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平寇記

(13)孔:甚,很。 bèi):乾糧。 (23)作:振奮。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海上平寇記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慎中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守備汀漳俞君志輔(1),被服進趨(2),退然儒生也(3)。瞻視在鞞芾之間(4),言若不能出口,溫慈款愨(5),望之知其有仁義之容。然而桴鼓鳴於側(6),矢石交乎前,疾雷飄風(7),迅急而倏忽,大之有勝敗之數,而小之有生死之形,士皆掉魂搖魄,前卻而沮喪(8);君顧意喜色壯,張揚矜奮(9),重英之矛(10),七注之甲(11),鷙鳥舉而虓虎怒(12),殺人如麻,目睫曾不為之一瞬,是何其猛厲孔武也(13)?

是時漳州海寇張甚,有司以為憂,督府檄君捕之(14)。君提兵不數百,航海索賊,旬日遇焉。與戰海上,敗之;獲六十艘,俘八十餘人,其自投於水者稱是。賊行海上,數十年無此衄矣(15)。由有此海所(16),為開寨置帥,以彈制非常者(17),費巨而員多;然提兵逐賊,成數十年未有之捷,乃獨在君;而君又非有責於海上者也。亦可謂難矣!

予觀昔之善為將,而能多取勝者,皆用素治之兵,訓練齊而約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習於旗旐之色(18),而揮之使進退則不亂,熟於鐘鼓之節,而奏之使作止則不惑,又當有以豐給而厚享之,椎牛擊豕,釃酒成池(19),饜其口腹之所取;欲遂氣閒(20),而思自決於一斗以為效,如馬飽於櫪,嘶鳴騰踏而欲奮,然後可用。君所提數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識;寧獨訓練不夙,約束不豫而已(21),其於服屬之分,猶未明也。君又窮空,家無餘財,所為市牛酒,買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22),觸犯炎風,沖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與賊格,而竟以取勝。君誠何術,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盡其力者,以義氣作之而已(23);用未厚養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誠心結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問君,而玄鍾所千戶某等來乞文勒君之伐(24),輒書此以與之。君其毋以予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雲。君之功在瀕海數郡;而玄鍾獨欲書之者,君所獲賊在玄鍾境內,其調發舟兵諸費,多出其境,而君清廉不擾,以故其人尤德之爾。

君名大猷,志輔其字,以武舉推用為今官。

作品注釋

(1)守備:明代指防守城堡的武官。汀:汀州府,治所在今福建長汀縣。漳:漳州府,治所在今福建省漳州市。俞君志輔:俞大猷,守志輔,號虛江,福建晉江人。明朝抗倭名將,與威繼光齊名。官至右都督。

(2)被服進趨:指衣裝和行動。

(3)退然:遜讓的樣子。

(4)鞞芾(bǐfú):古代朝覲或祭祀時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種服飾。鞞,同“”。

(5)款愨(què):誠懇。

(6)桴(fú)鼓:戰鼓。桴,鼓槌。

(7)飄風:旋風。

(8)前卻:前進或後退。

(9)矜奮:猶奮勉。

(10)重(chóng)英:重疊的矛上羽飾。

(11)七注之甲:用許多鐵片連綴而成的鎧甲。注,同“屬”,連綴。

(12)虓(xiāo)虎:怒吼的老虎。

(13)孔:甚,很。

(14)督府:都督府。檄:用公文傳達命令。

(15)衄(nù):挫折,失敗。

(16)由:自從。海所:指沿海地區的衛所。 

(17)彈制:鎮壓。

(18)旐(zhào):畫有龜蛇的旗。

(19)釃(shī)酒:猶言斟酒。

(20)欲遂:謂欲望滿足。

(21)不豫:預先沒有。

(22)糗糒(qiǔbèi):乾糧。

(23)作:振奮。 

(24)玄鍾所:衛所名,在福建詔安縣東南,明初在此設千戶所。千戶:千戶所的軍官。勒:刻石紀功。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遵岩集》卷八。文章是表彰俞大猷在海上平倭寇事跡的。俞大猷平昔像一位溫良的儒生,可在平倭寇戰鬥中卻“猛厲孔武”。在漳州的一次平倭寇戰鬥中,他統率不到數百人的部隊,在茫茫大海里,捕獲敵船六十艘,俘虜敵人八十餘,“成數十年未有之捷”。但他所帶領的部隊,是一支“未素教之兵”,又無錢財來“恣士之所嗜”。其取勝之道,在於他能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苦,即“義起作之”,“誠心結之”兩條。文章名為記,但重點卻放在議論上。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俞大猷取勝的原因,這就使讀者對俞大猷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作者簡介

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別號遵岩居士,晚年又號南江,福建晉江人。父王元紀,母李氏,有兄弟五人,王慎中排行第二,故又稱王仲子。17歲應鄉試中舉。第二年,即1526年(嘉靖五年)赴京會試,中進士。1529年(嘉靖八年)調禮部祠祭司,與同在禮部供職的唐順之、李開先等名流常在一起切磋學問,人稱“嘉靖八才子”。歷任南京戶部主事、禮部員外郎、山東提學僉事、河南參政,辦事幹練,深得民心。由於他在禮部供職時曾得罪上司夏言,後在河南任職期間被夏言藉故罷官,時年33歲。從此離開官場,在外遊覽各地山水。晚年居家,專事古文著作。著有《遵岩集》25卷和《玩芳堂摘稿》傳世。此外,還有不少詩作。其詩風受顏延之謝靈運的影響。沈德潛謂王慎中的五言古詩“無一淺語、滑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