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芳草碧茸茸

《浪淘沙·芳草碧茸茸》,是南宋詞人周密的詞作品。這是一篇傷春懷人之作,表現出了淡淡的哀愁。藝術上則格律嚴謹,字句精煉,很能體現出周密(草窗)詞的特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浪淘沙·芳草碧茸

【創作年代】宋朝 

【作者姓名】周密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浪淘沙·芳草碧茸茸 

芳草碧茸茸,染恨無窮。一春心事雨聲中,窄索官羅寒尚峭,閒倚熏籠。

猶記粉闌東,同醉香叢。金鞍何處驟驊驄?裊裊綠窗殘夢斷,紅杏東風。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小令中雖然也表現了淡淡的哀愁,但是也很難看出有什麼別的寄託,屬於周濟所說的“立意不高”之作。但從藝術上來說,格律嚴謹,字句精煉,柔情婉轉,很能體現出草窗詞的特點。

“芳草碧茸茸,染恨無窮。”春天來了,芳草如茸,對於一般人來說,帶來的應該是歡樂,可是對小令中主人公這位貴族婦女來說,給她帶來的卻是卻無窮的愁恨。更使她難堪的是:“一春心事雨聲中,窄索宮羅寒尚峭,閒倚熏籠。”那綿綿的春雨,象在訴說她的心事。因雨而帶來了春寒,她只好無聊地倚著熏籠取暖。“一春心事”究竟指什麼,這纏綿委婉的衷情實在值得玩味。

下片由眼前的愁景,使她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猶記粉闌東,同醉香叢。”在紅粉闌東,她與自己的戀人相對賞花飲酒,那是很甜蜜的回憶。如今卻是“金鞍何處驟驊?”他究竟奔走在什麼地方,連個訊息也沒有了。這裡承上片,回答了為什麼“染恨無窮”。什麼是她的“一春心事”,詞人沒有用“離愁”的字樣,而寫出了這個少婦的離愁別恨,使上下片首尾相應,體現了嚴謹的格律。“裊裊綠窗殘夢斷,紅杏東風。”窗外裊裊春色,打斷了她的好夢,只有杏花在東風中蕩漾。這就如同詞人在《醉落魄》一詞中所說的,“移盡庭陰,風老杏花白”。東風吹老了杏花,而人則只有更加對景傷懷了。離人的傷春愁緒,盡在不言中。詞人在環境的描寫中,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用芳草染恨,春雨添愁,春寒料峭,綠窗夢斷等等事物,渲染出一種幽冷的氣氛,使離人的情緒與景物描寫渾然融為一體。

這首小令,雖然景幽辭美,卻缺乏真摯的情感,象紙花,美麗逼真而缺乏真實的生命。周濟說他的詞:“當與玉田抗爭,未可方駕王、吳也”。這固然是因為王沂孫言近意遠,吳文英詞典雅深長,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詞都表現了真摯深厚的情感。周密長期脫離現實生活,又喜歡模擬前人之作,這正是他的詞缺乏真情實感的根本原因。

作者簡介

周密(1232-約1298)字公瑾,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宋亡不仕。其詞講究音律,文詞精美,與吳文英(夢窗)齊名,人稱“二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