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躍層

海水躍層

海水躍層也稱“躍變層”或“飛躍層”。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現突變或不連續劇變的水層,表明上下層海水性質不同。

種類

躍層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淺,隨海區的地理和氣象條件變化。主要有四種躍層:

溫度躍層

即海水溫度垂直變化達到或超過每米隊0.2C的水層。海洋中常存在溫度躍層,井影響其他躍層。

鹽度躍層

即海水鹽度垂直變化達到或超過每米0.1‰的水層。在河口區或大量降水、蒸發和融冰季節的海區,使鹽度發生變化,在海水中混合不均勻而產生鹽度躍層。

密度躍層

即海水密度垂直變化每米超過0.0001克/立方厘米的水層。主要取決於海水的溫度和鹽度海水的溫度低,鹽度高,密度隨之增大 ;反之,則減小由於溫度和鹽度的適當配合,常出現密度躍層。當躍層的密度變化較大,潛艇的負浮力不大時, 潛艇可以像潛坐硬海底一樣潛坐在密度層上,故稱“液體海底”。在世界大洋的各個海域和不同深度都有這種“液體海底”。

聲速躍層

即由於海水溫度、壓強鹽度的不同使聲波傳播速度在垂直方向發生突變的水層。海水躍層按其成因和變化,通常包括主躍層(亦稱“永久躍層”)、季節性躍層和周日躍層三類。主躍層由大洋熱鹽環流所維持,季節性和周日躍層由海面太陽輻射和海氣相互作用直接形成。

影響

躍層對水下通信和潛艇的隱蔽具有積極的作用。水聲設備在深聲道中的使用效果最好,在深聲道中航行的潛艇可以探測到距離很遠的目標。在聲速躍層之上發射的聲吶信號,不易探測到躍層之下的目標,潛入躍層以下的潛艇被發現可能性大為減少。如果海水躍層強度較小、上界深度較深、厚度較大、較持久穩定,會形成不規則的聲反射,大幅降低反潛聲吶的作戰效能,給反潛行動造成困難。在戰鬥中海水躍層比較適合潛艇隱蔽行動,潛艇在作戰中會儘量尋找海水躍層,來隱蔽待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