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杯足球賽

洲際杯足球賽

洲際杯足球賽--全名為歐洲/南美洲杯(European/South American Cup),是一項每年一度由歐洲及南美洲的實力最強的俱樂部進行較量的國際足球賽事,2005年起,洲際杯被國際足聯世界俱樂部冠軍杯(FIFA Club World Championship)取代。

概述

洲際杯獎盃洲際杯獎盃
洲際杯足球賽(Intercontinental Cup),全名為歐洲/南美洲杯(European/South American Cup),是一項每年一度由歐洲南美洲的實力最強的俱樂部進行較量的國際足球賽事,參賽資格必須是歐洲冠軍聯賽冠軍和南美解放者杯冠軍。1980年起,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贊助該項杯賽,賽事從此被冠名為豐田杯(Toyota Cup)。
2005年起,洲際杯被國際足聯世界俱樂部冠軍杯(FIFA Club World Championship)取代。

歷史

1968年前,賽制是主客場兩回合,根據積分決定勝負,如積分相同,則再舉行一場附加賽。 1968年起,賽制改為取消附加賽,如積分相同,按淨勝球多少決定勝負。
杯賽最初很吸引人,但到了1967年和1969年開始出現問題。隨後若干個隊支支吾吾不願參加比賽,使比賽處於不正常狀態,對比賽日期也不斷發生爭執。1971年歐洲冠軍阿賈克斯放棄參賽,由亞軍帕那辛奈科斯替代;1973年阿賈克斯再次棄權,由尤文圖斯參賽,比賽也只進行了一場;1974歐洲冠軍拜仁慕尼黑也棄權,由馬德里競技隊替補;1975年阿根廷獨立隊和拜仁慕尼黑再次在比賽日期上發生了爭吵,使比賽未能進行;1978年又由於利物浦隊從中作梗,使比賽再次中斷。

賽事LOGO(被豐田冠名後)賽事LOGO(被豐田冠名後)
MVP獎品——豐田車一輛MVP獎品——豐田車一輛
1980年在比賽日期上再次出現矛盾,獲得歐洲冠軍的英格蘭諾丁漢森林甚至不同意舉行兩場比賽,後決定改在第三國舉行一場比賽定勝負,最初選在美國的洛杉磯,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提出主辦比賽的要求,並給每支球隊1500萬比塞塔(西班牙貨幣)出場費,取得了洲際杯的冠名權,此後,每屆洲際杯將評選出一位最佳球員,這名最佳球員將得到豐田公司提供的一輛豐田車。比賽的地點固定在日本東京東京國立競技場2001年後改於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舉行。比賽時間在每年12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中午。1995年之後,改為在11月最後一個星期二的晚上。
2004年葡萄牙波爾圖足球俱樂部成為最後一屆洲際杯的得主。

冠軍統計

總計
排名 俱樂部 次數 年度
1 佩納羅爾 3 1961,1966,1982

民族 3 1971,1980,1988

AC米蘭 3 1969,1989,1990

皇家馬德里 3 1960,1998,2002

博卡青年 3 1977,2000,2003
6 桑托斯 2 1962,1963

國際米蘭 2 1964,1965

獨立 2 1973,1984

聖保羅 2 1992,1993

阿賈克斯 2 1972,1995

尤文圖斯 2 1985,1996

拜仁慕尼黑 2 1976,2001

波爾圖 2 1987,2004
14 競技 1 1967

埃斯蒂特斯 1 1968

費耶諾德 1 1970

馬德里競技 1 1974

奧林匹亞 1 1979

弗拉明戈 1 1981

格雷米奧 1 1983

河床 1 1986

貝爾格勒紅星 1 1991

薩斯菲爾德 1 1994

多特蒙德 1 1997

曼徹斯特聯 1 1999
豐田冠名前(主客場賽制)
排名 俱樂部 次數 年度
1 桑托斯 2 1962,1963

國際米蘭 2 1964,1965

佩納羅爾 2 1961,1966
4 皇家馬德里 1 1960

競技 1 1967

埃斯蒂特斯 1 1968

AC米蘭 1 1969

費耶諾德 1 1970

民族 1 1971

阿賈克斯 1 1972

獨立 1 1973

馬德里競技 1 1974

拜仁慕尼黑 1 1976

博卡青年 1 1977

奧林匹亞 1 1979
豐田冠名後(一場定冠軍)
排名 俱樂部 次數 年度
1 民族 2 1980,1988

AC米蘭 2 1989,1990

聖保羅 2 1992,1993

尤文圖斯 2 1985,1996

皇家馬德里 2 1998,2002

博卡青年 2 2000,2003

波爾圖 2 1987,2004
8 弗拉明戈 1 1981

佩納羅爾 1 1982

格雷米奧 1 1983

獨立 1 1984

河床 1 1986

貝爾格勒紅星 1 1991

薩斯菲爾德 1 1994

阿賈克斯 1 1995

多特蒙德 1 1997

曼徹斯特聯 1 1999

拜仁慕尼黑 1 20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