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題史菊屏扇

《浣溪沙·題史菊屏扇》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一首題畫詞。此詞寫作者故地重遊,追憶自己過去與戀人相聚時的甜蜜情景,抒發了作者與戀人分別後的相思之情。

作品原文

浣溪沙·題史菊屏扇
門巷深深小畫樓。闌乾曾識憑春愁。新蓬遮卻繡鴛游。
桃觀日斜香掩戶,苹溪風起水東流。紫萸玉腕又逢秋。

作品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鵑”“浣紗溪”“掩蕭齋”“清和風”“換追風”“最多宜”“楊柳陌”“試香羅”“滿院春”“廣寒枝”“慶雙椿”“醉木犀”“錦纏頭”“霜菊黃”“頻載酒”。此調有平仄兩體,平韻見唐詞,仄韻始自李煜。《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過片多用對偶。

作品鑑賞

上片“門巷”兩句,憶舊。“闌乾”,即欄乾,此處也指代畫樓。此言在小巷深處的一座畫樓欄乾旁,曾是詞人與伊人初識之地,所以舊地重遊更挑起詞人的無限愁思。如今畫樓仍在,不見伊人,雖處春日,徒添相思。“新蓬”一句,又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夏日新蓬高挺,荷葉田田,遮擋了鴛鴦雙雙戲游的情景,詞人以此喻己與戀人曾在暗中調情,這種男歡女悅之情使他終生難忘。上片憶及男女兩人初識、調情時的甜蜜與分別後的相思之苦。 
下片“桃觀”三句仍是追思戀人。“桃觀”,劉禹錫有《再游玄都觀》詩說:“種桃道士歸何處,前途劉郎今又來”之句,夢窗用其意。言自己這次舊地重來,可是這裡已是人去樓空,惟見日斜欄乾香盡戶掩。伊人好似溪上浮萍遭到水衝風吹的磨難,已是飄蕩得毫無蹤影。如今又遇秋季,見茱萸而想起從前用玉手插茱萸的伊人,不知道如今她尚在何處。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句,詞人用其意境。“玉腕”,即玉手。通觀全詞與詞題,疑“菊屏”是位女子。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