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恐懼症

流量恐懼症

出國旅遊帶著iPhone,沒怎么用電話,回國後的賬單竟然是四位數……隨著3G的逐漸普及,手機上網“天價流量”屢屢被媒體曝光。雖然運營商會提醒消費者注意“流量陷阱”,但一些對手機及移動網際網路不熟悉的用戶也多多少少產生了“流量恐懼症”,擔心哪天不小心按錯一個鍵或忘記關閉一個功能,幾百塊錢話費就這么溜走了。

事件分析

手機上網產生“天價流量”,是3G時代手機高速數據業務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階段性難題。這與智慧型手機及移動網際網路套用發展過快,相應的消費者教育未能及時跟上有關。另一方面,面對智慧型手機的迅速普及,一些電信運營商的服務觀念卻還是停留在2G時代,對諸如“天價流量”這類新型消費糾紛問題反應遲鈍,更缺乏主動的消費指引和警示。
..

專家指出,手機上網“天價流量”畢竟是小機率事件,智慧型手機當道的時代,使用者更應該先“智慧型”起來——只要掌握一定的智慧型手機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常識,就能暢快享受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生活,而且根本不用擔心“天價流量”。

如何產生

“天價流量”從何而來  
前一陣子,狂轟濫炸的“天價QQ”和“天價微博”等新聞,把3G手機上網用戶都快搞出“流量恐懼症”了,以至於一些用戶都不敢放開手腳用手機上網了。然而,據了解,多數3G手機用戶的月流量在100MB左右,還不到iPhone手機最低檔套餐流量的一半!那么,手機上網“天價流量”費是怎么產生的?
“天價流量”引起大眾關注,最早是從去年底聯通的iPhone用戶國際漫遊中的“天價微博”開始的。而罪魁禍首,就是高昂的國際漫遊數據業務資費。
目前中國手機用戶在境外的漫遊數據資費最低的美國、韓國為0.005元/KB,最高的是埃及、黎巴嫩、多哥,為0.12元/KB(120元/MB)。用手機傳送一張大小為1MB的照片,按最高漫遊資費計算則需要花費120多元。登錄新浪微博,查看十幾條含較大圖片的微博,流量輕易就能超過十幾MB。前段時間的國際漫遊用戶投訴“天價微博”、“天價QQ”等問題,多為這種原因。目前,國際漫遊業務是國內運營商與國外運營商談判後開展的,資費受國際結算(對方要價)的影響,遠高於國內,大幅度下降,還有待時日。
其次,高速手機網路下的持續下載,或者連續收看手機視頻,也會產生高額的手機流量
雖然目前國內運營商手機上網的流量資費,已經從最早的0.03元/KB(30元/MB)降到現在的0.1元/MB,已降為原來的三百分之一,但產生了過去沒有出現過的“天價流量”,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網速的大幅提高。
國內最早的GPRS移動上網在單信道情況下,速率只有13.4Kbps,每小時流量才5MB左右,即使按照當時的上網費標準0.03元/KB,每小時也不過150元左右。但目前的手機上網,在當前最快的21.6M的HSPA+網路下,用戶能感受到的可下載網速超過每秒2MB,這意味著每分鐘可下載超過120MB的檔案,用戶在理想狀況下,10分鐘就能下載一部大小為1GB的高清大片。同樣,在高速手機網路下,看手機電視和手機視頻清晰流暢,根據測算,線上看2小時手機電視則可以消耗240MB流量。
也有用戶反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天價流量”,這種情況原因比較複雜。首先,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量套用軟體和郵件PUSH等需要依賴無線網路獲取、互動數據和信息,使用時就會產生上網流量,而如果手機上設定的是自動更新或者自動推送郵件,就會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產生流量。其次,很多收費版的套用軟體很大,例如iPhone上的導航軟體超過1G,很多遊戲也都為幾百M,如果是在3G網路環境下,在手機上下載、更新就會產生高額流量。
此外,WiFi與行動網路切換也容易引起一定的流量問題,例如很多用戶以為自己是在WiFi的免費環境中手機上網的,而離開WiFi區域或者WiFi網路出現調整,手機會自動切換到行動網路,很多人卻意識不到變化,從而造成流量“飆升”。
最後,手機病毒和木馬也可能是罪魁禍首。今年截獲的“安卓吸費王”惡意軟體累計被植入超過100款軟體之中,一旦用戶不慎下載到安卓手機中,流氓軟體便會開啟後台聯網,下載用於惡意推廣的軟體,並同步消耗用戶的上網流量費用。

