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草原

海底草原

海南海洋生態調查組在東部沿海一帶發現大面積海草場,面積3-5平方公里不等。有關專家稱:東海岸為何分布著大面積海草,這還是個謎,有待進一步研究。然而此次發現,對海洋生態研究有重要科研價值。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是在一次對珊瑚礁和海草的調查項目中發現“海底草原”的奇景的。

基本信息

分布

(圖)“海底草原”現海南“海底草原”現海南

調查組分別在海南東海岸的文昌高隆灣、瓊海龍灣港和陵水新村港一帶礁坪內側,以及沿岸港灣(水深兩米左右)發現大面積海草床,面積3-5平方公里不等,種類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海草高的達1米多。而在海南島的西海岸則極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灣、大墩一帶的潮間帶及以下區域的海草床,分布面積約3平方公里,占全港面積的1/6。該區域的海草主要是泰萊草,有少量的線葉二葉草。港灣的另一側則無海草分布。專家分析主要是受三才河影響,近岸海水的鹽度變化大,不利於海草生長。

(圖)海底草原海底草原

文昌高隆灣沿岸港灣、沙泥質海底的礁坪內側也分布約4平方公里的海草,還發現了仙掌藻、密島仙掌藻等在海南沿海罕見的熱帶種類。瓊海龍灣港一帶海域沙泥質海底礁坪內側則分布大面積海草床(5平方公里左右),但生長稀疏,葉面上有沉積污物,顏色發暗,部分葉出現腐爛。說明生態環境遭受一定破壞。參與調查的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人、海洋學博士王道儒說,海草與紅樹林、珊瑚礁一樣,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特性

海南發現海南發現"海底草原" 出現之因仍是個謎

海草是海洋動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動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動物來維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動物都是靠海草來養活的。

海草像陸上的植物一樣,沒有陽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綠色植物在它的生命過程中,從海水中吸收養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質(糖、澱粉等),這使得海草僅能生活在淺海中或大洋的表層,大部分的海草只能生活在海邊及水深幾十米以內的海底。

然而,不同的海草分布的深度不同。如海南島沿海常見的海菖蒲海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海草中唯一地仍保持空氣傳粉的種類,其分布的水深只在一米以內。而泰萊草二藥草是以水媒授粉的,一般在水深2米以內分布。

海草根系發達,有利於抵禦風浪對近岸底質的侵蝕,對海洋底棲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於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環境。更重要的是,它能為魚、蝦、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和隱蔽保護場所,海草床中生活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個別種類海草還是瀕危保護動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場保護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視。

保護

中國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02年中國海洋環境公報顯示,雖然中國大部分海域環境質量良好,但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水質標準的面積約為17.4萬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了0.1萬平方公里。同時,人為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全國海洋生態調查和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惡化,生態系統結構失衡,表現在主要傳統經濟魚類資源衰退,海水養殖品種種質嚴重退化。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典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如濱海濕地,據初步估算,累計喪失面積已占中國總濱海濕地面積的50%。中國紅樹林總面積已不足1.5萬公頃,比上世紀50年代減少73%;中國珊瑚礁分布面積減少80%;海南島亞龍灣的整體海草床呈老化和退化趨勢;珍稀瀕危物種正在日趨減少;外來物種入侵已對局部區域造成嚴重破壞,如肆虐福建沿海的大米草,已侵犯渤海黃海三角洲地區。

省有關海洋專家建議,應成立專門研究機構,對海草床生態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弄清重點區域海草場的類型、資源分布、海草的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等,適當建立一定範圍內的海草保護區。

意義

海底草原海底草原
2002年7月18日至9月29日間,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受省海洋廳委託,對海南島沿岸珊瑚和海草進行調查。調查組在三亞海區、陵水新村港、瓊海龍灣港、臨高磷昌礁、昌江三聯、文昌高隆灣和東方近海等地布點,採取普查與重點調查相結合,分別在鹿回頭、小東海、大東海西瑁洲東瑁洲、雙帆石、西排島、東排島和野豬島等處進行。通過對71個斷面水下錄像和水下照相,共錄製了原始錄像帶21盒,拍攝了30卷膠捲,水下照片達1000張。

調查結果讓專家們驚喜萬分:海南島東岸沿線多處,碧藍清澈的海底生長著翠綠茂盛的一片片“海底草原”———大面積海草場,面積分別為3-5平方公里不等。種類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海草高的達1米多。

省海洋與漁業廳海洋環保處負責人張軍說,過去我省對海草沒作過系統的調查,此次意外發現海草資源,意義重大。海草作為南海沿岸重要生態系統之一,是海洋高生產力的象徵。

相關資料

海草是只適應于海洋環境生活的維管束植物,屬於沼生目,大部分海草葉片均為帶狀,形態相似,在熱帶、溫帶近岸海域均有分布。

海草生長在海洋邊緣部分一個相當狹窄的地帶,海草場是熱帶水域重要的潮下帶生產者,成為許多經濟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天然漁礁。目前全世界各海域共有12屬49種海草,我國共有9屬。

分布在海南沿岸的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海神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