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經穴名]

浮白[經穴名]
浮白[經穴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浮白,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沖與完骨的弧形連線的中三分之一與上三分之一交點處;或於耳根上緣向後入髮際1寸處取穴。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耳聾、目痛、癭氣等。沿皮刺0.5—0.8寸。

基本信息

名稱釋義

浮,漂浮也。白,肺之色也,也指穴內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溫熱水濕雲系。該穴名意指膽經的陽熱風氣在此化為溫熱之性的水濕雲系。本穴物質為天沖穴傳來的陽熱風氣,至本穴後風氣勢弱緩行,散熱吸濕後化為肺金之性的溫熱水氣,如同雲氣漂浮於天部,故名。

治法

寒則先泄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天沖穴完骨穴的弧形連線的中1/3與上1/3交點處。

解剖

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小神經以及枕大神經的會合支;顳淺動、靜脈頂支和耳後動、靜脈。

主治

1.頭痛,眩暈;

2.耳聾、耳鳴;

3.癭氣、瘰癧。

操作

平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神經性耳鳴(耳聾)等。

配伍

配風池、太陽、百會主治頭痛。

功效

散風止痛,理氣散結。

附註

足太陽、少陽之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