化解方法

化解用戶“流量恐懼症”
運營商能做些什麼?
運營首先應該做的,是健全流量查詢渠道和流量提醒服務。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開通了多種流量查詢渠道和流量提醒服務,並正在不斷健全這套體系。國內手機用戶可以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網上門市、手機門市、客戶服務熱線、簡訊等多種便捷方式查詢到自己已經使用的數據流量,也可到實體門市進行查詢。此外,各運營商還推出了多種流量提醒簡訊服務。
中國聯通針對3G手機用戶總流量超過5GB時簡訊提醒和總流量達到6GB即將關閉數據功能簡訊提醒;在後付費手機用戶和上網卡用戶國際漫遊時,除了每天通過簡訊告知用戶當天使用的數據流量及相應的流量費用外,當日使用的數據流量已達50MB、100MB、150MB等時也會傳送簡訊提醒。
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各地流量提醒方式不完全相同,用戶可以撥打1000010086諮詢。例如電信在每月10日和20日自動下發流量提醒;在套餐內流量即將用完時系統會下發簡訊提醒。上海移動用戶傳送“KTLLTX”(即“開通流量提醒”的拼音首字母)至10086,可以獲得免費的手機上網流量提醒服務;對於移動套餐用戶,可選擇剩餘流量簡訊提醒服務,當套餐內餘量低於5MB和低於0MB時,系統會分別傳送提醒簡訊;如果用戶定製的套餐不含流量資源,可選擇定期流量簡訊提醒服務,在每月11日和21日會收到定期提醒。
隨著網速的日益提升,“簡訊提醒用戶”對每月數據流量使用習慣相對固定的用戶有很好的提醒作用,但對於偶發使用大流量套用的用戶而言,仍有可能存在超套餐而不能及時提醒的情況。專家建議運營企業可以考慮讓用戶自行設定其每月流量的上限,達到上限時自動斷網。或者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流量提醒,如剩餘套餐流量的10%進行提醒,或者剩餘10MB、0MB等關鍵節點進行提醒,這樣,用戶更有主動性,也可避免因為用戶缺乏知情權而導致的不必要的投訴。
其次,運營商可為用戶提供適當的使用輔導。運營商需要加強宣傳推廣,加大用戶對流量計費的認知,在智慧型終端的使用上給予更多的解釋和輔導。例如在用戶入網時,就告知所含套餐能夠享受到大致的手機上網情況,給予用戶一定的參考數據。明確告知用戶如何查詢費用和流量,如何更改流量提醒簡訊等。在智慧型終端上,教用戶設定手動升級軟體等。
再次,產品設計需要進一步人性化。例如,聯通在無線上網卡上首創的套餐自動升級方法讓用戶享受到最實惠的資費。這種思路與政策如果可以移植到手機上網套餐上,即使用戶超出流量套餐,也能享受最實惠的服務。
最後,多種措施解決國際漫遊出現的“天價”流量費問題。去年被“天價流量”搞得狼狽不堪的中國聯通,在這一點上目前做得最到位。除了推出更周到的提醒服務外,還推出了1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漫遊包天套餐。專家建議,運營商應考慮對國際漫遊數據業務引入實時計費的手段,引導用戶提前設定費用上限,當實際費用達到用戶預設上限時及時中斷,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杜絕“天價”問題。

上網習慣

手機上網的7個好習慣  
●目前大多數家庭和辦公室里都已開通無線網關,可選擇WiFi模式。
●少用流量大的功能,如手機上網時使用大流量BT下載軟體、上傳高清晰圖片和視頻等。
●作業系統或套用軟體的更新,建議在電腦上更新後,同步或拷貝到手機上。
●出國前充分了解國際漫遊資費,暫時取消可能產生推送流量的業務。
●查看郵件時只收郵件正文信息,不要下載附屬檔案。
●避免使用流氓軟體。
●避免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人使用手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