區的法律地位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法律地位

一、專屬經濟區的法律地位

二、大陸架的法律地位

三、中國管理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任務

第五節 島嶼和群島的法律地位

一、島嶼的法律地位

二、群島的法律地位

第五章 海洋國土的經濟開發

第一節 海洋國土開發戰略

一、“海洋國土開發”與“海洋經濟發展”

二、國土開發戰略與國土開發規劃

三、中國海洋國土開發戰略體系和總體戰略

第二節 中國海洋產業結構升級

一、產業結構理論

二、中國海洋產業發展戰略

三、中國海洋產業結構升級

第三節 中國海洋區域經濟布局最佳化

一、海洋功能區劃

二、海洋經濟區域布局

三、基於委託一代理理論的海域使用論證改進

第六章 海陸統籌與海陸複合區域管理

第一節 海陸統籌方針與海陸一體化建設

一、海陸統籌觀念的產生

二、海陸一體化概念探析

三、實施海陸一體化戰略的動因及意義

四、海陸聯動建設的重點領域

五、推進海陸一體化進程的條件

第二節 海岸帶區域管理

一、海岸帶的概念

二、海岸帶的自然特點

三、海岸帶區域經濟特點

四、海岸帶經濟建設重點

第三節 海島區域管理

一、海島的概念

二、海島的地位與作用

三、中國海島的自然特徵

四、中國海島經濟的特點

五、海島建設的重點

第四節 海灣與河口區域管理

一、海灣區域管理

二、河口的概念

三、河口區域經濟的特點

四、河口建設的重點

第七章 海洋國土整治

第一節 海洋國土資源與環境

一、海洋國土資源、海洋環境的概念

二、中國的海洋資源環境保護行動

三、海洋資源與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海洋國土資源開發的方針原則

第二節 海洋國土整治的意義和方法

一、海洋國土整治的概念

二、日本“先污染後治理”的教訓

三、若干國家的國土整治運動

四、國土整治效益評價

第三節 海洋國土整治重點

一、河口整治

二、海岸防護

三、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

四、海平面控制

五、海損應急管理

第四節 海洋生態經濟模式

一、生態文明和循環經濟理論

二、海洋生態經濟建設

第八章 海洋國土安全

第一節 安全理論述評

一、安全的概念”

二、幾種主要的國家安全觀

三、國家安全觀演變態勢

四、安全問題上的國際關係流派

第二節 海洋國土的主權安全

一、國家主權的概念和維護國家海洋主權的思路

二、中國海洋主權面臨的嚴峻形勢

三、處理海洋主權爭端的基本方針

四、中國與外國的海上劃界問題

第三節 海洋國土的軍事安全

一、來自海上的軍事威脅

二、中國的海上軍事力量

三、維護國家海洋國土軍事安全的對策

參考文獻

評價

本書適應時代發展趨勢,運用地理學、國土學和現代經濟學理論建立分析框架,以“興邦倚重海洋”、“重構中國戰略利益空間”的理念為主線,以《聯合國海洋公約》和國家海洋政策為依據,從國情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規範與實證、歷史與現實、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闡明了國家管轄海域的國土屬性;探討了它與大陸國土的異同及其本質特徵;針對海洋國土的特殊性,多維度地研究了中國海洋國土的開發、整治、管理、防衛等經略對策,初步構建了海洋國土學的學科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