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代價

本書扣緊文藝學理論研究的前沿課題,在綜合創新中建設當代形態的文藝學理論體系。在當代審美文化現實的語境中對上述問題作出適應時代需求的重新闡釋,並以此促進人們當代文化藝術審美觀念的豐富和完善,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總體步伐相協調,並以理論本身的前瞻性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加以預測和引導,這才是我們所理解的理論之“前沿”意義的真正內涵。,1973年生,山東臨沂人。1991~2001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文學院。先後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

圖書簡介

流行的代價

流行的代價

所謂“前沿”並不僅僅體現為時尚的理論話題和前衛的研究方法,實際上,文藝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恰恰是那些每個時代都能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激發人們探索的興趣的亘古常新的問題,比如“再現”、“表現”、

“形式”、“結構”、“理解”、“意義”等。在當代審美文化現實的語境中對上述問題作出適應時代需求的重新闡釋,並以此促進人們當代文化藝術審美觀念的豐富和完善,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總體步伐相協調,並以理論本身的前瞻性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加以預測和引導,這才是我們所理解的理論之“前沿”意義的真正內涵。這是本書系的研究者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和宗旨。

作者簡介

流行的代價

尤戰生

,1973年生,山東臨沂人。1991~2001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文學院。先後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7月留校任教。現任山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美學與文論。

圖書目錄

流行的代價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意義

二、“大眾文化”概念的辨析

三、法蘭克福學派及其大眾文化批判簡史

第二章 一體化的社會與單向度的人——法蘭克福學派批判大眾文化的歷史語境

第一節 一體化的社會

一、德國社會的一體化

二、美國社會的一體化

第二節 單向度的人

第三章 大眾文化的非文化性批判

第一節 商業化與拜物性:大眾文化批判的政治經濟學角度

一、大眾文化產品的商品化

二、文化工業的拜物性

第二節 標準化與氛圍的喪失:大眾文化批判的藝術學角度

一、大眾文化的標準化與偽個性化

二、機械複製與氛圍的喪失

第三節 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非文化性批判的貢獻與局限

第四章 大眾文化的非大眾性批判——之一:大眾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工具

第一節 意識形態概念與法蘭克福學派對意識形態的理解

第二節 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性質及其功能

第三節 意識形態觀念的片面性與文化批判的偏激性

第五章 大眾文化的非大眾性批判——之二:大眾文化作為心理控制的手段

第一節 法蘭克福學派與精神分析理論

第二節 大眾文化的心理控制功能

第三節 娛樂消遣作為勞動的繼續

第四節 控制的限度及抵抗的可能

第六章 當代視域中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

第一節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當代反思

第二節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