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廣壩

浪廣壩

今江川縣城所在地習稱“浪廣”。筆者認為“浪廣”即“浪曠”,系年代久遠,傳走樣了,或是由夷語譯為漢語時譯走樣了。由於同樣的理由,“量水”即“梁水”,“量水川”即“梁水川”(即後來的浪廣壩),這只不過音同字別罷了。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南人把四面環山中間呈現平地的這種地貌稱為“壩”或“壩子”,其實也就是地理教科書中所說的盆地。地處祖國西南的雲南省群山交錯,大小不同的環狀山脈圍成了大小各異的壩子,山澗河流匯聚於此,高原湖泊點綴恰間,形成了彩雲之南特有的地質地貌。

從遠古開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選擇這樣相對開闊的的地方耕作和居住,鄉鎮、城市一般都在壩子裡形成並發展。原來這些壩子的名字和傳說,可能只有從老一輩嘴裡或各種地方史料中才能找得到,雖然現在不再多提,但它們也是一個地方的一種文化沉澱和歷史傳承。

浪廣壩,就是這諸多壩子中的一個。也就是現在江川縣城大街鎮所在的這個壩子(盆地)。

浪廣壩浪廣壩 20060131

浪廣壩的來歷

史料佐證

《元史·地理志》載:“寧州……唐置黎州,天寶末沒於蠻,地號浪曠,夷語謂旱龍也”。雍正《臨安府志》也載:“唐武德七年,析南寧州置西寧州,貞觀八年改黎州。天寶後沒於蠻,號浪曠。”《元史》和《臨安府志》所載,認定了《唐書》關於黎州的記載。
可以得出結論:黎州、梁水是同居一地,所居之“浪曠”,即今江川縣城所居之“浪廣壩”。

浪廣壩今日浪廣壩 0601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