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

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

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現設有社會工作、漢語言文學、新聞學3個本科專業,文秘(涉外方向)1個專科專業,其中社會工作專業是學校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學校重點學科。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80餘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達半數以上。學院十分重視教學質量,並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高校有密切聯繫,經常聘請浙江大學等名校的教授來校講學授課,同時也派出教師赴韓國、日本等國家講學並開展學術交流;學院重視人才引進和科研工作,設有社會工作與社會建設研究所、地域文化與古籍整理研究所,近幾年承擔了教育部課題、省廳以上及各類橫向課題80多項,校級課題50多項,完成主編、參編教材和專著30多部,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有《文學評論》、《中國出版》等權威刊物和國內外著名刊物。我院教師獲有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及浙江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學院建有高配置的社工與心理諮詢實驗室、新聞傳播實驗室、新聞全媒體實驗室、文秘實訓室等,專業特色明顯,實踐基地條件良好,學生就業形勢良好。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狠抓成才規劃的落實,狠抓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鼓勵和支持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專科生升本,強化教風與學風建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用“快樂人文”口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努力弘揚人文精神,實現“快樂樹人”的目標,不斷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有一定服務方向的高級套用型人才和其他方面的專業人才。

院長簡介

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 林家驪 教授

文學博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林家驪,男,1951年生,浙江溫嶺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院長。1979年9月考上杭州大學中文系,1983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師從姜亮夫教授,199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8年四校合併為浙江大學。主要從事中國周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浙江地域文化研究;任浙江大學楚辭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樹人大學區域文化研究所所長。近十年來,先後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項目、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社聯重點項目等10餘項。在《文學評論》、《文史》、《文學遺產》、《文獻》、《中華文史論叢》、《浙江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17部。個人著作獲國家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一次、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一次;作為主要人員參加的集體項目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次。代表作有《沈約研究》、《楚辭·九章集校集釋》、《謝鐸及茶陵詩派》等。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合作研究訪問學者。多次應邀到韓國首爾大學、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等校講學;多次應邀到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淡江大學等校參加學術交流。學術兼職有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等。

專業介紹

社會工作專業

◆本專業培養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有社會工作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調查、服務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畢業生面向民政、勞動保障部門、衛生部門、法務部門、工青婦、基層政權和社區、各類企業、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及家政公司等機構,從事管理、規劃、諮詢、研究、教育、服務等工作。

本專業除完成社會工作本科專業必修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外,第五學期實施專業方向分流。其中:

民政社會工 --具有通過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研究影響社會政策的價值取向的基本能力;具有公共事務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心理問題與行為問題干預、成員組織與培訓等技能,能在民政等相關領域從事服務與管理工作。

勞動與社會保障--基本掌握勞動保障、經濟學、保險學、福利學的理論與實務,具有社會保障與管理、勞動保險、勞動就業、勞動爭議與管理、社會福利與管理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基層政權和社區、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從事勞動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相關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基本掌握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相關工作。

家政與管理方向——基本掌握家政學的理論與實務,具有家庭生活教育、家庭經濟管理、家庭問題干預、青少年的教育與輔導、老年工作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家庭管理部門培養專業的家政人才,能在社區、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課程有: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工作行政、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學原理,社會福利思想、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社會統計學、社區工作、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會心理學、心理保健學、營養學、公共關係學以及與培養方向相關的專業選修課。

教研室主任:陳微(教授 碩士)

專職教師:徐德明(教授)、毛建明(碩士、副教授)、孫凌寒(碩士、講師)、金卉(碩士、講師)、原偉霞(碩士、講師)、趙路國(講師、學士)、毛興除(講師、在讀碩士)、熊遠來(碩士、實驗師)、趙偉偉(博士)、周廣慶(博士、副教授)

漢語言文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又有一定專業服務方向的高級套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勝任廣告文案、文秘或中學語文教學等語文類工作。

本專業除完成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必修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外,第五學期實施專業方向分流。其中:

廣告文案方向――要求基本掌握廣告運作的相關知識,具有廣告文稿的撰編、廣告的策劃和評價等技能,能從事廣告或與之相關的工作;

文秘方向――要求基本掌握秘書理論與實務,具有秘書學、文書檔案學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辦公自動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工作;

文學教育方向――要求基本掌握教育理論和現代教學方法與技能,熱愛教育事業,能勝任中學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工作。

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課程有:寫作、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文學、美學概論、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書法、美學概論、中文工具書及其運用、形式邏輯等,還有與各培養方向相關的專業選修課程。

教研室主任:劉賢漢(碩士、副教授)  副主任:溫孟孚(博士、副教授)、凌偉榮(碩士、副教授)

專職教師:林家驪(教授、博導)、許金華(碩士、副教授)、李青唐(副教授、學士)、吳敏(碩士、教授)、徐建華(碩士、講師)、周鋒(博士、講師)、翁穎萍(碩士、副教授)、孫旭輝(博士、講師)

新聞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具備紮實的新聞工作理論基礎和較強的采編能力、具備系統的網路傳播知識和網路技術基礎的高級套用型人才,能在傳統新聞單位以及各類新聞、企事業和商業網站從事新聞采寫、編輯、策劃和網站建設、網路維護等工作,也能從事企業宣傳、媒體溝通、文化傳播、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在第五學期實施專業方向分流。其中:

新聞采編方向――培養具有較強的適應傳統媒體新聞採訪、寫作、編輯的能力,較熟練掌握計算機及現代網路技術,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

網路傳播方向――培養具備較強的新聞傳播能力,掌握信息的採集、寫作、編輯、攝影等技能,系統掌握網路傳播理論知識與技能,熟悉網路傳播的政策與法規,能在網路媒體、政府或企事業單位等從事新聞傳播、網路內容管理以及網站建設與管理、電子商務等工作。

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課程有: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學、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網路新聞傳播概論、新聞攝影、攝像技術、網頁設計、網站建設與管理、媒體網站經營、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等。

專業負責人:洪佳士(教授、高級編輯)

教研室主任:金菊愛(副教授、碩士)

教研室副主任:陳亮(講師、在讀碩士)

專職教師:洪佳士(教授、高級編輯)、金菊愛(碩士,副教授)、徐萍(碩士,副教授)、華艷紅(在讀博士、副教授)李駿(碩士、講師)、陳亮(講師、在讀碩士)徐雅琴(碩士、講師)、費蔚(講師、學士)、馬妍妍(博士、講師)

文秘(涉外方向)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有較強的外語水平、較強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懂管理和商貿知識、掌握秘書理論和技能的涉外秘書人才。畢業生可在涉外企業、其他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秘書或管理工作。

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課程有:英語、對外函電、秘書理論與實務、文書檔案學、秘書公共關係學、廣告宣傳、市場行銷、行政管理學、文秘專業寫作、攝影藝術、秘書語言藝術與經濟談判、進出口業務、電子商務、涉外經濟法等。

教研室主任:凌偉榮(副教授、碩士)

專職教師: 董弋芬(副教授、碩士)、章玫平(副教授) 李慧芳(博士、講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