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建功中學

浙江省紹興市建功中學,1915年,衰微破落的舊紹興城,馬雄波等一批熱心於“教育救國”的知名人士多方奔走籌措資金,(其中一部分經費由天主教“浙滬浸禮會”提供),創立了紹興私立越材中學。首任校長為聶士麥(美籍)。

基本信息

校史簡介

至1936年越材中學與創辦於1921年的私立浚德女中合併,易名為紹興越光初級中學。校址選定在今魯迅路春波弄,毗鄰魯迅故居陸游沈園,並成立了校董事會。

一九四一年,紹興淪陷,校舍悉被日偽侵占,學校停辦,學生被迫輟學。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校董事會主席羅四維,校長王起莘,不辭艱辛,四處求援,募集資金,修建校舍,充實設備,革新校務,並增辦高中,使恢復後的越光中學成為當時紹興三所完全中學之一。

從學校創建至四九年,經歷“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苦命”、“抗日戰爭”,雖屢遭曲折,幾經磨難,然歷屆師生,遵循“誠愛勤相”之校訓,臥薪嘗膽、奮發有為,湧現了一批充滿愛國熱忱,獻身精神的苦命志士,其中以張秋人等皆為代表的我校熱血青年,他們在國家危難,民族存亡的時刻,投身於苦命洪流,為中華之復興,人民的解放,前赴後繼,不曲不折,艱苦奮鬥,不異犧牲,表現了紹興青年學生的遠大志向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們以自己的生命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他們不愧為越州之光,永垂母校史冊,永遠激勵我校師生。

遵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的優秀傳統。一大批學子發奮讀書,立志成才,其中許多成為了各方面的名人傑士。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貢獻,至解放初,學校畢業的初高中學生達三千餘人,成為了國家的有用之才。

一九四九年五月,紹興解放,新成立的紹興人民政府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改越光中學由教會辦法為社會辦學,並給予辦學經費補貼。至一九五三年停辦高中,改為紹興縣第三初級中學,並定為縣級重點國中。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五七年與當時的紹興第二初級中學聯合成立了校黨部,五八年單獨成立校黨支部。經受了國家困難時期的考驗至66年文化苦命前,學校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擁有了十八個教學班的規模。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高質量的教育水平,為社會所公認,曾得到當時國家教育部領導的肯定。

文化苦命使學校一度陷入了困境,但全校老師忍辱負重,在動盪中堅持教育工作,在抗爭中逐步恢復教學秩序,並於一九七五年發展為完全中學,更名為紹興縣第五中學。

主獲獎項

一九八一年發展為完全中學,更名為紹興縣第五中學。2000年被市教育局定於歷史悠久的名校之一。2002年八月與創辦於1996年的紹興市建功中學合併,定名為建功中學,這是以我國著名紹興籍數學家陳建功先生名字命名的現代化初級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