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

海峽西岸經濟區動漫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金融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社會事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圖書信息

作者:張志南 等主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5
開本:16開
頁數:378 頁
裝訂:平裝
ISBN:9787509722749

內容簡介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形成、發展和趨勢,引起了國內外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也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層的高度重視。《2009版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2008)》詳細論述和介紹了海峽兩岸經濟區的歷史文脈、生產力布局、梯度推進理論,以及“海西”各地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市場潛力、閩台合作交流的發展趨勢和最佳化配置資源等問題。

目錄

總報告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現狀與海西應先行對策分析
分報告
福建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粵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浙南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贛東南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專題報告
海峽西岸與東岸形成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及對中國經濟成長的
貢獻研究
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結構調整現狀與趨勢發展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產品品牌現狀及發展舉措
海峽西岸經濟區動漫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交通能源建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金融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成品油穩定供應的對策研究
海峽西岸經濟區節能減排現狀與趨勢分析
海峽西岸經濟區形成的歷史內涵及現實意義
海峽西岸城市帶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海峽西岸經濟區社會事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編後記

後記

在編委會和主編張志南、李閩榕的指導下,我們組織有關部門、高校、研究機構人員撰寫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2008)》(海峽西岸藍皮書)。各個單位、眾多學者及科研人員經過共同努力,按照原定計畫編寫出了第三本海峽西岸藍皮書。由於作者眾多,書中涉及的大量統計和調查數據,來源不同、統計口徑不同、指標理解不同或者不是最終調整後的數據,加上各地統計部門尚未及時對歷史年份統計數據進行調整,致使一些指標的數據和口徑不盡相同,請讀者閱讀和引用時以政府及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為準。本書由葉飛文研究員負責全書初步統稿,最後由主編張志南、李閩榕定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為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很多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編者
2008年11月

文摘

總報告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現狀與海西應先行對策分析
二 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社會持續較快健康發展,逐漸形成以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石油化工三大產業為主導,以輕紡、服裝、鞋帽、食品、汽摩配、電機等行業為重點的產業支撐體系;逐漸形成以空港、海港、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等為紐帶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逐漸形成對外不斷開放、對內協調聯動的內外雙開放格局;逐漸形成內外需雙拉動的有效增長機制;逐步累積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諧因素,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同時,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強省際區域協作,廣泛開展了資源、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多元化聯合與協作,福建與周邊地區成立了閩浙贛皖九方經濟協作區、閩粵贛十三市經濟協作區、閩粵贛三邊經濟技術協作區和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四個跨省區域協作組織,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探索中不斷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整體推進的勢頭已經形成。
1 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
2007年海峽西岸經濟區生產總值1634266億元(見表1),名義增長2054%,實際增長1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160元,比增141%。三次產業持續協調發展,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78835億元,名義增長138%,實際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815468億元,名義增長213%,實際增長175%;第三產業增加值63996億元,名義增長216%,實際增長157%。從2004~2007年數據看,海峽西岸經濟區生產總值和三次產業保持了持續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見表1~表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