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說佛

活佛說佛

《活佛說佛》由《佛教理論框架》《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異同》及《佛教理論框架導讀》三部分組成,堪稱是為讀者奉獻的一份精神世界之旅的精確的導遊圖,書中多識教授對藏傳佛教理論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以目標體系、修道體系、基本理論體系,三個體系勾勒出藏傳佛教的總體面貌,該書是多識教授(多識仁波切,本名多識·洛桑圖丹瓊排,天堂寺第六世轉世活佛,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西藏大學客座教授)對藏傳佛教理論的高度概括,他以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在區區數萬字之內,將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論給予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闡釋。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由《佛教理論框架》和《佛教理論框架導讀》兩部分組成,書中多識教授對藏傳佛教理論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以目標體系、修道體系、基本理論體系,三個體系勾勒出藏傳佛教的總體面貌,他以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在區區數萬字之內,將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論給予了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闡釋。作者曾自稱這是他最滿意並且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此書是為讀者奉獻的一份精神世界之旅的精確的導遊圖。

該書是多識教授對藏傳佛教理論的高度概括,他以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在區區數萬字之內,將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論給予了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闡釋。作者曾自稱這是他最滿意並且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作者簡介

多識仁波切,本名多識·洛桑圖丹瓊排,天堂寺第六世轉世活佛,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西藏大學客座教授等多種社會職務。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

多識仁波切不但精通佛學,同時也精通藏、漢語言學以及歷史、文化等諸多學科。他用兩種文字撰寫出版了十多本涉及多學科的圖書,代表作為《愛心中爆發的智慧》書系。

《佛教理論框架》是多識仁波切對藏傳佛教理論的高度概括,仁波切以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在區區數萬字之內,將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藏傳佛教理論予以了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梳理和闡釋。

多識仁波切曾自稱這是他最滿意並且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2001年5年,多識仁波切應邀到蘇州西園寺戒幢研究所擔任《藏傳佛教概論》課程的系列講座主講。在講座中,仁波切以《佛教理論框架》為藍本,為學員們介紹了藏傳佛教的特點並就佛教理論問題作了系統、精闢的論述。

本書由《佛教理論框架》《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異同》及《佛教理論框架導讀》三部分組成,堪稱是為讀者奉獻的一份精神世界之旅的精確的導遊圖。

目錄

上卷佛教理論框架

引子

第一章目標體系

第一節 人天善果

第二節 二乘羅漢果

一、精神斷滅論

二、抑制業源論

三、斬斷系縛新變論

第三節 無上佛果

一、統攝為斷、證二法

二、統攝為自利性和利他性二成就

三、統攝為“四身”

四、統攝為“三功德”

第二章修道體系

第一節 理論的先導作用

第二節 與目標相應的道路

第三節下士道修行重點

一、下士道修行重點

二、樹立具緣人身難得觀

三、人生無常觀

四、惡道苦重觀

五、皈依法

六、善惡業報觀

第四節中士道修行重點

第五節上士道修法重點(顯宗部分)

一、菩提心發心法

二、學修菩薩行

三、止觀的義理和修法

第六節 成佛捷徑金剛乘要義

一、智慧殊勝

二、方便殊勝

三、教義理論殊勝

第三章基本理論體系

第一節 二諦論

一、小乘毗婆沙的二諦觀

二、小乘經部的二諦觀

三、大乘唯識宗的二諦觀

四、自續中觀二諦觀

五、應承派中觀二諦觀

第二節 佛心論

一、佛心和佛性的名稱

二、佛教各宗派的佛心定義

第三節 無我論

一、毗婆沙的我和無我觀

二、經部的我和無我觀

三、唯識宗的我和無我觀

四、自續中觀的我和我無觀

五、應承中觀的我和無我觀

中卷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異同

第一章 佛教和非佛教的區別

第二章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異同

下卷 佛教理論框架導讀

第一章 佛教的三級目標體系

第二章 佛教的三級修道體系

第三章 佛教的三個基本理論體系

編者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