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一I

流星一I

流星一I其實就是蘇聯飛乇腿一B近程戰術地對地飛彈。

性能

該飛彈為單級液體燃料 火箭發動機推進,彈長11.25米,彈徑0.88米,起飛重量5.9噸,燃料重3.7噸,彈頭重1噸裝藥860公斤,殺傷半徑約150米。飛彈採用慣性制導,最大射程300公里,精度450米。伊朗於1985年3月向伊拉克城市發射了14枚引進的流星一I飛彈。飛彈發射後可深入伊拉克境內130公里,能打擊巴格達附近的目標。

裝備情況

伊朗國徽 伊朗國徽

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於1985—1986年從利比亞和敘利亞兩國獲得了54枚飛毛腿一B飛彈和4套發射裝置。1987年6月伊朗與某國簽署了一項價值500萬美元的契約,用於購買90—100枚飛毛腿一B,這筆武器交易於1988年完成。伊朗還於1987年直接向蘇聯訂購了200多枚飛毛腿一B飛彈,作為交換,伊朗允許蘇聯在伊朗北部地區建立一個電子監測站。

套用情況

伊朗雖然引進了大量的飛毛腿一B飛彈,但在兩伊戰爭後期與伊拉克長達52天的飛彈戰中,伊朗還是蒙受了巨大的損失。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空軍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郊區的一座煉油廠,伊朗於兩天后向巴格達發射了兩枚飛毛腿一B飛彈作為報復。早有準備的伊拉克立即向伊朗重要城市和目標發射飛毛腿一B及其增程改進型候賽凶飛彈,到4月21日共發射了189枚導憚。伊朗有40座城市遭襲,1700多人被炸身亡,數千幢樓房和建築物被毀。儘管伊朗也向伊拉克發射了近100枚流星一I,但效果大為遜色。1995年英國《簡氏情報評論》關於伊朗武器的第6號特別報告顯示,當時伊朗擁有15輛運輸/發射車和250-300枚流星-I。目前伊朗的流星-I飛彈數量仍保持在這個水平。

改進型流星一II

導憚就是蘇聯的飛毛腿C飛彈,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陸續引進該飛彈,到1994年已貯存了大約200枚。此外,伊朗還在蘇聯(後來是俄羅斯)的幫助下把一個飛彈維修設備廠改建成流星一II飛彈的裝配廠。

從外形上看,流星-II與流星-I沒有多大區別,但發射重量增至6.4噸。它主要通過減少戰鬥部的的重量(裝藥僅為700公斤)來增加射程,最大射程增至500公里。該型飛彈配備了改進的慣性制導系統,但因射程增加而導致精度要比流星I型差,圓周機率誤差達到700米。

儘管流星-I在對伊拉克城市的飛彈奇襲戰中沒有占到絲毫便宜,但流星一II卻在13年後報了一箭之仇。2001年4月19日,為打擊躲在伊拉克境內的“人民聖戰者組織”,伊朗又一次對伊拉克發動了飛彈襲擊戰,土要目標是伊朗確認的“人民聖戰者組織”基地,包括巴格達北部的阿什拉夫營地、古拉沃拉的安扎里營地、庫特的法則營地、巴斯拉的哈比博營地、阿馬拉的霍馬猶恩營地以及曼麥里的阿拉維營地。伊朗共向伊拉克發射了77枚流星一II飛彈,經過海灣戰爭的重創和其後長達10年的嚴厲制裁和武器禁運的伊拉克此時面對伊朗的飛彈襲擊已毫無還手之力。

流星II的產量並不多,約60枚。流星一I/II雖然年事已高但仍具殺傷力,可在短時間調動20餘輛發射車,但這些飛彈採用液體燃料發動機,需1-2小時才能作好發射準備,顯然缺乏快速反應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