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女

浣紗女

《浣紗女》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是唐朝王昌齡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浣紗女》
【創作年代】
【作者姓名】王昌齡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浣 紗 女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作品鑑賞

錢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經杭州入海。此詩讚美錢塘女兒的美好。詩的前兩句是從正面對江上女兒進行熱烈讚美。用的是倒裝。
詩人在錢塘江畔看到了“勝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問起她們是誰家女兒,“是誰家”是用反詰的方式來表達的讚美語,充滿了驚喜讚嘆的感情,用意並不是在詢問她們是誰家姑娘。寫女子之美只用“勝花”二字,簡潔但卻形象。
接下來詩人並不緊接上文,對女子的美做進一步的具體描繪,而是把筆宕開,又引用歷史故事對女子進行讚美。史書記載,春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勾踐為了求和,並使夫差荒淫失政,貢美女西施鄭旦給夫差,夫差非常寵愛。西施、鄭旦都是越國薴蘿山(在今浙江諸暨縣南)鬻薪者之女。錢塘江古為越地,因此詩人看見錢塘江上的美麗女兒,很自然地聯想到西施、鄭旦,覺得江上女兒同她們一樣美麗。這兩句詩意是說,如果是在春秋吳王夫差時代,錢塘江上這些女兒,定會像西施、鄭旦那樣被選送吳宮,並深藏於吳宮之中,不得出來,但如今已不是過去,她們公然出來浣紗了。“紗”是輕薄的絹。一群比鮮花還要美麗的女兒,在碧綠的江水中浣洗著輕紗,她們歡歌笑語,她們那花一樣的臉龐,映著碧綠的江水和水中的輕紗,這是一幅十分迷人的圖畫。“公然”二字不僅含著詩人對世事清平的由衷讚美,還表現了女兒們浣紗時的喜悅心情。引吳王之例,還使作品在讚美錢塘女兒的同時,對歷代的荒淫統治者,進行了諷刺,豐富了作品的內容。

作者簡介

王昌齡像王昌齡像
王昌齡
(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有《王昌齡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