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棗樹

學名:Phoenix canariensis Hort EX Chaub
科名:棕櫚科
常綠喬木,單幹,高8-12米,乾圓柱形,老葉柄基部包被樹幹,頗為奇特。羽狀複葉密生,長5-6米,羽片多,葉色亮綠。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具分枝,生於葉腋;花小,黃褐色。果實長橢圓形,熟時黃色至淡紅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本種樹幹粗壯,高大雄偉,羽葉密而伸展,形成密集的羽狀樹冠,為優美的熱帶風光樹,非常適宜作行道樹,特別在海濱大道栽植,景觀尤顯壯麗,也可群植於綠地。本種的成年植株近年來在廣東福建套用較廣,惟價格太昂貴。
現今人類栽培的海棗樹起源於乾燥沙漠地區的果樹,它是從野生的海棗 樹演化來的。今天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里和利比亞費贊地區還有大片的野生 海棗林,植株叢生,枝幹有刺,果實極小,味酸澀不堪入口。在千百年來長 期的人工選擇作用下,才逐漸發展成為今天栽培的海棗樹。
海棗樹是人類栽培的最古老的果樹之一。據現有的資料推斷,蘇麥爾人 在距今 7000 年前就已經開始經營海棗種植園,並且能加工海棗作為食品了。 考古學家在距今 6500 年的埃及古墓中,發掘出大量的已經炭化了的海棗核, 除體積較小外,它和人們今天栽培的海棗形狀完全相同。
海棗樹引種到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的事情。大約在西漢時期, 海棗沿“絲綢之路”由商人從西域引進我國,稱為波斯棗。大約在 17 世紀後 期,海棗還從海路引種到我國南方各地,稱為番棗。由於海棗性喜高溫乾燥 的熱帶氣候,我國只有廣東、雲南等地種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